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权

2022-03-04张红妹

教育·教学科研 2022年1期
关键词:话语权民主意见

张红妹

课堂上,老师还没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有没有话语权?

教龄在20年以上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如今的学生,上课越来越喜欢插嘴了,话也越来越多了!老师的威严、威信越来越低,学生不再觉得老师有多么高大、多么厉害!老师讲的知识,可能他早就知道,也有可能比老师知道的还多,如国外的风土人情,有学生看过这方面的书或电视,参加过研学、旅游等。如果他不认同老师的话,就会当场表达。

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们小时候经常被教育“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我们如果有反对意见,也只能忍住,闭口不说!等我们上学读书了,除了过分调皮的学生,一般对老师都是又敬又怕,没人敢插嘴。现在的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但凡说话,都是跟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直接对话,不存在大人说话不许小孩插嘴的事。加上现代好多家庭讲民主,家里的大事小事,大人都会征询孩子的意见,孩子有话语权。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有话语权的环境里,来到学校、课堂,突然要他闭嘴、不准讲话,这对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和适应的。如果老师限制他们的话語权,学生当然有意见了,会觉得这个老师不民主、很霸道,甚至可能对老师、对学习产生负面情绪。

我们的课堂,学生插嘴的现象几乎司空见惯,有时会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那怎么来约束学生随意插嘴呢?如我的电工课上在教授《照明发展史》一课时,我说火把是人类照明史上的第一次照明革命,就有学生插嘴说:“不一定,月亮也可以照明啊”;我在讲解《安全用电》的触电急救措施时,有学生插嘴:“别人触电,关我什么事!”学生很随意地表达着他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果我耐心跟他解释,他就会辩论到底,离题、偏题。随心随性的学生,让我们老师感到很为难,感叹如今的学生难教、难管!但是限制他们的话语权,规定不经过老师同意就不准发言,他们就有可能来个消极对抗:你问,我不想也不答!

我们的学生有主见、有个性、爱张扬。在课堂上,他们不会认为自己因为是学生,所以就丧失了话语权,就要闭嘴;他们也不认为自己必须要得到老师的允许才能发言;他们认为没必要对老师的教育全盘接受、唯唯诺诺。如果教师教授的知识或技能他们不认可,就应该马上提出反对意见,还特别想跟老师、跟不同意见的同学来个现场辩论赛。我想,这是当代学生对公平、民主的一种要求和向往,他们有强烈表达、陈述自己观点的欲望。这,或许就是他们对课堂话语权的追求!

所以,我们老师们的教学观、学生观不能秉承老一套师道尊严来要求现在的学生。课堂教学总要有些规矩、有些原则,不能毫无章法。我们当然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学生,让他想说就说、想唱就唱,也不能助长无组织、无纪律的风气。给学生民主,但不是放任;约束学生,但不是控制。要让学生明白课堂与家庭不一样,课堂有一定的规矩和原则,大家要尊重教师、尊重别人;课堂以“学习”为主,而家庭以“亲情”为主,一个班级有众多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都随心所欲地想说就说,课堂将会成为最嘈杂的公共场所,而且,如今公共场所也讲究公德,不能随意叫嚷。

学生要课堂的话语权是好事,老师不能过分地、一味地限制,否则很有可能把学生变成没有思想观点、唯师是听的书呆子。我们老师,也只有明白了学生爱插嘴、爱说话的原因,才能找到改变他们坏习惯的办法和措施。

给学生话语权吧,因为他们是主体,也有这个权利!

猜你喜欢

话语权民主意见
中国式民主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评“小创”,送好礼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评“小创”,送好礼
尼日利亚 民主日
图解《意见》明晰要求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