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既有建筑二次装修改造工程施工审查中的要点

2022-03-03潘静安

陶瓷 2022年11期
关键词:施工图设计方案墙体

潘静安

(厦门中安消防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 厦门 361001)

既有建筑的二次装修改造是提升建筑物装饰装修效果、改善内部空间布局和功能的有效途径,在老旧建筑的改造中还可同步加固受损的承重结构。由于二次装修改造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原有结构、消防设计,并且还可能牵涉到改造内容的合法合规性,因而在实际动工之前需严格审查设计图纸,通过图纸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合规性,一旦发现其中存在设计缺陷或者不合规的地方,应该加以制止。

1 既有建筑二次装修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

1.1 承重结构加固

一些老旧的既有建筑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承重结构开裂受损的安全隐患,在二次装修和改造的过程中需对此类结构进行加固处理,目前主流的加固技术为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这种施工技术。

1.1.1 适用范围

建筑物的混凝土柱、板以及梁均可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除了加固受损的构筑物,如果在改造过程中要增加上层结构的载荷,原有的承重结构设计方案无法保证承载需求,此时亦可采用这种加固技术提高其承载力。高应力、大跨度的建筑结构通常会采用这种加固方式。由于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中大多采用型钢、预应力拉杆之类的材料,并且要将其设置在加固构件的外侧,因而会影响整体的美观。

1.1.2 加固的基本原理

体外预应力钢绞线和体外预应力碳板基本上都是采用张拉的方式使这些加固材料形成预应力,最后使用特定的方式将遭受应力的端面固定在建筑结构基体上,利用材料的收缩应力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力。

预应力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其在加固建筑结构方面效果突出,并且不同于传统的型钢和拉杆,预应力纤维对建筑结构的美观性影响较小,与之类似的还有包括碳纤维布。在施工方法上,碳纤维材料的便捷性远高于传统的加固材料,以碳纤维布为例,只需使用专门的碳纤维浸渍胶将其粘在构筑物表面即可。

1.2 室内非承重结构改造

在建筑物室内二次装修和改造工程中经常要对其内部的空间布局重新进行分配,此时就涉及建筑室内隔墙的改造,建筑物内的墙体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两大类型。

现代建筑的承重墙大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建造而成,也有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法建造的承重墙,但其材质基本上都是钢筋混凝土。而室内的非承重墙大多采用砌体材料建造而成,成本降低,但承载能力、抗剪能力等相较于钢筋混凝土承重墙都有所下降。承重结构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室内改造的过程中,承重梁、承重柱以及承重墙等结构不得随意作出改动,除非经过专业的评估且获得相关方的认可,私自改动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建筑结构隐患。

对于室内的原有的非承重墙体,在获得相关方的同意之后方法拆除或者新建。二次装修的设计和施工单位需对改造和新建的部位出具设计图纸,向建筑物原设计单位、业主方、监理方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和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获得授权后方可动工。

目前室内隔墙施工主要使用轻质砌体材料或者预制隔墙板,以砌体材料施工为例,作业之前需设计出对应墙体的排砖图,墙体底部设置“三皮砖”,砌块错缝布置,顶部以倾斜的砖体密封。

建筑物内部隔墙改造采用砌体施工技术有利于提高施工的灵活性,并且砌体墙的隔音、隔热效果也非常优异,完全能够满足室内改造的需求。对于跨度较大的墙体,需在中间部位设置构造柱,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和抗震性。

1.3 室内外装饰装修材料改造

1.3.1 室外墙体处理方法

建筑物外墙材料同时兼具装饰、隔热、保温、防潮、防雨、防火等一系列功能,外墙材料本身自带一定的色彩,进而可通过各种色彩的搭配形成优美的图案,常用的外墙施工材料包括挤塑板、聚苯板、干挂石材、玻璃幕墙、保温一体板等,近年来还大量使用艺术漆来涂刷建筑物的外墙。

老旧建筑的外墙在工艺方法、材料类型等方面都难以满足城市建筑物的发展趋势,因而需重点改造。在外墙改造设计方案上需突出侧重点,例如,在突出装饰性的情况下可使用玻璃幕墙和干挂石材。

1.3.2 室内墙体、地面二次装修改造。

(1)墙面二次装修改造。在建筑二次改造中,室内装修装饰升级是最常见的目的之一。现阶段室内墙面装饰施工的主要材料为乳胶漆、艺术漆、墙布以及壁纸。但二次装修之前需将原有墙面上的装饰材料铲除,然后重新拉毛、刷墙固、刷腻子,并且腻子要涂刷2~3次,每一次涂抹腻子时都要确保其表面的平整性。然后在这一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室内装修。

墙布和壁纸使用特质胶粘材料粘贴到墙体上,乳胶漆可采用喷涂或者滚刷的方式来施工。从施工图设计的角度看,需对每一面墙的色彩、图案以及施工材料等作出明确的规划。

(2)地面二次装修设计与施工。室内地面装饰装修使用的材料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地砖,其二是木地板。无论地砖,还是底板,材料制造工艺都在不断进步。

施工前先将原有的地砖或者地板拆除,然后重新处理地面,铺筑混凝土,将其抹平,重点控制标高、水平度等参数。待地面彻底凝固之后,再铺设地砖或者地板。设计单位可利用CAD 绘制出具体的拼接图,如果使用地砖,要注意墙面和地面的对缝问题。

当前的工艺中采用环氧采砂之类的美缝剂填塞砖缝,地砖之间的缝隙要做到均匀一致,施工中采用标准形制的卡子来规范地砖缝隙。木地板的拼接方式更为便捷,地板中预留了卡槽,专门由于地板拼接。

1.4 水电改造

水电是建筑物中最基本的配置,在建筑二次装修和改造中经常对原有的功能实施升级,水电是其中的改造重点。老旧建筑的强弱电线路大多为明线,线路铺设在墙体表面,以线槽覆盖在表面,形成装饰效果。而现代化建筑的强弱电线路基本为暗线,在墙体中提前预埋了金属穿线管,对于存在利用价值的穿线管,可直接抽出老化的线路,将新的线路穿过。但原有的穿线管通常不能满足新的用电需求,暗线施工大多需在墙面上开槽,线路布设完成后将开槽部位重新封住。

水路的二次改造与电路非常相似,水管也是采用暗埋施工,可在墙面上开槽,但地面上是否能开槽主要取决于室内的采暖方式,如果室内地面预埋了地暖管,不应在地面开槽,否则有可能破坏地暖管。施工前将水电管线的路径绘制成图,作为改造的依据。

2 施工审查要点

2.1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相互关联,越是靠近地面的楼层,其承重结构的载荷越大,一旦破坏底层承重结构,上层构筑物的整体安全性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在建筑二次装修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结构改造的设计图纸严格审查其中的潜在影响。因结构改造而破坏建筑物整体安全性的情况不在少数,例如,住宅建筑二次装修中广泛使用中央空调的设计方案,但有些住户为了便于中央空调管路的通过,在承重梁上打孔,虽然这种施工方法提高了室内的美观性,却严重地破坏了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在二次装修改造施工中,原则上不可改动建筑物原有的承重结构,主要包括承重墙、承重梁、承重柱、剪力墙等,如确实因使用需求,必须改动时,应该向建筑原设计单位、建筑物管理单位等提交申请和相关的设计方案与施工图,由专业的建筑设计人员根据改造施工图评估新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凡是经过认可地方案才可实施改造工程,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得私自施工。结构改造牵涉到整栋建筑物的安全性,因而成为施工图审查的核心内容之一。

2.2 装修范围的合规性

建筑物的使用、改造以及装饰装修等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不可在违反政策法规的情况下随意改动。实际上在二次装修改造中会出现各种违反规定的操作,常见的包括破坏建筑物承重结构、违章搭建、私自占用公共空间等。因此,在施工图审查中首先要判断相关的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根据规定,凡具有以下情况的均不可实施二次装修改造。

(1)建筑物未通过竣工验收。城市中的建筑物都要经过严格的竣工验收流程,验收通过后才可视为合法合规的建筑物,然后才能在其基础上实施二次装修改造,未经过验收的一律不予授权改造。

(2)违章建筑。建筑物的使用和改造要具有合法性,违章建筑通常是占用了公共资源、破坏了建筑消防安全和结构安全,或者侵害了其他住户的权益,法律上不予支持。

(3)擅自改变建筑物用途。既有建筑的原有设计方案依照国家规范进行,每一个部分都具备特定的功能,如消防通道、防烟防火分区等,二次装修改造时不得私自改变某些重要的建筑功能。

2.3 消防设施的合规性

消防安全是建筑设计与改造的重点内容,消防对建筑二次装修改造施工图设计人员提出很高的专业要求,通常情况下装修设计单位在消防设计方面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因而其设计方案中有可能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漏洞。在施工图审查阶段需对消防设计开展严格的评估。审查原本的建筑消防设计是否受到干扰和削弱。

通常情况下建筑二次装修和改造不得干扰原有的消防设计,除非建筑结构要实施较大的调整,消防系统也一并重新设计。对于必须改造的原有消防设计的情况,需向原设计单位提出申请,经过论证授权之后方可实施。消防设计审查的重点内容包括室内消火栓、火灾报警、自动灭火设施、防火防烟分区、消防安全通道、消防电梯等设备设施,判断其是否受到干扰和改动。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二次装修改造设计内容众多,部分改造内容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消防设计的安全性,同时还可能引发违章建筑、私自改动公共部分设计功能等问题改造单位需提交专业的施工图,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交申请,待审查通过后方可动工,审查重点是建筑内外部结构改造、消防设施改造等。

猜你喜欢

施工图设计方案墙体
基于可持续理念旧建筑改造设计方案探讨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垃圾在节能复合墙体中的应用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数据中心ECC设计方案研究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