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英语绘本阅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2022-03-0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

新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语境绘本思维

□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 黄 纬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绘本是小学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它不仅打开学生的世界与精神视野,让学生经历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为学生指向高阶思维的发展,在质疑、想象、解疑、创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在实际的绘本阅读实践中,教师要指向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以感知、猜测、质疑、分析、评价、创造等多维度的学习方式,参与到故事的生成过程,鼓励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与表达,实现以主题意义引领学生的阅读探究,在多维度的故事解读与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重视故事语境,唤醒学生主体感知

英语绘本有着鲜明的故事性。在开展绘本阅读中,很多教师不能基于绘本的特征,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阅读实践,导致阅读氛围沉闷,学生积极性低,参与度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对话与互动。在这样“低压”的阅读课堂中,绘本读不出其本身的“味道”,思维的火花也黯淡无光。可见,在绘本阅读中,教师要想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就要放大绘本的故事性特征,以具体、真实、富有感染力的故事语境激活主题、激活阅读,让学生对故事阅读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在设计故事语境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教学优势,要能够基于主题,设计故事阅读的背景环境,围绕故事主题,创设具体的情景活动,营造沉浸式的阅读氛围,深化学生的主体感知,让学生有沉浸在故事之中的真实感与体验感。

如在教学译林版六年级《Protect the Earth》这单元时,笔者在阅读拓展中,为学生带来科普类绘本故事—Living in Space。这个绘本故事通过对比居住在地球的普通人和住在太空的宇航员的生活方式,打开了学生的航天之旅。在故事阅读中,为了激活主题,笔者在教学中,首先以话题活动的形式,引发学生的讨论。

Where do you live?

What do you do every day on Earth?

Is it the same way to do the activities in space?

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视频材料创设故事语境,通过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在空间站的报道视频,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航天员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读前激活主题,鼓励学生猜测故事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先从绘本封面着手,引导学生在观察封面、挖掘封面信息的过程中,获取组合绘本框架的重要内容,并鼓励他们在整合信息、意义联想的过程中,大胆地猜测绘本内容、故事发生的原因、故事的结尾等。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查看封底,寻找更多构建故事框架的线索,鼓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以封面、封底、引言等,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想象,引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在观察中形成“图文解读”的阅读策略,能够在提问的过程中主动预测故事内容,让学生在整合封面信息的过程中,主动建构故事,让学生对故事先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故事意识。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Unit 1 I like dogs》这单元时,在checkout time的复习活动中,笔者为学生带来了拓展阅读—《It was a Cold Dark Night》这个故事富有童趣,又蕴含一些浅显的科普知识,如刺猬夜行、冬眠等。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笔者在读前首先引导学生聚焦封面,在读封面的过程中,观察并发现故事线索。

T: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1:I can see a hedgehog.

T:Yes,the hedgehog is the main character.

S2:I can see yellow leaves.S3:I can see the moon.

S4:I can see the trees.(在这个环节中,笔者有意识地以手势提示学生叶子的状态。)

S5:I can see the wind.(有学生关注到了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猜测风的存在。)

T:So can you guess which season it is?

Ss:Winter/ Autumn.(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能够对故事所发生的季节进行大胆的猜测。)

在这个观察封面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关注到了标题,“It was a Cold Dark Night”,通过标题,学生锁定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季节和环境。有的学生关注了作者信息,“The writer is Tim Hopgood.”在这个读前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获取信息,并 以“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from the story?”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预测与质疑。

三、读中深度解读,引领学生探究故事

学生对文本的认知过程能够活跃大脑,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深度解读故事,鼓励学生不断带入自身的感受,积极与故事进行有机互动,探索故事发展的内容线索、情感线索。为了推进学生的理解与探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能结合故事内容,创设故事语境,以语境为背景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以问题+语境的双重作用,引领学生渐入故事阅读佳境,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激发他们的表达热情。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还要注重问题的开放性,给学生想象与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想象与表达中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表达方式,在意义模仿中推进学生的语言表达。

《The village show》这个围绕“乡村比赛”,讲述了Tom和Zara在合作和思考中解决问题,最终带着山羊参加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的故事。在这个故事的阅读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图片环游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环游图片的过程中,把握故事的整体内容,并在发现问题与寻找线索的过程中,具体了解Tom和Zara是如何解决问题。如在梳理故事起因这一部分的阅读指导中,笔者引导学生聚焦“What does Tome grow?What does Zara have?What does Zara live?”问题,以文本重构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主动梳理故事起因。

Tom grows in his garden. He grows,and.He wants to win a prize for Best Vegetables at the Village Show. His friend Zara lives on the farm next door, She has,and.

在故事的最后部分,引导学生聚焦“Why do they take Zara’s goats?What do they win?”这两个问题,探究故事结尾。同时,以发散性问题“Why did they win the prize?”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评价,深化学生对故事内容理解,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应该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四、读后故事延伸,深化学生交流反馈

读后拓展是深化学生交流反馈的关键环节,是深化主教材与英语故事整合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故事延伸、对接学生生活的重要渠道。在读后拓展中,教师要能基于语言学习的人文性方面,设置延伸性的探究任务,在“无痕”的渗透与延伸中让教学与生活发生关系,产生反应,深化学生对绘本背后所隐藏的真正教育意义的探索。在读后拓展的设计中,教师要能紧紧围绕文本主线与主题意义,避免拓展得过于宽泛,要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深化学生对故事的深度讨论。在读后延伸中,教师可以设计以复述为基础的延伸活动,在复述中鼓励学生对故事进行个性化评价,如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情节扮演、结局创编、对话创编等。此外,还可以设计基于读写整合的读后活动,如故事采访、故事续写、绘本创编等。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结合少先队的活动,创新读后活动,如声情并茂的故事演讲比赛、绘本海报设计比赛、故事漂流瓶、故事“原声”配音比赛等,掀起以班级、年段、学段为单位的绘本阅读热潮,营造浓厚的英语绘本阅读氛围,深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让学生既有阅读的积极性,又有交流与展示的阅读空间。在读后延伸活动中,教师要充当倾听者的角色,要把课堂、把舞台交给学生,通过有效的活动支架,推进学生的读后探究,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总之,绘本本来就属于儿童,在英语绘本阅读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的阅读过程,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不要打破绘本的故事美。在指导阅读时,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要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思考,不要以教师的解读或看法去限制学生的想象,要给学生营造出宽松、民主、开放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允许学生大胆质疑,在学生主动挖掘文本、亲身体验角色、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让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能扎根课堂,向阳生长。

猜你喜欢

语境绘本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绘本
绘本
绘本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