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路上款款行
2022-03-04秦银银
秦银银
提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你脑海里想到的是什么?“家私之都”、“家电之都”、“厨师之乡”还是“国际美食之都”?家电、家私、美食等,都是顺德区的名片。事实上,成立于1911年的顺德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顺德一中)也是这里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顺德一中在创新教育领域发力,学校先后被评为顺德区创客教育示范学校、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种子学校、全国“互联网+”教育示范校、全国基础教育大数据研发与应用示范校等。这些荣誉的背后,就有学校正高级教师刘翔武的一份坚守与付出。
1988年,南下求学的刘翔武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青海省电化教育馆工作,1995年调到顺德一中后就此扎根,不遗余力地推动学校和当地创新教育的发展,“到顺德多年,我的家在顺德,我热爱顺德这片土地,也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情怀。”
转变观念,不甘做知识的“搬运工”
初到顺德一中,刘翔武除了任教计算机(即现在的信息技术),还承担了学校的信息学奥赛指导工作。2003年,学生郭浩然成为顺德区第一个获得全国信息学奥赛一等奖和中山大学保送资格的人。
2013年10月,刘翔武参加了综合实践高中班的国培计划,这次的学习经历让他的教育思想发生了转变:“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搬运工,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他开始了跨学科实践探索,走上了创新教育之路。
“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开展研究学习、问题查新等,通用技术能帮助学生设计作品、制作作品,最后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平台上进行展示、评价。”刘翔武采取项目活动的方式,在班级成立创客小组,鼓励学生从寻找感兴趣、希望解决的问题开始,挖掘和筛选出有创意的问题,再对学生进行指导,使问题转型成研究小课题。
2017年,刘翔武创建了顺德一中创客社团,刚进高一的韦凯耀成为创客社团首届社长。除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对韦凯耀进行指导,刘翔武还鼓励他将解决科创问题的系统化、结构化、流程化思想带到学科学习中。之后,韦凯耀不仅在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大奖,文化课成绩较刚进校时也有了质的飞跃,如今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智能物流专业。
受益于刘翔武教学理念的学生还有很多:李骏霆获2017年广东省中小学(含中职学校)创客大赛特等奖、2018年罗马尼亚国际资讯科技大赛银奖,目前在英国伦敦大学求学;邓奕琦获2017年广东省中小学(含中职学校)创客大赛特等奖,目前就读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丘宗玺获2019年第14届广东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学生项目一等奖,目前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求学……
整合资源,术业有专攻
术业有专攻。在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若某个问题涉及某个学科或多个学科时,刘翔武会建议学生请教对应的学科老师:“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还能通过多学科助推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升其综合能力,真正实现跨学科学习。”
对于一些小组开展项目探究时提出的超出认知范围内的问题,只要认定探究项目可行性较好,刘翔武会尽量帮助他们联系专业机构进行深入探究。比如,学生何沛轩开展“双稳态负泊松比组合蜂窝材料设计与稳定性能研究”时,就借助了中山大学的实验室。
2014年10月,刘翔武申报并挂牌顺德区教育局第二批教师工作室。2016年8月工作室被顺德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评定为顺德区刘翔武名师工作室,他被聘为入室专家。2017年5月,他主持的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教育分会研究课题《利用社会开放性资源开发与实施顺德地方文化特色类实践课程机制研究》立项,2018年5月,他又主持了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以课题研究打通了本地社会资源,构建了政、校、家、企协同教育育人机制。
刘翔武是顺德区教育学会中小学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专委会常务理事,在他的积极推动下,顺德区教育学会中小学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专委会先后创建了观鸟基地、汽车技术基地、STEM教育基地等学生社会实践研学基地。观鸟基地开设了辨识鸟的种类、鸟的飞行研究、鸟的习俗探究等课程;汽车技术基地有完整的机动车故障监测系统,学生在这里可以分析机动车出现的故障表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去解决等;STEM教育基地则开设了跨学科的小制作、小创作之类的课程等。
“在这些基地,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刘翔武告诉记者,“每次带学生去基地研学,他们解决问题后的那股兴奋劲儿,很难让人忘记。”
积累传承,科学引领区域发展
2018年9月,刘翔武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特聘为硕士生校外指导教师,对创客教育、STEM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进行指导。
“研究生们问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在教育中实施创客活动、如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刘翔武也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研究课题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带领学生一起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我。”
刘翔武将历届学生创作的作品、开展过的项目、解决过的问题、取得的成果等素材积累起来,先后出版了《高中生创意制作》《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创意生活我来造》等特色校本课程。其中,《高中生创意制作》获得全国课程设计优秀奖、广东省教师优秀作品一等奖。2019年4月,他主编的《实践创新 立德树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一书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颇受老师的欢迎。
“延伸学校教育、銜接社会教育、践行素质教育”,这是刘翔武锤炼出的教育理念;“实践、发现、探究、创新”,这是他的教学主张。在他的引领下,刘翔武名师工作室有效整合了区域内综合实践活动优势资源,实现了区域内名师与骨干教师的强强联合。名师工作室的学科教研模式促进了区域内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提升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抓手。
2021年9月,刘翔武受邀参加第二届港澳促进STEM教育大会,分享创新教育经验。“只有树立教育创新理念,坚持实践育人,才能点燃孩子心中智慧的火花,培养出创新人才。”他自谦道,“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我个人的要求以及学生的需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以后能做得更多,真正为每一个热爱科创的孩子提供发展的空间。”
名师档案
刘翔武,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配置标准研究专家,国培计划综合实践活动高中授课教师,广东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广东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评审专家,广东省校园影视教育资源规划建设领域专家库成员,广东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佛山市“三名教师”,顺德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入室专家。
开发了《高中生创意制作》《创意生活我来造》《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等项目课程教材,主编出版《实践创新 立德树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编写研学实践活动指导手册2册;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和省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共23篇。
主持全国、省、区项目研究课题三项,参与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课题研究各一项。教研成果受遴选参展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证书编号201602JX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