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绣纹样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2022-03-04王星舒

流行色 2022年1期
关键词:苗绣书籍装帧苗族

王星舒

青岛大学 山东 青岛 266071

一、苗绣纹样的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元素承载了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不论是文字与造型,还是图案与色彩,都有着独特的内涵。苗绣是苗族人传播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它不仅用图形语言诠释了历史发展脉络和祖先的英勇无畏,还映射出民间妇女的勤劳和智慧。其图案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为现代设计领域提供了宝贵素材。

(一)苗绣纹样的艺术表现

苗绣图形元素的题材丰富,内容朴实生动,被苗族人称为无字史书。苗绣图形元素的题材内容基本可分四类: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几何类。每一个图案背后都有动人的历史传说和文化内涵等待我们去挖掘和探索。苗绣人物类图案中应用最多的就是 “姜央兄妹”的形象,图案往往以人脸人身、人脸兽身的形式呈现。另有少部分是其他动物类形象与人脸结合的体现。苗族刺绣图形中的动物类别繁多,有单独的动物造型:如蝴蝶、鸟、龙、虎、象、野猫、狗、牛、鸡、鱼等;还有与人物、多种动物搭配的组合造型。

苗绣传统图形元素的色彩搭配有自己独特的规律,不同民族或群体认识世界和感官万物的结果不同,形成的审美特征也就不一样,习惯的色彩搭配便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特色。受地理环境、人文习俗的影响,其色彩表现出强烈的自然崇拜力量。多以鲜亮明快的色彩呈现,色彩纯度高、对比强烈,单个图案元素不少于五种色彩,多的达到七八种。善于运用如红色和绿色、紫色配黄色、蓝色和橙色等对比色的搭配。绣品大多以黑、红为底色,再加以冷暖色系相协调,使不同纯度和亮度的色彩融合,给人以视觉冲击和画面的充实饱满感。

(二)苗绣纹样的造型特征

苗绣图形元素的造型大致可以归纳为:抽象型、复合型与随意型。①抽象型,苗绣记述了苗族的历史、自然和人文,其图形元素大多是对造型的夸张变形以及点线面的概括。将具象的动物、植物的造型以抽象的语言来传递,只保留基本特征和形态。这种方法在现代设计中也同样适用。②复合型,苗绣纹样造型中,常常将动物、植物和人相结合。比如动植物组合“喜上眉梢”、“枫叶蝴蝶”等,多以动物为主,植物为辅。人与动物复合图形较为常见,比如人面兽身、兽面人身等,苗族人将自身的美好愿望寄托于此,不仅折射出人类与动植物亲密无间、相互依存的现实,还体现出苗绣纹样互变互通,神话思维的特点。苗绣纹样的复合主要体现在一形多用,适形套用两种方式。③随意型,充分体现自我意识为中心, 随着自身想法创造图案,人的侧面可以有两只眼睛,不同季节的花朵可以同时开放,人坐上龙凤腾云驾雾,总之,必须是美好的形象和愿望,能被绣出的图案都是苗族人喜爱的,并且都涵盖了神话传说、历史文化。

二、苗绣纹样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新思考

(一)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新表现

书籍装帧融合多维度特质,带来视觉触觉的多层次体验。在电子书籍的冲击下,纸质书籍装帧不能拘泥于传统形式,书籍外观及内页的形式不仅要契合书籍内容,还要注重读者的体验乐趣和收藏价值。常见特殊轮廓的书籍、立体书、手工书都有这样多维的呈现。比如波兰设计师帕维尔·彼得罗夫斯基设计的三明治概念书,如图1所示。书的每一页都采用夹心层的高分辨率图像的形式,多维度的视角给人们更多的视觉冲击心理暗示,给读者带来最直观的信息传达。中国设计师闫红兵研发了第一部原创豪华立体书《大闹天宫》,如图2。通过拆解、分离、重装、绘制、剪裁、嵌套等环节多维度打造“能触摸到的经典”。

图1 三明治概念书

图2 立体书《大闹天宫》

选材的价值不仅是纸张材质更多的是内容及排版的新颖,还有其社会价值的体现。2019年《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之一,其设计处处显示真情。书籍的材质选用了过去老店铺包点心的粗陋纸张,并且做出毛边效果,为了纪念逐渐消失的民间老行当百业。装订方式也依照过去民间的方式,页码也独具特色。内文的文字与大图片也使用不同材质来表现,丰富了视觉语言。工业设计师Brady Whitney设计的解密木书《Codex Silenda》如图3,这本书就像一个小型装置艺术,结合了激光切割和手工艺制作,解开谜题才能打开下一页,仅有5页的书,也能供人们读上很久,想要翻开下一页只有根据各种提示解开谜题。这种具有装置意味的书籍也十分新颖,可以带来充分的体验感,充分体现了电子书籍所欠缺的功能。

图3 解密木书《Codex Silenda》

随着工艺的发展,书籍的装订形态不断地发生着变换,或折或卷,当代的书籍装订多是古法的传承。例如《贵州蜡染》书籍在风格上,如图4所示,具有鲜明的贵州民族特色。采用古代旋风装与卷轴装相结合的装订形式。在双面锦绫子的卷轴上裱贴了书籍的内页。书籍内页选用特殊的镶银云纹彩色宣纸,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创新设计理念。

图4 《贵州蜡染》书籍装帧设计

(二)苗绣纹样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新思维

如今的书籍市场,许多设计为了经济效益,不惜破坏书籍内容而把外表做得花枝招展,这样的做法无益于书籍设计的发展,装饰依旧要服务于内容。在书籍设计过程中应用中国传统元素的意义也就在于反映本土民族精神。这种融入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对传统元素进行的挖掘和创造的过程,也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因此书籍装帧要考虑感性与理性、艺术与技术的平衡状态,使书籍不仅具有阅读价值更具有体验感和审美性。

传统民族元素作为重要的书籍设计素材与作者创作源泉,是艺术设计领域重要的存在。将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书籍之中,其实是将传统元素与现代人的审美习惯进行有机的交融,使得现代人更加熟悉、了解与现代人相隔遥远的过去与传统。纸质书籍设计成为一个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文化桥梁,将现代审美与传统工艺相结合,这使得纸质书籍设计找到其适宜的发展方式。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不仅奠定书籍传统文化的坚实根基,也是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变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苗绣纹样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苗绣又被称为承载着民族记忆图案和符号的“无字天书”,因此将苗族刺绣图案与文字或字母相结合,既保留文字的传播功能,又赋予苗绣新的生命活力。将图案元素提取、变形、重组,形成新的苗绣再设计图案,如图5。在苗绣图案再设计的过程中,有意地将原始民族图形打破常规,把原有的图案解体,破坏原来的结构关系重新组合,分解中创造新的构形手段和新的可能性。

图5 苗绣再设计图案(图片来源:笔者设计)

将苗绣纹样元素应用于书籍装帧设计,内容与形式相适应,设计了《苗绘》一书,如图6。书籍封面选择的是触觉感官最舒适、最接近人体肤质的绢布,保留布的自然质感,布边缘处不加修饰,呈现出自然毛边,将再设计图案加以排列印制,如披肩搭在书脊。符合苗族刺绣的风格特点。书名为“苗绘”,手工缝制留有线头,呈现刺绣质感。苗族人香包里的天然香料植物作为驱蚊辟邪之用,将香料以粉末状存留在刺绣的文字和图案中,散发出淡淡的香味。书籍尺寸为16开,主色调为蓝绿色,采用线、面料、纸张的结合。书籍内容以图案语言为主,加以少量的文字解释。具体内容不仅有再设计图案的展示,大众还可以根据已给的传统纹样线稿进行刺绣体验,带来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碰撞。

图6 《苗绘》书籍装帧设计(图片来源:笔者设计)

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新趋势在于体验感的升级,不仅局限于视觉的吸引还要开发多感官的互动体验。设计者应注重感官和认知两种体验形式,从而产生感官体验或认知体验或二者兼具的设计形式。可以从书的外观、材质、色彩、光影、气味、声音等元素展开设计,激发感官刺激。将大众传统的静态阅读模式转变成沉浸式的动态阅读模式。《苗绘》的书籍装帧设计展现了少数民族纹样的多样性和延展性。将苗族传说元素提炼后进行纹样再设计演绎。封面的设计采用特殊材质,多维度的展现,内页通过气味来拉近读者和苗族纹样的距离,让读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注重书籍设计文化感和功能性的同时,还要将趣味互动、多维体验形式融入其中,给读者更好、更直接的阅读体验,给实体书籍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

结语

如今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也对书籍的设计有了更多的要求。本文将传统的苗绣纹样提取、解构、重组得到便于应用到现代设计中的创作元素,探求苗绣纹样元素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拓展,以特色鲜明的民族元素为题材不仅能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书籍形式上的创新突破,不仅能带给读者更多的体验和思考,也会提升书籍的珍藏价值,为少数民族书籍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苗绣书籍装帧苗族
苗族蜡染
基于湘西苗绣图案的数字化设计创新研究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书籍装帧、画册、产品包装(设计)
汉字字体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苗绣
张道一 书籍装帧设计作品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苗族民歌
贵州苗绣中的鱼形象与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