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雅安市体育后备人才“学训优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03-04殷明越罗嘉颖刘一航张炜哲
殷明越 罗嘉颖 刘一航 张炜哲
(1.四川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雅安 625000;2.四川农业大学商旅学院 四川都江堰 611830;3.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 100191)
现今,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体育事业。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体教融合成为新时代体育与教育改革的风向标,目的在于以体教融合实现青少年体育治理体制和机制的全面融合,共促全体青少年健康发展[2]。但随着“体教融合”的推进,我国长期存在的“学训矛盾”成为阻碍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1 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学训优化”政策基础
近年来,青少年运动员“学训情况”作为体育与教育体制共同攻克的“难题”,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均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指引体育与教育部门协同推动青少年运动员的“学训优化”,为该文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如表1所示,从《意见》提出的改革举措分析,新时代体教融合从过去的“文化补救”举措转变为“学、训、赛全面融合”,换句话说,新时期体教融合目的在于以同一目标构建融合改革机制,彰显多元化治理的公共精神。
表1 《意见》相关政策举措与积极意义
2 体教融合促进雅安市体校学生运动员“学训优化”现状分析
2.1 学生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
对于每日文化学习时间来讲,有64.5%的学生运动员每日文化学习时间在8h 以上,剩余35.5%的学生运动员学习时长在8h以下。从学习问题来看,样本多集中于“学习环境不好”“对学习无兴趣”“训练比赛耽误”“跟不上教学进度”方面,占比88.3%,剩余11.7%的学生认为学习没有问题。
从学习上来看,仍然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运动员每日文化学习时长不足8h,而学习问题则多集中于“环境”“动机”“赛训冲突”等方面。因此,学校应就每日文化学习时长做出硬性要求,同时各赛事部门应合理安排比赛时间,应加强学生运动员的思想与学风建设,同时配齐配足文化教师,统一教学进度,避免学生运动员因为业余训练与比赛落下进度,导致后续“学习账”越差越多。
2.2 学生运动员业余训练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在日训练时间方面,有81.8%的学生运动员选择了“2~4h 训练时间”。从参与运动队目的来看,“考取大学”占比最高,为66.6%。从目前训练问题来看,主要存在“场地器材不充足”“比赛次数少”“训练成绩低”3个问题,分别占21.5%、42.3%、36.2%。
从训练来看,市体校运动员训练时间往往是每日“2~4h”,训练时间一般集中于下午,通常上午和晚上进行文化课的学习。运动员参加训练的目的更多的是“考取大学”。从积极意义上讲,新时代青少年已经逐渐意识到了文化素质与学历的重要性,从消极意义来说,这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和我国竞技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
2.3 学生运动员处理文化学习与业余训练情况
在处理文化学习与业余训练上,有超过六成的学生态度为“学习训练两不误”;有32.8%的学生态度为“训练为主,学习为辅”,通过访谈了解得知,这部分学生当前文化均已达到体育本科线,因为各地体育院校在该省的录取标准均是“文过专排”,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因此这部分学生将大部分重心放在了业余训练上。
面对因业余训练及比赛耽误的文化课,样本中选择“不补习”的比例为54.6%,还有45.4%的样本为自学,可以看出文化课教师以及管理层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应因材施教,为学生运动员配齐文化教师,并统一教学进度。
对于训练前后文化差异来讲,样本中认为训练后文化“下降”的占比最高,为72.5%;同时,样本中认为训练对学习的影响程度“影响很大”的占66.6%。从这部分调查可以看出,当前学生运动员在处理“学训矛盾”时,仍然难以兼顾,但是相比于之前的“学训结合”,新时代的“学训融合”有着显著成果,具体表现在学生运动员对于平衡学训的认知、文化学习时间以及面对训练耽误的文化课,采取措施补救等。
2.4 从结合到融合——市体校管理层与教练观念的转变
通过对雅安市体校教练员、学校管理层进行访谈得知,当前学校正处于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的“转型期”。对于培养目标,学校当前逐渐转变观念,从过去培养“精英运动员”逐渐转变为培养综合性复合人才;对于体育资源,开始面向全体普通学生,做到“面向人人”,转变过去体育资源倾斜于少部分人的现象;从学训观念上来看,教练员开始“学训并重”,并时刻监督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情况,并就个别“掉队”的学生进行谈话和思想纠正。最终通过观念的转变,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推动新时代体育后备人才全面发展,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4 对策与建议
4.1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完善竞赛资源
当前各级各类体校应加大“学训融合”力度,应配齐配足各科文化教师,同时重视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将学生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教育放在首位,同时逐渐建立起运动员学生的学业评价及学籍管理制度,用来保障体教融合背景下运动员成为新时代综合性特殊人才的需求[4]。
4.2 高校体校建立联动,扩宽后备人才出路
通过赛事联动以及体校向高等院校输送后备人才的模式:一方面,使得各级各类赛事能选拔出技术过硬、素养较高的青少年运动员进入省队,乃至国家集训队;另一方面,解决了过去竞技体育的逆潮,业余训练的低潮,有效保障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就业出路以及深造可能,为我国未来学校体育、大众健身夯实后备人才基础,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和质量提升,以及学校体育、大众健身专业师资资源优化[5]。
4.3 梳理地方特色案例,探索融合实践路径
应积极梳理并总结“体教结合”成功案例,为推动新时代“体教融合”夯实基础。以四川省为例:华阳中学的曲棍球项目、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的足球项目、雅安市二中的射击项目等,都是可借鉴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竞技体育人才,同时培养出了许多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对此,应深度挖掘地方性成功案例背后的制度优势、找准关键环节、凝练发展模式、做到精准施策[6]。探索融合实践路径中,要以全体青少年健康第一、全面发展为中心,通过融合破除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多年以来存在的“学训之困”,实现“体育回归教育”。
5 结语
在“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和新时代“体教融合”指引下,破除青少年运动员“学训之困”,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体育教育政策与观念的更新,体校的教练员与管理层人员的观念发生了转变,青少年运动员“学训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为了有效解决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矛盾”、就业出路等问题,在体教融合背景下,体校应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并与当地高校产生联动;赛事管理部门应充分整合、丰富青少年赛事资源并合理安排竞赛时间;梳理并总结地方特色案例,积极探索融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