APP下载

美好生活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探析

2022-03-04马玉莎吕静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马玉莎 吕静

(昭通学院,昭通 657000)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现了从“基本温饱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美好生活是在基本物质和精神满足的基础上,向更高水平和层次的幸福生活。人类文明和美好生活需要劳动创造,新时代劳动有不同的内涵,但劳动的本质不变,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实干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青年,高校需要形成教育与实践的合力,培育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引导他们通过辛勤劳动来创造美好生活。

一、美好生活与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在契合性

(一)幸福是美好生活与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

幸福是主客观因素相统一的结果,人们获得幸福的客观因素由劳动创造,正是劳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劳动给了我们面包和生存,也给了我们尊严和期望。它创造了人类文明,是创造幸福的源泉,一切幸福需要劳动去缔造。另一方面,美好生活是人民幸福的应有之义。美好生活由人的主观感受来评定,不同主体对于同一生活状况有着不同的感受。美好生活也有基本的客观衡量标准,即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要,使人具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主要有:丰富的物质财富、民主法治的政治环境、美丽的生态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人精神境界的提升等内容。因此幸福是美好生活与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

(二)人民是美好生活与劳动教育的共同主体

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主体,人民性是美好生活的本质规定性,实现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使其过上更加幸福生活。同时美好生活需要人民亲手去创造,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既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持之以恒地团结奋斗。同时,正是劳动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劳动产生人的分化并且结成了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和道德,劳动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事实上,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劳动和人的智力的存在是互为前提的,两者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的,如果只强调一方面的作用而抹杀另一方面的作用,那么,人类起源的过程将不复存在。所以人是劳动教育的共同主体。

(三)实践是实现美好生活与劳动教育的重要条件

从改革开放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开始到新时代的今天,人们不断进行物质资料生存活动,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作为生命体的特征,是人的类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不过是人的活动而已”,社会、历史的本质就在于实践。美好生活是对实践价值的彰显,对是实践内涵的不断深化。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其中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正是因为人类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使得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教育中实践是让学生从做中学,体会劳动艰辛和价值,养成劳动的习惯。因此,实践是实现美好生活与劳动教育的重要条件。

二、美好生活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个人维度:树立科学的劳动态度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和社会发展的最高要求、最高价值取向。高校把这个目标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价值遵循,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价值导向。正如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劳动教育融入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中具有综合教育价值,提升劳动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

劳动教育具有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德育功能,还为社会培养有行动力的“真正的人”的社会目的,即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公民。“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2]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知道社会物质资料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创造的,每个人的需求被满足不是理所应当的,他们有义务和责任提高自己劳动能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资料和社会福利。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在于厚植学生的劳动情怀,培养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和具有较强劳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力量。

(二)学校维度:贯彻高校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

立德树人是坚持以德育为先,以人为本,通过积极的正能量的方式来塑造人和改变人,以培养利国利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然而,对人的道德教育不是孤立的说教式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培养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劳动的教育目的就是使每一个受教育者个人的尊严感和自豪感都建筑在劳动成果的基础之上。”[3]从事劳动能够提升人的德育水平。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劳动态度,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丰富和充实人的精神生活,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提升劳动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培养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美好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虽然它并不直接创造财富,但为创造社会财富提供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没有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就会出现浪费粮食等对物质财富的冷漠现象,以及轻贱劳动者的不良现象,并形成自私自利的情绪,从而不愿意劳动。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在实践中提供劳动机会,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认识劳动并非抽象的概念,从而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美好品质,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实现劳育与德育相互促进。

(三)社会维度:深化劳动内涵的新认知

劳动是人特有的存在活动,也是文明社会不断演进的基石。劳动通过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同时塑造了人自身。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因此劳动既定义人的本质——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定义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提高社会生产力,而劳动力的再生产依靠于教育,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进步发展更多依赖于优秀的高素质人才,这就决定了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先行的和特殊的作用。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不断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在社会的劳动时间、劳动工具、劳动形式等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的背景下,利用时代机遇锻炼青年的创新能力,是劳动教育的重要使命。一方面,要立足于数字革命时代对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构建青年的核心劳动素养。另一方面,要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整合多领域知识与技能,将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劳动规范、职业实践等相关内容纳入劳动课程,引导青年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实践创造性劳动做出充分准备。

三、美好生活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困境

(一)高校对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欠缺

由于中国传统观念“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影响,把劳动局限于体力劳动,这样把人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只会导致人身体和精神上的畸形。因为人的身体机能各司其职,是思考和行动的结合,不应劳心和劳力划分开来。所以劳心者也是劳力者,只有同时劳心又劳力,人才是健全的人,人类的发展才会更和谐。

在日趋功利化的社会环境影响下,高校劳动教育并不全面,淡化了大学生劳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关注于其学分、成绩和就业,忽视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首先,关于劳动教育高校并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在被问及“是否上过关于劳动类的课程?”或者“劳动课的开展形式有哪些?”很多学生表示没有上过相关课程,不是很清楚。由此来看,有些高校未制定完整的劳动教育的教学计划,即使有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上也稍显单一和枯燥,学生缺乏兴趣。其次劳动教育缺乏必要的考核制度,健全的考核标准是劳动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考核准则尤为关键。最后,高校还缺乏劳动教育的实践平台,这也是高校劳动教育中遇到最大的阻力。虽然学校有勤工俭学的岗位,但是这样的机会比较少,并且它的初衷也并非完全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二)高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四育”目标割裂

高校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这要求把“五育”教育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而在现实教学中“五育”目标经常处于分离的、割裂的状态,而非“一个”整体。从高校课堂中通常看到的是独立和单一的教学目标。比如一堂《大学语文导论》课,教师讲述了什么是语文、中国文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等概念,仅限于智育目标,就没有其他内容了。再比如一个学期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师主要讲述中国近现代的屈辱和抗争,为拯救国家于水火,人民的艰辛探索,更侧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民族的复兴需要发挥热爱劳动、不断创新的精神,避免落后挨打的局面。由此来看,劳育、智育或德育从整体教育目标中脱离出来,每个学科老师的教学目标限定于特定的学科,与其他的教学目标分割开来,各自为阵,联系甚少。课堂教学中更多局限于知识的灌输,忽视道德感化、审美能力以及劳动品质的提高等教育功能。“五育”的教学目标分崩离析,以独立的“五育”相加代替一个整体的“五育”目标,学生由各类知识相互堆砌而成。

(三)高校劳动教育形式单一

当下许多高校劳动教育形式主要以“教师说劳动”“学生听劳动”课堂教学为主,即使有课外实践,也未能与课堂教育实现有机融合。这样“满堂灌”式的教学形式不能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情,也无法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认知与现实把握,没有体现劳动教育的特殊属性。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之下,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容器”,单向度地去理解劳动价值。“而对于劳动的实践意蕴、劳动技能的现实掌握以及劳动精神的亲身感触等少之又少,更不用谈对于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理论的融通、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对接、与现代化新媒体形式的聚合,甚至承担具备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历史使命与现实担当了。”[4]

(四)高校劳动教育缺乏必要的保障制度

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保障。由于各方面投入劳动教育的资金不足,致使劳动实践的场所、经费和设备无法满足。加之专业的师资力量需经过系统地培训才能上岗。此外,必要的后勤保障没有及时跟上,也是制约劳动教育开展的因素。

劳动教育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度作为后盾。科学有效、严格执行的学校规章制度,它是保障劳动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很多高校在劳动教育的时间规划、师资配备以及实施过程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这致使一些学校虽然有劳动教育,但也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由于缺少制度的保障,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致使高校劳动教育发展滞缓。

四、美好生活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劳动教育不是社会、学校或家庭单方面的事情,而是这三个教育渠道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各司其职的整体性教育,需立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一)以美好生活为育人导向,建好劳动教育的学校阵地

高校劳动教育观要凸显综合性和统领性,使劳动成为一种价值召唤。劳动教育既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凭借劳动生存与发展的道德品行,增强体质,磨练心性,身心和谐,丰富人生理解,实现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提升自我能力以及成功体验的审美意义。即“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首先,更新教育观念。学校应根据新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尊重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克服重视智育轻劳育的错误倾向,摒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落后观念。其次,发挥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开设劳动课程,既结合课堂教学,也发挥课外的实践活动,实现劳动不停留于口头和书本中。还可以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比如《思想道德与法治》中道德教育中的职业道德,让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劳动价值观。再次,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高校可以实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联动教学,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最后,夯实教育条件保障。学校要配备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以满足学生劳动教育在课堂教学、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等环节对教师人才的需求。学校应有劳动教育必需的教学材料、教学设备等资金保障,制定符合实际的劳动教育发展规划和评价机制等坚强的组织障,以及充足的体验劳动的教学时间。

(二)以美好生活为价值引领,强化劳动教育的社会支持

在社会中以构建美好社会的指引,为劳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其一,营造诚实经营,崇尚劳动的工作氛围。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序发展的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应该营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美好生活需要脚踏实地劳动来创造,因此全体人民应该真抓实干,勤劳实干,发扬实干精神、工匠精神。其二,社会营造共建共享的氛围。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同时美好生活由人民共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从共建共享走向共富,需要营造“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因此,美好生活的构建,政府发挥着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作用,也应该激励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为共建共享共富提供强大动力。其三,净化网络空间,弘扬正能量。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空间弘扬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主旋律,宣传劳动模范和输出劳动文化,营造劳动最光荣的氛围。此外,还应摒弃网络中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不正之风,如网红催生了很多人一夜暴富以及网络中偷逃税款的错误思想。

(三)以美好生活为幸福指向,提升劳动教育的家庭助力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环境,使劳动教育更加生活化。首先,树立良好家教家风。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需要改变那种做家务耽误学习的观念,要让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人格。通过自觉承担家务劳动,促进家庭团结和睦,克服一味索取的不良倾向,使孩子明白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并在共同的家庭劳动中感受幸福和快乐。此外,家长的榜样示范,既言传又重身教,身体力行,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家庭中因家务相互指责和争吵,这会导致孩子认为劳动是痛苦的错误思想,应避免这样的情况。

(四)以美好生活为人生追求,实现劳动教育的自我转化

作为新时代青年,一方面应该树立“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价值观,美好生活不是免费午餐,不是天上掉馅饼,更不是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只有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奋斗目标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在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中发光发热,踏踏实实地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另一方面,学生应该在“做中学”,主动走进社会,参与劳动。通过社会调研,深入群众基础,了解国情民意,自愿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例如支教、知识宣讲、关爱弱势群体等为人民和社会的服务活动中,通过劳动实践锤炼本领,提升建设美好生活的能力。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