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04邱佑聪

流行色 2022年1期
关键词:色彩美术教师

邱佑聪

邹城市峄山路小学 山东 邹城 273500

引言:小学生对于色彩的喜爱莫过于其对于玩具的喜爱,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色彩方面进行培养,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审美观也能相应得到提高,且审美观的提高能够使得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得到培养和熏陶。当下,教育改革的热潮不断向前推进,倡导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因此,美术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相较以往有了显著的提升。而色彩教学作为美术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使色彩教学更好地辅助美术教育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现状

(一)当下色彩教学积极因素分析

素质教育的提出,教育更加注重“立德树人”,美术在社会上的应用价值逐渐提高,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欲望,因此,美术课程突破了以往陈旧的认为其不重要的传统观念,逐渐被重视、被认可。色彩教学作为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了解学生内心丰富世界的窗口,在教学中的地位水涨船高。最重要的是,美术课程对于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色彩教学的前途发展一片向好。

社会经济的提高,教育改革的发展,这一切都使得教学方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下的教学,不再单纯地只是传授一门课的知识,而是强调各个学科之间的跨学科交流、跨学科融合,甚至还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学目标。因此,小学美术不再是孤立的一门学科,而是贯穿于各个学科之中,如语文教材内的精美插图就属于美术的一种,通过插图,学生更能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表达出来的微言大义。同时,教学更加提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等等方式不断为小学美术的教学助力,以此提升其教学质量。

(二)当下色彩教学消极因素分析

虽然色彩教学有大好的形势,但细究下来,再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美术教育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中,最基础的一个方面就是“造型▪表现”,其在线条、形状、空间、色彩、肌理、明暗这些基本造型元素方面要求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并合理运用。但美术教材中所涉及的大多数只有物体形态和线条,关于色彩方面的内容涉及的并不多。除此之外,色彩教学主要在三、四年级安排了数量适中的课时,在一、五、六年级课时数量却并不多,甚至在二年级就没有相关的教学内容。总体来看,教材上关于色彩教学的编排并不合理,亟需尽快调整,使之达到整个小学阶段都能有所涉猎,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链。

色彩是缤纷大自然的组成要素之一,学生身边的生活中有更多关于色彩方面好的素材,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注意到这一方面,只是一味地采用教材上的内容,而教材仅仅涵盖了色彩世界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有些课本中的色彩并不全面,无法生动描述自然世界的真实面貌,这就导致学生只是死学习,不具备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美景的眼睛,对于学生提升审美能力毫无益处。久而久之,也会让学生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首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际的色彩观察较为匮乏,教师更多地是使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展示,但是定格下的照片、印刷品等无法体现大自然中真实的色彩,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狭小的课堂之中,要能打破空间上的局限。 其次,色彩教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还在于能够通过色彩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教育,但大多数美术教师都未能挖掘到这一点,忽视了色彩教学对于情感教育的作用。最后,由于色彩的描绘需要较为专业的色彩工具,学生可能因价格等非人力因素的妨碍未能使用较好的工具和材料,又或者是教师对此也没有详细的了解,无法推荐给学生更好的选择。

二、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际意义

首先,能够加强小学生对于色彩的认识。小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阶段,色彩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颜色产生或感性或理性的认识,充实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基于此,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鉴赏习惯,提升其美术素养。其次,能够提升小学生在绘画方面的创新能力。小学生此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其进行色彩教学,学生能够学会基础的色彩搭配技巧,以此为基础进行绘画创作,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露出来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发散性特征,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最后,能够营造活跃的美术教学氛围。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而色彩教学环节的加入,就更加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将大自然中的色彩尽数搬运到课堂之中,让孩子感受色彩的同时,在内心树立起一个丰富多彩的缤纷世界形象。

三、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用色彩教学的有效措施

美术教育也可以算作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创造的课程,而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首先,学生要能够重视对于色彩的观察;其次,要能对色彩产生一定的心灵共鸣,从情感角度出发去感受;最后,就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所学通过色彩表达出来。这样一个过程才是艺术创作较为完整的一个循环,但是作为初次接触艺术的小学生来说,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慢慢进行。那么教师如何更好地应用色彩教学进行美术教育呢?以下将展开论述。

(一)开展趣味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本质较为贪玩,枯燥无味的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对于色彩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选取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化教学”,以此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色彩教学的活动之中,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需要注意的是,开展富有趣味的教学活动时,要切实让活动辅助教学的开展,而不能成为学生玩耍的天堂,所以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时间进行把控,在课前充分准备,预设可能出现的情况,设置最终的教学目标,以此为方面,避免教学脱离教学目标而开展。

例如,在学习湘美版一年级下册第11课《剪贴组拼小村庄》这一节课时(图1),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不同的碎纸片,其颜色也不一,要求学生自行拼组,最终使其成为一个漂亮的小村庄,此过程允许学生自行组队完成。在完成之后,可将学生的作品贴于教师公告栏进行展示。这样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对色彩的搭配有了自己的一些独特的看法,同时也让学生保持了持续的学习热情。

图1 《剪贴组拼小村庄》

(二)紧密结合自然社会,强化学生写生训练

自然界与人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而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是基于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而进行编排的,尤其是美术学科中的色彩教学,更是与自然社会联系紧密。以往的教学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对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都有些束缚,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教师开始打破常规,带领学生外出写生。因此,写生训练成为了美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这样的方式也给予了学生与自然社会面对面接触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实际中亲身接触、观察、感受、体验自然社会中千变万化的色彩。

例如,在学习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第3课《春天来了》这一节课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好外出写生前要用到的物品,对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的事情一一明确,在确保学生能够安全到达和安全返校的前提之下,带领学生到指定地点进行写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间歇性地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指导,比如学生在画河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蓝色,会让河水在画作上“流动起来”;学生在画人物的过程中,如果人物穿有白色的衣服,那么就需让学生仔细观察,会发现白色的衣服在阳光下的照射下微微发黄。之后通过学生提交的写生作品可以看出,真实的自然社会色彩更加丰富,更加富有层次性。

(三)融入生活装饰因子,加强学生生活体验

教育与生活是两个一直被放在一起谈论的话题,可见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色彩的存在不仅仅只是大自然之中,生活中处处可见到色彩带给人们的审美享受。如过年时家里的装饰品,红色的对联,大红的灯笼,还有各色各样的美食,真是美不胜收。除了节日的五光十色之外,日常也随处可见,如沙发布、桌子、床单,以及每日的穿着服饰,无不有着丰富的色彩因素。因此,教师就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生活化的色彩因子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熟悉且亲切的氛围之下感知色彩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湘美版一年级下册第7课《你的家 我的家》这一课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对自己家的房子的形状和特征进行描述,之后再给学生一定的想象时间,想象:如果这个家由自己来进行设计,那么同学们希望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又会具有什么样的色彩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先是引导学生对“家”的大致特点进行了解,接着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家”,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发散了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也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因为自己的家是可以自己进行设计的,由此不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支持,助力学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四)传统文化进入课堂,提升学生文化认同

要想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少不了文化素养的培育。美术也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文化的发展共同进步,因此,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从中获悉人类文化的发展轨迹,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以广阔的文化感染学生的艺术创作。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也饱含着丰富的色彩,如中国的国画以水墨为主,体现着古人淡雅的高尚情操,蕴含着丰富的意境。所以,教师除了要掌握好美术教育的基本教学技能之外,还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潜藏的色彩教学,挖掘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将其转换为学生能听懂且乐于学习的内容,以此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例如,在学习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自制颜料》这一节时(图2),教师将颜料的来源及相关做法介绍给学生之后,一方面要带领学生亲手体验颜料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给予的奇妙;另一方面,还可给学生展示中国画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提前准备好关于中国画的介绍视频,在学生欣赏画作之前播放给学生进行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可给学生介绍扎染等手工艺术,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展扎染手工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深化对色彩的感知。这样的做法,既能在不经意间让学生对色彩进行学习,又能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文化之美,传承文化之魂。

图2 《自制颜料》

四、结束语

大自然的美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更需要有创造美的意识。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用色彩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其创新意识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本文简单地提出了一些教学方式上的改善建议,但还存在不足,日后会在教学中更加潜心研究,为教学质量最大化的呈现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色彩美术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创意美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