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逻辑

2022-03-04米欢欢

教育观察 2022年4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培育价值观

李 颖,米欢欢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全育人”的理念,他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指明了新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新形势下国家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全员”指向的是学校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需树立价值观培育意识,从学生到教师,从教辅人员到行政人员;“全程”指向的是学生从课上到课下、从学习到生活、从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都必须隐含价值观培育的理念;“全方位”指向的是多角度的价值观培育,着重增强培育方式的多样化,实现全面协调育人。

“三全育人”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的培育中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因此,本研究基于“三全育人”背景探究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新的历史方位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一、在教育引导中指明方向

“三全育人”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重视学校教育的引导性作用,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指明正确的方向。长期以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依靠显性教育开展,特别是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作为主渠道,忽视了隐性教育在其培育过程中的独特优势。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论断。[3]这一论断不仅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改革创新的一种方法,而且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指明了崭新的发展方向。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增强隐性教育的作用并不等同于让隐性教育超越甚至取代显性教育的地位,相反,增强隐性教育的作用是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必要前提。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度依赖显性教育方式面临着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教育需求和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的新挑战。一方面,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将教育置于多元化思想观念冲击的旋涡之中。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不断地增长、综合国力持续不断地上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在互联网时代,多元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对思政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高校所处的教育环境由此变得更为复杂。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使显性教育的优势遭到冲击。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可以依托互联网手段学习知识,传统的教师和教材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这一变化严重冲击了显性教育中教师的优势地位。

当前,世界局势的转变和国内形势的发展促使教育大环境发生改变,思政教育在显性教育为主导的背景下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效果的问题,隐性教育因其在润物无声中使人们受到教育而受到了进一步重视。[3]在隐性教育中,大学生在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是受教育者的角色,更加不清楚自己在有目的地接受特定形式的价值观培育,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接受教育。在这种隐性的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不会刻意聚焦价值观的形成,受教育的状态更自然,因此不会产生抵触心理。传统的价值观培育主要依靠课堂理论教学,课堂理论教学在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介等方面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局限,陷入单一枯燥的“填鸭式”理论阐述的困境。隐性教育借助实践活动突破了这种困境,使价值观的培育更接地气,展现出更强的趣味性。例如,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网络平台、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都可以有计划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寓教于情、融情于境。

二、在网络宣传中传递能量

网络媒介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之后兴起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4]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契机,因此,“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注重网络宣传传递正能量、凝聚向上向善力量的作用,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网络宣传和鲜活生动的阐释,发挥好网络平台作为价值观宣传教育新阵地的强大作用,在正面的网络宣传报道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目前,互联网作为社会舆论、思想文化的散播器,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度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社交的“第二生活空间”,将来还应成为高校开展价值观教育的“第三课堂”。

一方面,搭建多样化的线上宣传平台。当前,各大高校要借助“互联网”平台系统整合线下线上的宣传教育活动,扩大主流媒体对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影响力及覆盖面,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参与兴趣。通过打造特色鲜明的宣传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网络直播等备受大学生喜爱的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符合大学生高频度网络生活需求的生动案例、优秀人物、先进事迹、鲜活故事等正能量的内容,增强价值观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地践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网络行为。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网络平台监管制度。各大高校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作为价值观宣传的新阵地时,要落实信息发布的审核与监管制度、网络使用制度,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监督力量,构建干净清朗的网络空间,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交流学习、正确传播舆论信息、合理安排触网时间,使大学生可以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

三、在文化熏陶中提供滋养

重视文化熏陶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恰当途径,充分发挥文化独特的浸润、感染作用,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5]“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为大学生提供教育滋养,营造以文化人的校园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文化育人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围绕教育活动的主题,通过创设规范的教育情境,借助文化象征符号,传递高校的育人理念与价值追求,引导大学生参与其中并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为大学生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目的。[6]高校要精心设计校园文化的呈现方式和文化内涵,在大学生群体中制造情感感染力,以此激发大学生内心对价值观的审视,促进高校开展价值观培育的方式更加形象、具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并注意把我们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7]因此,在学生的日常校园活动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日常校园活动的具体情境中感悟校园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教育内涵,促使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大学生在日常校园活动中真实地感悟校园文化的魅力,切实发挥校园文化春风化雨的作用。首先,重视学校精神文化的培育。例如,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史、校训、校徽等文化载体的育人作用,加强校风、校纪、校规等规章制度的建设,彰显学校文化中价值观的内涵,明确学校对践行价值观的要求,增强学校精神文化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力。其次,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高校可以结合国家传统节日庆典举办质量高、形式新的系列主题活动,如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青年节学习五四精神、建党节学习党的系列知识、国庆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2·13”开展国家公祭日教育等,通过开展校园活动,既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又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场域。最后,重视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校园环境“硬文化”建设,如通过利用LED显示屏、公告栏、展板、横幅等方式,在教学楼、宿舍楼、行政楼、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校园环境“软文化”建设,通过举办系列论坛、专题研讨会、党日活动、团日活动、主题班会、主题征文等特色活动,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四、在实践养成中践行知行合一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8]“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培养大学生在实践养成中践行知行合一,将其融入学生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高校要大力推进实践育人工作,以此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把实践环节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学生开展、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主体实践活动。[9]

首先,推动全体大学生广泛践行价值观。例如,学生干部、党团支部委员、党员要在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学生中发挥优秀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为其他学生提供可学、可做、可履践的模范榜样。其他学生也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带头者,体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发挥新时代大学生倡导文明新风的模范带头作用。其次,组织开展高质量且多样化的社会实践。高校可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式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将寒暑假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创新创业项目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以认识、感受、体会,真正做到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增长实践知识、贡献自身力量,进而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化到外化的蜕变。最后,引导大学生开展基层调研活动。高校要紧密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大学生围绕基层的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城市变迁、农村面貌等方面,借助实地考察、调查走访等形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看需求、悟变化、讲担当,在扎根基层了解国情民意的过程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例如,返回家乡深入乡镇、街道、社区,开展关心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公益服务实践活动;走进红色文化基地,以人物访问、视频制作等形式,开展追寻红色记忆、讲述红色故事的实践活动;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组建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小队,以环境治理、垃圾处理、保护野生动物等为内容,开展科普知识宣讲、志愿公益服务等实践活动。

五、在制度保障中保驾护航

青年价值观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离开制度的保驾护航,青年价值观培育工作将面临许多可知与不可知的阻碍。[8]因此,“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加以制约,使价值观要求转化为刚性约束力的制度和准则,保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道德软约束和制度硬约束共同发力。历史的经验表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能否具有持久性与实效性,制度保障是关键。首先,建立完善的动力激励制度。基于人的需要属性,个人动力是源泉、是基础。因此,高校要从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入手,具体以物质和精神等形式表现制订动力激励制度。[10]具体来说,物质层面的激励表现为关注大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将价值观培育与个体的评奖评优、学习深造、择业就业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激励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精神层面的激励表现为制订保障大学生积极认同、追求价值观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利益”融入“集体、国家利益”,培育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其次,建立健全的运行保障制度。通过不断健全制度保障,使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有明确制度可遵循、依靠制度而落实、为硬性制度所保障。[11]高校可以由学校党政领导牵头成立价值观培育工作小组,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明确并落实校领导、行政人员、教辅人员、专业教师及学生的职责,加强价值观培育的制度运行保障、人才运行保障及资金运行保障,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高质量、程序化运行。最后,建立明确的规范制约制度。高校既要通过调查、反馈和响应制度及时消除异质文化和社会负面因素对大学生群体的冲击,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被边缘化、虚幻化甚至妖魔化,又要建立反向对称的惩罚制度,以外在压力和利益损耗迫使部分学生调整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12]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将学生评奖评优制度、第二课堂管理、思政课程评价、诚信考试制度、失信行为管理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全方位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总之,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其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关乎着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不仅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式实现,还要切实地将其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