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辽宁地区新稻谷质量监测报告
2022-03-04纪立波项洪飞
◎ 郭 亮,纪立波,项洪飞
(辽宁中储粮粮油质监中心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34)
大米是现代人类餐桌上的主要食品,稻谷作为大米的原粮,稻谷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大米的质量安全[1]。为满足人们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的美好追求,稻谷的质量安全尤为更要。为及时了解2020年辽宁地区粳稻谷的质量状况,为玉米收购提供科学依据,最终能够收好粮,存好粮,并且卖好粮,让人们吃得放心,对新收获稻谷质量情况进行监测。
1 质量监测范围
主要对沈阳、鞍山、抚顺、丹东、锦州、营口、辽阳、盘锦等8个地区的部分县市开展质量监测工作。共采集稻谷样品234份,代表数量20.11万t。2020年粳稻谷总产量高于2019年,增加14.95万t;质量略低于2019年,其中3等及以上等级粳稻谷占比为95.35%,较2019年降低2.85%。2020年粳稻谷总播种面积约为4 405 km2,比2019年增加100 km2;预计产量390万t,较2019年增加13.43万t,其中沈阳地区播种面积和产量与2019年持平。播种面积和产量增加的地区有鞍山、营口、辽阳和盘锦,其中辽阳、盘锦地区播种面积增幅较高,分别增加42.6 km2、60 km2,营口与盘锦地区产量增加较高,分别达到5.8万t、9.5万t。抚顺、丹东地区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低于2019年,锦州地区的播种面积增加3.3 km2,但产量减少2万t。
2 粳稻谷质量监测方法
2.1 样本采集方法
样品采集时,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田间扦样为主,收割后场院扦样为辅。扦取的品种以调查区域种植较多的主导品种为主。按照主产县三村九户为扦样单元,形成一份综合样品,采集的稻谷穗采取手搓的方式进行,作为一个检验单位。
2.2 检测方法
出糙率参照国标《粮油检验 稻谷出糙率的测定》(GB/T 5495—2008)[2]测定;整精米率参照国标《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法》(GB /T 21719—2008)[3]测定;黄粒米参照国标《粮食、油料检验 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法》(GB /T 5496—1985)[4]测定;垩白粒率参照《稻米整精米率、粒型、垩白粒率、垩白度及透明度的测定 图像法》(NY/T 2334—2013)[5]测定;稻谷脂肪酸值参照国标《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69—2006)[6]附录A的方法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粳稻谷出糙率与等级
稻谷质量总体情况略差于2019年,见表1。对于3等及以上等级粳稻谷,2019年达标率为98.2%,2020年达标率为95.0%,降低3.2个百分点。2020年出糙率平均值为79.0%,处于国标2等与3等临界点,比2019年降低0.6%。整精米率也降低0.8个百分点。脂肪酸值与2019年相差不大。2020年垩白率高,据了解,垩白率20%以下的稻谷占产量的30%。2019年垩白率小于20%的稻谷占总产量的70%。因此,相较于2019年,2020年垩白率明显增加,符合直属企业收购标准的粮源减少,部分企业对于稻谷的收购,将垩白率从15%放宽至20%。各稻谷产区具体情况见图1~图3。
表1 2019—2020年稻谷质量平均水平表
由图1可知,沈阳、抚顺、丹东、营口、辽阳和锦州6个地区粳稻谷出糙率平均值均大于等于79%,达到2等质量标准。鞍山与盘锦地区质量等级略低,符合3等质量标准。盘锦地区因受台风影响,部分地块稻谷发生倒伏,造成结实率下降,另外,有稻瘟病、稻曲病发生[7],产量下降,质量也受到影响。
由图2可知,沈阳、抚顺、丹东、辽阳和锦州5个地区粳稻谷质量达标率为100%,鞍山、营口与盘锦地区粳稻谷质量在3等及以上的占比分别为94.4%、92.3%和76.1%;鞍山与营口地区存在4等粳稻谷,占比分别为5.6%、7.7%;盘锦地区粳稻谷4等、5等及等外占比分别为11.9%、9.2%与2.8%。
图2 2020年辽宁省各地区粳稻谷质量达标率情况图
各稻谷产区具体情况见图1~图3。
图1 2020年辽宁省各地区粳稻谷出糙率平均水平柱形图
图3 2020年不同地区粳稻谷质量等级分布图
由图3可知,8个稻谷主产区,粳稻谷等级水平主要集中在2等和3等;抚顺地区1等粳稻谷占比较高,达到37.5%,营口地区其次,达到21.9%,丹东地区1等占比达到13.3%;盘锦地区粳稻谷等级分布广,从1等到等外均有分布,但仍然以2等、3等为主要等级水平。
3.2 质量指标整精米率
粳稻谷3等整精米率标准为≥55%,由图4可知,辽宁省各地区粳稻谷整精米率均大于55%,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图4 2020年辽宁省各地区粳稻谷整精米含量情况图
3.3 黄粒米
对234份稻谷样品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说明全省各地区粳稻谷中黄粒米含量均为零。由此可见,2020年辽宁年景较好,地产稻谷无受污染情况。
3.4 垩白粒率
受气候条件影响,由于在稻谷灌浆结实期[8],恰遇先旱后涝,先高温后低温,导致灌浆不充分,淀粉积累不充足,青米粒多,垩白率粒高,垩白面积大,影响粮源质量。沈阳、辽阳、鞍山、抚顺等地以种植辽星粒型优质品种为主。辽星系列出米率[9]约65%,较往年低2%。垩白粒率增高,沈阳、辽阳、鞍山地区垩白增大较为明显。沈阳地区的垩白粒率平均为26.4%,垩白粒率在20%~30%的稻谷占总产量的86.7%,小于20%的稻谷占总产量的3.3%,大于30%的稻谷占总产量的10%。鞍山地区垩白粒率在20%~30%的占总产量的92%,垩白粒率小于20%的稻谷占总产量的8%。
辽阳地区垩白粒率分布见图5,垩白粒率8%以下的稻谷占总产量的7%,垩白粒率15%以内的占总产量的20%,垩白粒率20%以内的占总产量的30%,垩白粒率20%~30%的稻谷占总产量的50%,垩白粒率大于30%的稻谷占总产量的20%。
图5 2020年辽阳地区垩白率分布图
盘锦、锦州、营口等地以种植盐丰、盘玉为主,其中盐丰品种整体垩白水平与往年相比无明显增加,但呈现两极分化,好品质稻谷垩白粒率达到16%,差一些的稻谷垩白粒率达到25%。盐丰品种出米率低,为65%~66%。盘玉品种出米率高、垩白小,但口感略差,且种植面积较少,约占20%。盘锦地区灌溉能力整体不足,地上灌溉次数较往年少1/3,部分地块为井水灌溉,水温低,不利于稻谷生长。因此,灌溉能力不足,也是造成减产、降质、垩白增多的主要原因。
3.5 脂肪酸值
根据国家标准GB 1350—2009,粳稻谷脂肪酸值宜存标准为≤25 mg/100 g,由图6可知,辽宁地区粳稻谷脂肪酸值分布为9.7~15.8 mg/100 g,脂肪酸值较小,完全符合储存标准。
图6 2020年辽宁省粳稻谷脂肪酸值分布图
4 结论
通过质量监测分析可知,2020年辽宁地区粳稻谷产量高于2019年,质量略低于2019年,其中3等及以上等级粳稻谷占比为95.35%,较2019年降低2.85%,整精米率100%符合国家3等以上要求,黄粒米全部未检出,垩白粒高于2019年,沈阳、辽阳、鞍山地区垩白增大较为明显。主要由于稻谷除受到气象条件影响外,还发生稻瘟病、稻曲病,造成减产,同时,正值稻谷灌浆结实期,气候条件不利于稻谷淀粉积累[10],造成垩白率增加,影响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