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昌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研究

2022-07-19

许昌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钧瓷许昌特色

刘 霞

(许昌学院 商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对优秀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性创新性转化,是新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均在不断实践探索。《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的发展路线,明确了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的发展目标,把特色历史文化传承利用放到了战略发展高度。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更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关键和竞争优势所在。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不仅可以促进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而且能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促进经济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一、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及旅游转化的内涵理解

特色历史文化是两个或多个区域在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当中能够不被其他文化侵蚀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富有特性的文化内核。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指历史上遗留下来可以用于开发或者利用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源,例如,史迹、古代建筑、历史性、传统村庄、文化性城镇、宗教性文化资源、民间工艺品、历史性文化名人、民间工艺品等[1]。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是指具有历史性、人文性、独特性、地域性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可以转化为旅游产品,但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不等于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旅游转化一般指在旅游发展中通过有意或无意地对现有资源的旅游化利用或改造,促进其转化成相应旅游吸引物的活动过程。而旅游开发是一种有意识的旅游发展行为,一般指针对一定的地域空间,在资源调查评价、市场分析等基础上对该地域旅游发展进行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活动。在实际旅游发展中,旅游开发是旅游转化的一种主要形式。

二、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原则分析

(一)保留历史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原则

原真性原则是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评判和利用的基本原则。在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转化过程中保留其原真性是该类资源旅游转化的必然要求。原真性一定程度上代表原物,意指未曾修理、特别是未曾有意或无意改动过的事物的原本形态。原真性是历史文化资源的魂,是其文化内涵所在,是形成核心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因而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中必须坚持原真性,基于其文化内涵进行旅游化利用。

(二)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的原则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化传承、文明发展永恒的精神气质。转化和传承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目的在于为时代发展所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品味各不相同。一定时期的文化资源既来自于对先前文化的传承,又来自于持续不断的创新[2]。只有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对现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创新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或表现形态,才可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旅游转化可通过物质载体或者文化符号的呈现,使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意义进一步扩充,延长历史文化资源的生命周期,使其活态传承和发展下去。

(三)文化生态及深度体验性原则

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的特点。对其进行旅游转化,要始终坚持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文化生态原则,以促进实现地区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从旅游活动的实现过程看,旅游者的参与性、体验性是旅游实现的必需环节,而深度参与和体验是当前旅游的趋势和时尚追求。这决定了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必须强化旅游体验感,坚持深度体验原则。

三、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条件分析

(一)历史文化资源条件

许昌位于中原之中,区位优越、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具备特色历史文化旅游转化的资源条件。“许”源于尧舜时期,东汉建安元年,曹操迁都许都后,魏文帝曹丕以魏基昌于许,改名“许昌”。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中,颍川文化、三国曹魏文化、钧瓷文化都是中原地区重要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更是许昌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颍川是古代名郡,是法家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都城所在地。颍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是兼具法家和儒家思想的特色区域历史文化。许昌作为三国曹魏故都,拥有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三国文化资源。《三国演义》120回中有52回与许昌有关。目前许昌拥有以灞陵桥、春秋楼、曹丞相府等为代表的三国文化遗址遗迹共80多处。钧瓷文化作为许昌的特色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许昌禹州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因被称为禹州钧瓷前身的“花瓷”最早在夏钧台烧制,得名钧瓷。作为钧瓷产地,许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钧瓷文化。许昌神垕古镇被誉为“中国钧瓷文化之乡”。这些丰富而富有特色历史文化为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基础。许昌市主要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见表1。

表1 许昌市主要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一览表

(二)旅游市场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经济收入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尤其是对具有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需求旺盛。根据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文化旅游统计相关数据,无论是国内旅游市场还是入境旅游市场,旅游者对历史文化消费需求均呈现增长趋势。此外,河南省人口众多,河南人口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5个位于许昌市周边,这为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消费人群条件。再者,许昌处于省会郑州一小时交通圈内,且随着近年来许昌文旅融合的发展,许昌三国曹魏文化和钧瓷文化品牌在省内已颇具规模和效应,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这为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创造了重要的前期市场条件。

(三)社会经济条件

许昌具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社会经济基础条件。许昌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生产总值在整个河南省位居前列。2021年许昌全市GDP3655.4亿元,总量位居河南省第四。除此之外,许昌生态环境良好,曾荣获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卫生城和全国宜居城市等称号,是河南省最佳宜居城市之一。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和良好社会生态环境为许昌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经济条件。

(四)政策支持条件

许昌历来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三国文化、钧瓷文化等特色地域历史文化的旅游转化发展一直是许昌文旅产业发展的重点。在重要规划文件中均指出要把旅游业的发展当作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制订出台了相关文旅产业发展的支撑政策,采取了多项措鼓励支持旅游业的发展。许昌市“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把曹魏文化和钧瓷文化等特色文化的创新创意旅游转化发展作为重点任务列入其中,并规划相关重点工程项目,明确项目建设周期、责任单位和投入资金等,这为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深度转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四、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现状调查分析

根据调查,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内容及游客偏好分析

调查发现,在中尺度旅游市场范围内,三国曹魏文化、钧瓷文化的市场知名度远高于颍川文化,颍川文化的知晓度在相关研究者和文旅工作者中有一定的知晓度,整体市场认知较低,其旅游转化的内容急需补充完善。目前许昌三国文化资源、钧瓷文化资源转化的旅游产品主要有春秋楼、曹丞相府、灞凌桥、曹魏古城、神垕古镇、钧瓷文化博物馆、钧官窑遗址博物馆等。调查结果显示,在现有旅游转化的产品中,春秋楼、神垕古镇、曹魏古城位居市场游客偏好前三。

图1 许昌特色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游客偏好比例图

(二)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整体满意度分析

调查中,46.7%的被调查者认为许昌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情况一般。22.3%的被调查者认为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情况评价不好和糟糕。约34%的被调查者认为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情况非常好。从调查结果看,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整体满意度有待提高。

图2 旅游转化整体满意度比例图

(三)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途径调查分析

目前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途径主要有创意主题酒店、休闲体验街区、历史文化展馆(博物馆)、特色文化纪念品以及文化旅游景区等。在对不同转化途径进行游客意见征询调查中发现,超过60.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资源旅游转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注重文化景区的利用,在景区基础设施中注重融入特色历史文化的元素。50%的调查者希望加强文化创意休闲体验街区建设。

图3 旅游转化途径类型比例图

(四)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如图4所示,影响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有效旅游转化的因素主要有文化内涵传承、产品特色体现、宣传手段及力度、基础设施情况及其他外围因素等五个方面。其中,约39%的被调查者认为影响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主要因素为文化内涵挖掘表意不够。与习惯性认知不一样的是产品特色表现不明显只占了19%,略低于市场宣传力度的影响程度。可以看出目前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最大影响因素为文化内涵问题,其次为基础设施、宣传力度和产品特色问题。

图4 旅游转化影响因素比例图

根据上述相关调查分析,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为: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挖掘不足,缺少文旅融合发展的精神内核;旅游转化后的产品特色缺乏,不能形成有效的产品市场影响力;特色历史文化旅游转化的宣传推广有待加强,市场效应没有形成;对于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颍川文化、具有极大文化旅游价值的曹魏文化、钧瓷文化均需进一步扩大市场知名度,以提高中大尺度的市场知晓度和认可度。

五、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再思考

(一)合理选择转化路径,丰富游客偏好的选择

逐步利用线上平台,打造AIVI虚拟体验馆;谋划一场舞台剧,建设相关代表性文化公园或场馆,推出多样化文旅产品,营造旅游文化休闲体验空间,丰富市场选择,提高转化途径满意度。

1.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云展馆等转化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发展智慧文旅。引入智慧技术,推动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向智慧旅游方向转化。首先,利用互联网+理念,及时引导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化。把智慧+、旅游+、E概念等融入到特色历史文化旅游转化的过程。逐步推出智慧文旅小程序或平台,实施特色历史文化旅游的智能推广和实时动态管理。如制作许昌市旅游景点信息集合小程序,以实时看到各景区的排队人数、促销活动,最大限度避免因个别景区拥堵给游客留下不好的体验和印象。利用AR技术再现著名历史典故,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文化故事立体化地展示给游客,以加强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转化效果。

促进博物馆等传统转化途径的智慧化、信息化发展。博物馆展示是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一种重要模式[3]。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的发展,在博物馆展示中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多样化呈现转化内容。线上云展示是互联网+背景下的重要展示平台,可依托许昌三国文化、钧瓷文化,将带有这些特色文化符号且历史底蕴丰厚的老物件进行收集陈列,综合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结合云旅游,建立以三国文化、钧瓷文化为主题的线上专门博物馆。

2.利用文化公园主题建设转化

国家和河南省“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都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放到发展的战略高度。可借助“十四五”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建立许昌特色历史文化公园,充分利用文旅融合的方式方法,促进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化。尝试建设打造中国三国文化集中体验地;打造颍川文化、钧瓷文化集中展示地;打造融合历史底蕴和现代文化特点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打造集特色历史文化研学教育、交流研究、休闲体验等于一体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利用空间,逐步营造富有许昌特色历史文化符号的综合文化休闲体验空间。

3.利用文化创意节庆活动转化

文化创意节庆活动是短期内有效宣传特色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方式。以三国文化旅游周为例,许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可从三国民俗,文学、绘画、书画艺术等方面为切入点,举办各类能够让游客有较强文化体验性的旅游节庆活动。此外,还可以三国文化为中心,开展各类诸如COSPLAY、情景剧等创意体验性强的比赛活动。

4.利用文化创意产品IP打造转化

打造许昌特色历史文化产品IP。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等进行文化创意和文旅产品创意。立足许昌颍川姓氏文化、名人文化以及三国曹魏特色文化、钧瓷文化,打造系列文创产品IP。如以三国曹魏特色文化为内核,加入创意理念排演大型情景演艺剧,力争带给游客震撼深刻的演出效果和终生难忘的旅游体验。此外,加强旅游特色纪念品的文创开发,深度融入文化特色与内涵,加入相关文化符号,让游客看到旅游纪念品便会联想到旅游地文化特色,从而带来二次旅游体验。

(二)深挖文化内涵,提高转化内容满意度

1.加强转化产品的文化符号表达,强化转化的游客具身体验

首先,以历史发展的眼光,不断挖掘和正确解读特色历史文化的内涵和时代意义。读懂弄通特色历史文化的历史和现代内核,坚持能转则转。在现实转化中,赋予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于活动功能,让历史文化资源活态化、动态化转化。注重通过人的五官联觉功能的运用,使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形、声、色、味等联觉特征,如在曹丞相府迎贤楼、赋诗楼、脸谱广场等高曝光度旅游景点,分别打造吸引游客和居民关注的文化吸引物。组织排练、定时表演《身在曹营心在汉》《曹丞相招贤纳士》等情景剧,如“夜读春秋”“汉关帝挑袍”的典故,可以模拟典故的场景进行情景再现表演。同时可举办系列相关活动,丰富特色历史文化展现形式;并强化文化内涵融入,在寓教于乐中传递典故背后的价值,带动游客参与其中,加强游客体验印象。

其次,充分利用具有许昌特色历史文化符号的元素,丰富转化产品体系,增加游客具身体验。如围绕曹魏服饰、三国美食、钧瓷工艺、三国建筑、书画作品、遗址遗迹及文物等创作系列具有许昌特色历史文化印记、体现现代审美、可用可观的生活生产器物以及文旅创意产品,让颍川文化、三国文化和钧瓷文化的审美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参与体验感和实际应用价值。

此外,策划举办参与体验性专题活动。依托建安文学,如曹操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开展诗词品鉴交流大会,增加文化内涵的带动感染力。在脸谱广场开展脸谱设计大赛,让游客之间互为模特,为对方设计特色脸谱。利用曹魏古城夜间游开展相关体验性历史文化活动。也可开发“魏基昌于许”的系列讲座和鉴宝活动,多措并举加深旅游的体验感和乐趣感。

2.加强转化途径的文化内涵建设,提升旅游转化的服务能力

在不断探索历史文化资源利用转化的途径方式的同时,注重各类转化途径的文化内涵提升。如加强作为旅游主要容纳和服务实现载体的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建设。景区景点作为资源转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若缺少文化内涵不仅影响资源转化效果,也影响后续的市场认可。因而,需强化景区景点文化内涵建设。此外,还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文化元素融入,如增加园区垃圾桶、公厕、景区标识等旅游设施建设中的文化符号展现;注重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突出转化产品的文化特色和品牌打造,提升转化的整体满意度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富有文化内涵的优质旅游品牌,不仅可满足旅游者的精神审美需求,也可避免旅游同质化现象,促进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高质量发展。

1.找准文化元素与产品功能的融合点

地域特色文化元素与转化产品功能的有效结合是衡量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成功的重要标之一。要把历史文化元素的色、形、意等都转化到旅游产品中去,这即可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表达、文化传承,也可实现满足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的功能。特色历史文化是一种体现特定地域广大人民生活习俗、理念思想的民众文化。在进行旅游转化时,需紧紧立足地域文化的特色优势、优秀思想等来提炼文化品牌符号[4],建设有内涵、高质量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项目,如关羽的忠义文化、曹操的用人哲学等等。

2.进一步强化旅游转化的品牌意识

通过挖掘许昌地域内特色文化生态、文化习俗和文化遗存等资源,突出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特色,打造许昌区域内有文化内涵的文旅游品牌。如禹州钧瓷文化,需进一步加强品牌打造,培育市场的品牌认知和忠诚。

(四)加大旅游转化宣传力度,提高市场认知认可度

1.善用网络融媒体、自媒体等新营销宣传方式

随着大数据、信息化、互联网+、平台经济等逐步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常态应用,流量经济,网红经济应运而生。微信、抖音、公众号等多种形式的自媒体,成为人民获取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化,不仅要在内涵上下功夫,也要关注市场宣传推广,提高市场的知晓度和认可度,这是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产品走向大众生活视野的重要途径。如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发布原创基于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宣传短片、软文等,提升网络点击量,提高线上影响力;利用种草营销,形成口碑效应。

2.探索线下市场宣传新手段

借助传统营销方式媒介,融入新的宣传思想,综合利用视频营销、移动营销、故事营销等进行推广。在人口集聚且流动较大的区域如高铁站、火车站、公园、高校等播放基于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宣传短视频;在公共交通如公交车、机场大巴车以及交通广播频道等投放关于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公益片、故事片,切实让转化成果走向大众,提升线下影响力。

此外,针对性地实施精准营销。进一步整合宣传媒介,开展市场细分并针对性营销。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符合其年龄层的产品,比如:与旅行社合作为中小学生提供研学产品,为中青年提供三国文化实景还原体验等。

(五)强化文化自信和文化主线,坚持旅游转化与合理保护双重理念

历史文化自信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是推动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核心灵魂。一要坚持从文化自信、文化传承的视角深挖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提炼文化元素,设计文化符号,丰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基础及故事题材。二要考量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生态环境依存,强化文化主线。以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物质景观、物质遗存、地域环境等为载体,利用适当的转化途径手段或传播传承方式,将特色历史文化内涵融入到旅游活动中,赋予旅游活动特有的文化寓意或文化传播功能。三要回归特色历史文化的原生形态,建设好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的载体。在推动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时,注意营造良好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传承空间,杜绝过渡转化。四要坚持人民主体导向。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转化要为民所有,以转化促历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创新。

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文化、民俗、自然等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见证及人类智慧和创造的结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文旅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是文旅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所在。但历史文化资源是静态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只有通过整合和优化,进行合理的产业化开发转化,才能助推经济社会发展[5]。但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化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大命题。如何合理转化利用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历史文化优势,最大化地推动历史文化传承创新,还是一个未尽如人意的工程,仍需业界、学界及政界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钧瓷许昌特色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初到许昌
许昌诗群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许昌青春诗会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