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课堂国画教学方法

2022-03-03山西省汾阳市第四高级中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花鸟画国画画作

山西省汾阳市第四高级中学 刘 江

高中美术是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高中生对美术的感知能力与领悟能力逐渐增强。在高中美术课堂上进行国画教学,需要学生深层次欣赏国画神形兼具的特点,深层次理解国画这一艺术形式。美术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着眼点,完善国画教学方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一、新课程标准对美术教学的要求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就是兴趣。《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习活动的设计,既要符合设定的教学目标,又要尽可能结合现实生活和学生生活经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美术教师要全方位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存在不同意见,根据学生特点选择评价标准,避免用“一刀切”的方式评价学生;其次,可以将美术课堂搬到室外,让学生到室外写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通过实地体验与观察获得更好的收获。例如,在进行“大自然色彩”知识点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在室外画一幅简单的风景写生画。学生会主动寻找素材,作画时高度集中注意力,学生上课的兴趣浓厚,作品质量也会高于在教室中创作的作品。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课程是一门视觉艺术课,直接用眼睛直观感受形象的东西。只有学会欣赏美才能提高自身绘画能力,这是因为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感受到作品的审美价值。

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使其注重关注生活细节,不断积累与丰富素材。例如,在人物写生学习时,选择情境融合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接触美的事物,借助自身体验丰富视听感受,在潜移默化间融入美的世界。教师按照观察人物特点与具体人物的流程教学,让学生观察同学们的脸型、发型等面貌特点,让学生掌握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再到整体观察的方法,在观察写生练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选择搭档,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观察练习。利用这种人物写生的方式,锻炼学生观察力与记忆力,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顺利实现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培养,不能用画家标准、能不能获奖的标准要求学生,而要鼓励他们创作一些富有创造力表现的画作,观察学生画作是不是有新的内容与特点。

培养学生创造力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身边的日常事物画出来,在画身边物体时进行观察、分析、理解、记忆,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实现学生创造力的锻炼。例如,课堂上提供暖水瓶,让学生依据暖水瓶的外部造型通过增添方式创作,或者通过抽象改造暖水瓶的原有造型,可以在上面画树、楼房等,将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出来。

二、高中美术课堂国画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花鸟画时,都是以临摹为主,所以教师在为学生选择范本时,一定要仔细、慎重,选取一些优秀作品,指导学生进行临摹,学习其中前人遗留下来的优秀技法和知识。通过基础临摹,学生可以学习画作中优秀的绘画技巧、笔墨用法和构图模式,同时加以渗透自己的一些想法,在临摹的过程中进行不断提升。长期的临摹练习,还可帮助学生对花鸟画相关的绘画技巧、画作类型、材质、笔墨选择等进行了解和掌握,懂得在不同环境和情况下,要达到不同表现效果时需要进行怎样的笔墨、技法选择,同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通过画作进行表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花鸟画的创作技巧、教学规律等的全面研究,从而为学生提供必要有效的指导,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花鸟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传统花鸟画通常以渲染、叠加等方式达到表现效果,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发展出很多方法对渲染、叠加的效果进行处理,如水渍法、拓印法等。学生在临摹时,不再只能使用传统绘画技巧,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花鸟画临摹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好及兴趣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学生普遍喜爱花鸟画临摹手工课,课堂上他们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经过努力制作出简单工艺品。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完成花鸟画临摹作品的制作。

(二)提高学生对国画的欣赏水平

想要激发学生对国画的学习热情,首先要让学生能够看懂国画、了解国画,提升其对国画的欣赏水平。国画和其他外国画作不同,它更加含蓄内敛,且它的美主要体现在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上。在高中美术国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国画的了解、欣赏和感悟,并在此基础上对国画精神进行继承和发扬。在国画教学讲解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引导,让其仔细欣赏和观察每幅画的内涵。例如,教师在向学生介绍隋代画家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该山水画的内容进行仔细观察,形成一个初步的感官体验,然后通过提问的形式和学生互动,加深学生对画作内容的了解。教师提问:“请问大家从画卷上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或内容,有谁主动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回答:“有飘荡于湖上的小船、隐藏在林间的小路、掩映在树木之后的大山以及山间各式各样的野花等。”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可以就此进行简单的总结:“好一幅春意盎然的山水图。”之后教师主导,为学生简单介绍一些我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画家平生经历、这幅作品所采用的技巧技法、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教师通过解说,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并感悟这幅画作的艺术特色,体验作者通过画作想要表达的生活情趣以及当时的生活状况。另外,教师通过讲解,会使学生对画家及其作品的了解更加立体、真实,拉近学生与国画之间的距离,增强代入感。如此,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对国画的学习、研究兴趣,增加对国画的热爱,从而逐步提升自身国画欣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三)开展国画绘画技巧练习

在高中国画教学中,若教师将教学停留在学生对国画作品的欣赏上,不仅影响学生对国画学习和研究的热情,还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而且现阶段,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班等形式,对西方美术教学以及相关绘画工具的使用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但是对中国国画创作所需的笔、墨、纸、砚了解非常有限,对水墨是如何在宣纸上产生神奇变化的也一概不知。这种奇妙的感觉,学生若不亲自体验,永远不会理解。所以,高中美术教师在为学生开展国画教学时,需要为其创造使用笔、墨、纸、砚的机会,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握笔手法和墨的浓淡控制及其在绘画不同物体和景色时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等,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掌握常用的握笔手法以及绘画技巧。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明国画的重点不在于形,而在于神。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并帮助其掌握一定绘画技巧之后,就不需要让其按照教师的讲解循规蹈矩地练习和创作,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尝试自己构图、自己表达,通过自己的实践和体验,感悟国画的神奇。在此过程中,教师只需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即可,切不可将自己当成画作的创作者而对学生颐指气使。如此,学生在绘制完一幅作品后,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这对激发其国画学习热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国画的色彩语言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意义,因此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色彩语言对作品内容进行调整,对主要内容可以利用明快的色彩进行突出,对次要的元素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删减,从而保持作品的主基调。但对观众而言,由于其理解能力和层次存在差异,因此对不同作品的理解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需要采用一种相对稳定的色彩运用技巧对作品进行修饰,保证作品的整体效果。

三、结语

总之,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是一门相对轻松、氛围愉悦的教育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与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高中美术国画教学时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国画课堂的趣味性,侧重培养学生国画技巧,提高学生国画绘画能力。

猜你喜欢

花鸟画国画画作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学生画作欣赏
国画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