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实践及其经验启示
——以河南省L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例
2022-03-03钟谟智
刘 畅,钟谟智
(四川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31)
一、引言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转型过程,以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这五个领域的全面振兴为主要目标。其中,乡村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带有地域性乡土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1],有着浓郁的人文和乡土气息。因此,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彰显新时代农民的文化自信和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相得益彰,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将对乡村振兴的形态塑造与灵魂铸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必要性
1.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现实之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创造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人间奇迹。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开启乡村振兴“全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文化源于农民的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了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精神面貌,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乡村文化可以助益文化产业、生态文明、乡村治理的发展,拓展乡村振兴的广度;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可以促进乡村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的深度。因此,振兴乡村文化,不仅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需要,而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为全面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2.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旨在为广大农民建设物质与精神的幸福家园,自然包括对传统优秀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源与深植于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种类繁多且形态多样,不仅扎根于现实,凝聚着每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体现着自己独有的文化禀赋,而且其蕴含丰富的文化哲理对解决当代现实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因此,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走向,将推动溯源寻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特质性,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发展至关重要。
3.助力乡风文明发展的精神之擎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3]605文化振兴不仅要落实到乡村文明实践当中,而且要守“根”铸“魂”,厚植文明乡风,培育文明新风尚。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前提条件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增强农民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其道德滋养。值此发挥移风易俗的重要推手作用,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以形成孝亲敬老的良好家风、遏制农村的陈规陋习以传承淳朴民风,从而真正实现乡风文明,筑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引擎,守住中华民族的“根”、铸牢广大人民的“魂”。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
1.空间困境:城乡发展空间各异
社会主义视域下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问题,要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城乡关系的科学预设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4]185并要“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4]308因此,促进城乡协调、融合发展乃国之大计、党之大业。就文化建设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城市地区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财富,为文化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营造了广阔的文化空间。城市居民可以充分利用公共文化馆、大型图书馆、文化广场等开展文化活动,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从中汲取文化滋养。然而相较于城市地区,乡村地区在文化建设力度、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需要加强,公共文化空间明显不足,农民可利用的场所捉襟见肘,与城市居民所享受的文化空间的差距较大。
2.生存困境:基础保障不全面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与之相关的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配置等严重滞后”[5],乡村文化所面临的局面亦是如此。现阶段,在乡村振兴的总体建设中,文化振兴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乡村文化振兴面临专项资金不充足、专业人才数量少、制度支撑不完备、组织保障不完善,以及缺少社会力量的支持并参与共同建设等诸多困境。同时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还存在静态考核与动态评析不够严密、监督力度不强、领导干部职责不明晰等问题,甚至在一些干部眼中,文化建设只是一项“软指标”,思想意识上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相应的实践落实也并未跟上。
3.发展困境:创新的缺失
马克思认为:“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669因此,乡村文化则应在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条件下继承优良传统、推陈出新,让创新成为乡村文化发展的源泉动力,以满足时代和人民所需。但乡村地区长久以来文化活动的形式单一、种类稀少,乡村文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乡村本土文化资源富有当地特色,是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但现实情况却是对本土文化资源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未能做到在立足乡村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结合时代主题进行发展创新,丰富其文化内蕴,将其科学价值加以弘扬,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4.主体困境:主体意识淡化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矛盾、农业主要矛盾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农民群众有更高的期待,需要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更高要求。”[6]振兴乡村文化应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乡村文化来自农民、依靠农民、为了农民、服务农民,乡村地区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应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但由于农村人口结构向老龄化的转变,导致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高,难以焕发农民投身文化活动的热情,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的发挥受到影响,文化建设的延展性受到制约。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如果不能坚持农民的主体性,真正做到惠民,文化建设则不能做到深入民心,为农民服务,更无法繁荣乡村文化、实现文化振兴。
二、河南省L市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实践
在我国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我国共创建4批、共计53个公共文化示范区,河南省L市为其中之一。L市地处河南省中部腹地,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文化底蕴雄厚,于2018年4月被列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近年来L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教育为主线,不仅扛稳意识形态工作“主责”,而且强化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魂”,服务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群众“主体”。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宣传创建示范区知识,弘扬爱党爱国主旋律,为实现文化繁荣、乡风文明提供有力保障,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性实践、创造性发展。
(一)以保障体系的“多方位”为发展的架构
“公共文化示范区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承担着建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持久机制”[7],以此为依托,L市以“多方位”的发展架构为示范区的创建保驾护航。第一,L市有效发挥党政机关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做到上下同心、扎实推进。L市将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对承担的任务实施跟踪考核。不仅如此,L市还实行了工作定期通报、专家咨询等举措,充分发挥了组织考核的效能。第二,制度建设是确保各项事业的发展能够厘清方向、有所遵循的重要保障。L市先后制订出台了《L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等相关文件,与各镇(办)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层层细化工作任务,为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架好了制度框架,推动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第三,L市成立了由科级干部带队的督导组,坚决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对文化创建工作不重视的懒政行为,定期开展督查,督促问题整改,并定期对各责任单位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充分发挥监督在保障落实、敦促发展不断完善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L市还对创建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评和群众满意度测评,重视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营造示范区创建的良好氛围。第四,L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美篇、墙体标语、喷绘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并利用“送戏下乡”“文艺轻骑兵”“相约周六”文艺演出、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广泛宣传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创建工作的认知度,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
(二)以“均等化”为发展的标准
“均等化”发展是弥补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重要手段,但“均等化”并非平均主义,而是要以公平正义为价值目标,以确保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的人群获得均衡文化服务的权利和机会。因此,L市以“均等化”为发展的标准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实践探索。第一,L市的市镇两级财政投资主体多元化,筹资用于提升镇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推动全市16个镇级文化站建设全部达标,363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超过85%;并扩建出20多个城乡中心文化广场、街头游园、文化长廊等。以此打造的乡村文化阵地,成为农民利用文化空间、开展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服务的重要保障。第二,为了解决镇村文化阵地缺器材少设备的问题,L市投资统一购买了200套文化器材,分别发放到村文化中心;同时购买了240台电脑,按1∶ 1配比,配送到镇文化站和村文化中心;还购买了2万多册图书,对村级阅览室进行补充。L市财政为120个村新建的舞台进行补贴,截至2021年8月,L市村级文化中心活动器材日趋完备,基本满足农民文化生活的需求。第三,L市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公共文化建设的拔尖人才,重视发掘民间文化传承人,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在原有工作人员的基础上,结合事业单位干部下沉的契机,把一部分有文化特长的人员充实到文化队伍中,保证每个文化站工作人员不低于3人,切实做到有人员人才保障。第四,L市科学安排经费预算,统筹安排资金的拨付:一是根据创建工作的需要,足额保障创建工作的经费;二是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将示范区建设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三是重视多元化投入,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了文化建设经费的落实到位。
(三)以“特色化”为发展的目标
在面临各式各样文化的交汇融合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问题上,L市立足实际,挖掘整理本地资源进行创新,打造本地独有的特色文化并加以传承和弘扬,将“特色化”作为文化发展进步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第一,“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培育群众文化品牌。近几年,L市各镇以文化中心村为重点,依托节假日、古庙会举办了农民春晚、文化大集、快乐星期天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时对各镇的文化活动注重引导,加强培育,注重形成多样化的群众文化品牌。例如,D镇开展的“文艺走亲”活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这也引导他们以此为依托成立文化联盟;J镇开展的“孝道文化大餐”活动;M镇开展的“金杏节”文艺活动;C镇依托国家湿地公园,挖掘、整理湿地文化,在适宜区域规划设置湿地文化设施与景点开发出相应的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了颇具名气的生态文化活动中心。第二,充分发挥主动性,用心搞好文化创作。L市通过举办创作交流等活动,提升乡土创作人才的成长。创作者扎根于本土,根据L市的扶贫故事创作了《还账》《乡村轶事》《身边有我》等扶贫题材小品。其中,小品《身边有我》获得了河南省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这些文化创作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分挖掘了人文精神、契合了道德规范,文化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充分彰显了文化的魅力和功能。第三,L市将文化建设与本地文化资源相结合,要求各镇结合自身特点,打造特色文化馆。各镇坚持创新与特色相融贯,引领文化发展新潮流,凸显文化的地方特色。例如,D镇建立了老虎舞文化馆、C镇建立了蜂业文化馆、F村建立了乡愁文化馆等。
(四)以人民的“主体性”为发展的原则
《世界人权宣言》明确指出“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文化活动,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在我国,在以人民当家做主、全过程民主所体现的民主本质和核心的前提下,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创造,人民享有充分的文化权利、积极开展文化传播。L市以人民为主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着力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第一,L市深入贯彻落实文化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L市严格按照上级政策,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完成了“文艺轻骑兵”“相约周六”等群众性演出300多场。同时支持有条件的村由村民自编自导乡村春晚,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践行了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不断消除文化覆盖盲区,持续扩大文化的受众范围,提升文化的受益程度。第二,L市每年举办两次大规模的广场舞大赛和一次民间艺术展演,由各镇办层层选拔推荐,对获奖者给予奖励。并且各镇办连续举办“好媳妇”“好公婆”“好邻里”“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五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这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以及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第三,L市通过举办三期寻找“村宝”活动,发现了一批文化“村宝”,这些“村宝”都有着热爱农村、有自身特长、善于组织群众、道德品质良好等特质,因此得以充分发挥文化带头人对于激励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和文明实践的模范带头作用。疫情期间广大“村宝”还利用自身优势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产生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效应。
三、乡村文化振兴的经验启示
如何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持续有效的乡村文化振兴道路,河南省L市为世人给出了重要参考。首先,作为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市之一,L市主动先行先试,建成了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16个镇级实践所、367个村(社区)实践站。其次,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线上实名注册志愿者达到9.87万人。最后,为了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L市500多支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文明L·欢乐中原”“舞台艺术送农民”“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现已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600余场次,并成功创建出国家级、省级、市级文明村镇,实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河南省L市利用政策的支持和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克服了众多现实困境,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其他省市不断提高乡村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焕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新气象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一是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组织、制度、监督、宣传层面给予强有力地支撑。二是着力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扩大镇村一级的公共文化空间,确保有充足的硬件设施、足量的资金支撑、扎实的人才保障。三是在立足当地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加大文化创新,提升文化吸引力,扩大文化覆盖面。四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让文化活动真正落实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重振乡村文化雄风。
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对策
诚然河南省L市现阶段的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L市的案例具有特殊性,并不能照搬照抄,其他省市仍需要结合所在地区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一方面,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与问题意识,不断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出矛盾;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的速度,以让乡村文化随着经济的稳步推进、政治的不断进步等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在政治保障层面,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改革开放以来,从1982年到2022年,党中央相继颁布了24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也陆续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若干文件,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提出的‘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等重要论述”[8]。这些都充分印证了党对乡村的重视、对乡村振兴的厚望。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牵扯乡村振兴全局、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重要工程。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领导是核心要义。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给予乡村文化建设以强大的政治保障;才能把握乡村文化的发展方向,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保护与开放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将乡村文化的凝聚农民人心、教化广大群众、建设淳朴文明乡风的效应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新时代农民的文化需求。
(二)在价值指向层面,以人民为中心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内生动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养成,以乡风文明建设为重要推手,促进乡村地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坚持以文化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不断深入推进”[9],将其入脑、入心、入魂,成为农民的行为自觉,培育新农民;引导农民摒弃落后的风俗习惯,移风易俗,引领新风尚;着手强化文明村镇的创建工作,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整治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营造新环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的同时,结合以党政机关的指引和政策的支撑,探索新机制。
(三)在发展质量层面,推动乡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虽然在性质、职能、运行机制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隔,但同属于精神产品生产供给部门的二者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10]乡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乡村文化振兴的载体和引擎,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党政机关的带领下聚焦短板、精准施策,扩大社会参与面,将重心落到基层,实现乡村文化的共建共享。坚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标准化、时代化、均等化、特色化;坚持将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此进一步健全产业体系和市场准入规则,改变传统的文化消费模式,助力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涌现,催生健康的文化业态。同时,省、市、县、乡四级党政组织应发挥联动机制的效应,用文化事业的发展活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文化建设,将乡村文化的文章做足做好,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
(四)在文化传播层面,积极推进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通过充分利用乡村文化工作者的创造力与带动作用,让蕴藏在群众中的文化创造力充分释放”[11],打造一支真正懂文艺、扎根农村、敬爱农民的乡村文化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文化工作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凝聚乡村文化内核进行发展创新,这个创新不仅指的是内容的创新,还有传播方式的创新,从而更好地迎合新时代农民的文化需求。在文化工作者的发掘和培养上,不仅要坚持自主培育,而且要结合人才引进的工作机制,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在文化工作者队伍的管理上,要端正用人导向,注重基本素质和文化素养,搭建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体系,推广经验丰富的“老人”与创意十足的“新人”相互结合等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造就出贴近生活、心系百姓、热心文化的文化工作者队伍。
乡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遭受各种困难与挑战,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迎难而上。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人民的支持。要始终坚持党政发挥引领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载体维度下,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激发乡村文化发展进步的内生动力;要使当代乡村文化的发展焕发生机与活力,最终实现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