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022-03-03李权生
李权生
(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甘肃 舟曲)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与身体快速成长的时期,加强对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有序性,同时也能将数学解题能力迁移运用到其他学科中,为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利用了不恰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应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认知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成绩,但是久而久之我们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下降,逐步失去了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学应当是一个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体会到教与学的乐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自主探索学习。教师在课堂中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可以独立思考,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知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不断重新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相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来说,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比较庞大,但是数学的题型是有限的。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有限,还需要教师不断补充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来说,知识体系比较庞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数学、代数相关的知识点,还要学习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相关内容。由于初中数学知识点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性,数学教师一般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通过一类题目就能够掌握其中一种解题方法,再将这种解题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类型的题目中。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知识体系,还要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案例建立起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体现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某一类题型掌握解题方法,然后再将解题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章节上,还可以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提高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维的有序性和逻辑性。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
(一)结合数学教材
初中数学教学都是以教材为基础展开的,部分教师为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会利用新的教学方式。但是其中有一部分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频繁运用多媒体技术,不在黑板上进行推导、证明以及演算,这种教学模式偏离了教材。初中数学的各种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都是基于教材而开展的,教师应在课堂中以教材为基础,引用教材中经典的例子,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上的指导和解题能力的培养。要以教材中经典的例子为基础,使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二)强化审题训练
解题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审题,学生在解题之前要阅读和理解题目,只有学生清楚这道题目要考查的内容时,解题才会有方向感。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第一步就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题目时提高准确率。审题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题意,再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或几何关系等。例如,学生在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根据题目列出已知的几何条件和数量关系,其次还要让学生学会翻译条件,也就是将几何条件翻译成数量关系,用已知的数量关系表达几何关系等。
(三)掌握基本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强调解题方法。从学生每次考试的结果分析来看,许多学生不会做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不会解题方法,遇到题目无从下手。那么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状况指导学生解题方法。首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题目进行分类,然后再将同一类型的题目放到一起,带领学生共同解答,这样学生就能从一类题目的解题过程中学到一种解题方法,然后教师再整理其他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其次,教师不仅要对题目进行分类讲解,还要对知识点进行分类,让学生梳理初中知识体系,并且在解题过程中总结题目的出题规律和解答规律,让学生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在生活中比较活泼、好动。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会对未知的事物产生非常强烈的探索欲望以及好奇心,这也意味着他在学习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兴趣。为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努力与学生发展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然后利用反思大会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受到启发,从而全面深入学习数学知识点。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教师要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将数学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将解题的思维和方法运用到不同类型的题目中,将多题多解转化为多题一解,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相关的知识章节时,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全等三角形边与角的性质以及判断定理,再结合几何图形表述三角形之间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在综合性的练习中将基础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又能够在解答相关习题时构建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五)合理安排课内外时间,利用好训练习题
教师应当合理地安排一些训练习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保障训练习题的有效性,还要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学习兴趣。利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课内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基础,教师不应总是追求学生能拿到更高的成绩,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应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根据这些内容,给学生相应的训练课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初中生对实际生活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应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一些情景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七)开展多元化训练,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在进行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为了保障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学生解题训练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如列举出一些比较经典的习题,逐步引导学生可以独自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利用大量的教学资源,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小组学习模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数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沟通,引导学生对某类习题以及某个知识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可以大胆举手发言进行学习。利用多元化的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解决学生遇到数学题目后无从下手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解决数学题目提高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保障课堂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与复杂化,这样学生在遇到数学题目就会更加从容不迫地去解答。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数学解题能力都能够通过数学课堂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