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2022-03-03王元春
王元春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新集九年制学校,甘肃 平凉)
数学实验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增加新内容、新方法,转变传统教学实验模式,将数学知识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促进数学教学高质量开展。
一、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实验是指教师根据某一创设的数学情境,在学生亲自观察、操作、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的活动,是数学学习的一种形式。数学实验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践探究来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趣味、直观和丰富的体验。数学实验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式,能够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初中教师应当重视数学实验,以此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二、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明确实践原则
数学实验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数学实验的基本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课程情况制定实验目标。如“统计与概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需要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推断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实验设计中要从形式、方法等内容上进行规划,与教学要求相吻合。数学实验还需对整个数学教学起到补充作用,不只是一节课、一段时间,实验操作过程还应当涉及过往数学内容,在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外,还增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实验也不能只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在过程和方法上要增加多样性内容,如操作类、推理类、猜想类实验方法都可以作为数学实验的具体内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来思考并解答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实验目标,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造数学环境
有趣、丰富、多样的数学实验环境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提供数学实验所用到的教具,在教学工具较为简单的情况下,也可以增设自制教具的实验流程。从初中阶段的教学课程来看,课时较为充足,知识量也不大,主要是数学知识的安排较为散乱,从过往的实验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在参与实验中常常是得过且过的状态,在掌握知识后教学实验便没有了意义。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前就带着学习知识的目的,教师也没有通过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教学中的目标细化为整理、分析的过程,既要避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输,又要减少学生主观注重结果的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创造出适宜的数学环境,为教学开展和引导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
(三)融入数学思想
在数学实验中要注重数学思维的渗透,进行数学实验的教学目标是传输知识,而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加强知识在教学实验中的占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数学实验要尽可能融合多种知识,让学生在数学实验中经历多样的知识内容,不断积累数学知识。
其次,要明确自主意识在教学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性,特别是操作类的数学实验,每名学生都应当自主进行实验,要避免教师演示操作的方式,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表格和直角三角形,再让学生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最后,注重创新思想的融入,创造是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创新思想的主要方式,在实验中要让学生发散思维,利用自己的方式创新实验内容,通过自己的方法来呈现实验本质,找出其中所含的数学知识,为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
(四)加强趣味操作
有趣的数学实验是吸引学生兴趣的主要渠道,在数学实验的设计上就应增加趣味性内容并加强数学实验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增加数学实验的趣味性,如借助骰子、抽奖、扑克牌等道具增加趣味性。或是设计趣味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探索其中存在的数学知识。比如,在“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的教学中,教师既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又可以利用一个三角形不断旋转提出问题和见解,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
(五)借助信息技术
在信息时代通过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实验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借助图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也为一些数学实验提供了帮助。尤其是在部分复杂的数学问题中,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机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数学实验或是由教师通过网上教学资源自己制作并展示给学生观看。比如,在“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制和视频演示对比,可以发现组成正方体的平面结构有多种可能,都能够计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想象空间,将现实难以展现的数学思维转移到多媒体设备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