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视域下音乐鉴赏实践教学的策略
2022-03-03江苏省邗江中学
□ 江苏省邗江中学 沈 娅
文化意识包括掌握文化知识,展开文化理解,进行跨文化交际等。在高中音乐赏析活动中,很多学生只是围绕音乐知识展开赏析活动,但是却很少将自己对文化的感悟融入其中,所以他们的赏析并不深入。教师要针对这一点,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并将自己对文化的感悟也渗透进去,这样他们的音乐赏析才更加深入。
一、动态情境法,体验风格特点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利用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尝试还原音乐作品所展现的独有场景,促使学生进入到情境中,进行情景交融的学习。教师要尝试创设动态情境,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些和作品文化背景有关的信息,另一方面组织他们自主收集信息,并展开角色扮演的活动。这样就能创设动态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从而获得体验式感悟。
《牧歌》是一首具有蒙古族长调特点的作品,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这首作品时就要运用动态情境法,给他们创设相关的情境。教师首先可以在课件中展现草原的美景,其次还可以展现骑马、狩猎的场景,此时配上《牧歌》就能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感受长调的特点,体会其中的魅力。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说说长调的特点是什么,并分析一下蒙古族为何会形成长调这种独特风格的作品。学生尝试进行角色扮演,感受牧民的生活,并抒发自己的感慨:“蒙古族的牧民常年奔跑在草原上,由于天地太过于辽阔,如果说话细声细语,很难听清,所以他们就需要用那种嘹亮而悠长的歌声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传出很远,让所有的牧民都听到。”学生还总结了自己对长调的认识,认为:“长调的特点就是声音十分高亢、悠扬,但是没有固定的节奏,常常伴随有颤音,还有一些装饰音。”此时教师又给学生播放了几首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大家结合自己总结的知识点进行鉴别,找出其中长调风格的作品。
在创设动态情境的过程中,学生摆脱了枯燥乏味的倾听,而是主动投入到作品中,加深对各种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对作品中蕴藏的文化特点也有深入理解。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特定地区或者民族的音乐作品常常展现了特有的民族文化,他们在赏析其他作品的时候也会基于文化意识展开赏析,进一步挖掘作品的风格特点。
二、律动模仿法,感受乐曲内涵
学者奥尔夫提出了律动教学,认为学生可以伴随音乐做出各种肢体反应,从而刺激听觉、运动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有助于进一步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促使他们展开律动,尝试用动作诠释乐曲的风格和特色,并试着挖掘蕴藏在其中的多元文化。尤其是在欣赏国外的音乐作品时,律动模仿能让学生更好地展开跨文化交流,挖掘作品内涵。
在欣赏《过滩号子》这首作品的时候,教师首先给大家播放了视频,让学生看到船工的衣着打扮、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并让他们赏析具有当地特色的歌舞。此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模仿律动的活动,尝试结合视频内容总结一下当地歌舞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尝试做出相应的动作,并伴随《过滩号子》的音乐声律动起来。在学生充分律动后,教师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船工号子的特点:“其实船工号子传递了一定的信息,你知道不同节奏的号子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吗?”学生了解到船工用劳动号子来统一大家的行动,提升劳动质量。此时教师再引导大家思考:“船工的生活是辛苦的,也是充满热情的,你能从《过滩号子》中感受到这种情感吗?”如有学生提出:“我一开始只是感觉这是一首有节奏感的作品,但是随着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我发现这首作品中还包含着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人们用号子展现了自己和天地斗力的勇气和魄力。”在模仿律动中,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并体会了其中的文化特点。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特定地区的音乐文化,教师可以给他们播放一些歌舞视频,展示特定文化的音乐特点,然后让他们模仿其中的舞蹈动作,感受当地舞蹈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学生能透过舞蹈了解音乐中蕴藏的文化内涵。
三、创编互评法,引导科学审美
高中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已经得到了提升和发展,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给他们创造机会,让大家展开自主创编活动。通过歌词、旋律、节奏、舞蹈等多种创编活动,学生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个性才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展开互动交流,相互评价对方作品的特点,这样能让他们科学理性地分析彼此的作品,从而促使他们提升对音乐的理解。
在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跨文化赏析的活动,尝试将京剧和西方的歌剧放在一起进行分析,说说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此后教师还组织大家展开创编活动,尝试将京剧和歌曲结合在一起,改写戏歌,并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看看谁的作品最优秀,最能吸引同学的注意。如有学生将《甘洒热血写春秋》和说唱结合在了一起,填写了一段歌词,展现出了英雄豪杰的气概。其他同学则点评该作品,尝试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有学生认为:“将京剧和快节奏的说唱结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很有力量感,而且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体现了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交融。从文化融合的角度看,我认为这首作品是成功的。但是整首作品都是快节奏的,让听者觉得一直都很紧张,我认为缺少层层递进的节奏感。”在倾听了同学的评价意见后,大家都得到了感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后续的创作中,他们也会积极接纳他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审美创作。
在创编过后,如果学生能进行互动讨论,那么他们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能看到他人的优点是什么。如有学生便发现同伴的作品中蕴藏着一定的文化寓意,这是自己忽略的地方,这样他就能在下次自主创作的时候加以借鉴利用,从而升华自己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四、情感再现法,培养家国情怀
在不少作品中都蕴藏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促使学生感受这种情感,这也是基于文化意识视域的教学策略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到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直观再现音乐作品中隐藏的情感,并鼓励他们说说自己在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后激发了哪些情感。
《祖国颂》是一首能体现“崇高美”的作品,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其中蕴藏的美,教师组织大家展开交流讨论,尝试深入了解这首作品。教师给学生推荐该作品的背景信息,让大家了解这是大型纪录片《祖国颂》的主题曲,学生有选择地观看了该纪录片中的一些内容,体会到了作品中蕴藏着对祖国的深深爱恋,展现出了中国欣欣向荣的场景。在欣赏纪录片的过程中,学生的家国情怀得以提升。此时教师鼓励大家展开思考,尝试说说音乐作品如何展现家国情怀。如有学生提出:“我认为这首作品的歌词很有特点。展现了中国富饶的土地,呈现出唯美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展现出了中国儿女的豪迈之情。”教师还组织学生说说自己的心中是否也有对祖国的爱。如有学生提出:“我长大了之后也要用自己的力量建设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加富强。”通过这样的赏析活动,学生不仅感受到了作品中包含的崇高美,更激发了个人情感,促使他们大胆地抒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若学生能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感受作品中蕴藏的爱国情怀,他们不仅能更好地解读音乐作品,对创作者的感受也能更为深刻。同时,学生也能将这种情感转化为自己对祖国的爱,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五、实践体验法,建立积极态度
艺术来源于实践,因此实践体验也有利于学生切身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集体展示、竞赛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中,让他们充分感受音乐的美,理解作品的意义,同时也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建立起对家庭、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而促使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向往并追求美好的未来。
在“中国通俗音乐”主题中,学生欣赏了《春天里》《黄土高坡》《常回家看看》《天堂》等作品,教师组织大家展开实践体验活动:“通俗歌曲其实展现的都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憧憬。大家可以展开自主赏析和节目编演的活动,先思考一下该音乐作品给自己怎样的启迪,然后试着和同伴一起设计相关的歌舞节目。”在学生参与表演活动之后,教师还组织大家说说自己的人生感悟。如有学生和同伴一起表演了吉他弹唱《春天里》,并诉说了自己的感悟,认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可能都是十分渺小的,但是我们却不用感到自己很没用,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价值,只要大胆地追寻,探求属于自己的春天,那么就算最后我们满身疲惫地离开了这个人世间,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深入赏析作品,体会到了作品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高中音乐赏析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倾听、学习、赏析这三个层面展开教学,让学生不仅提升自己的倾听能力,增强对音乐旋律的熟悉度,更能深入了解蕴藏在作品中的文化思想,并结合文化展开各种丰富的实践活动,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提升自己的审美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