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地理教学中情境化教学的应用思考
2022-03-03陈琳龙
陈琳龙
(甘肃省临夏市第二中学,甘肃 临夏)
情境化教学是现代教学常用手段。在此种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策略性地创设情境,利用主题场景营造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融入教学内容,从而更轻松、更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初中地理对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需要学生进行大量记忆工作,情境化教学可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一、基于教材,深挖教材信息
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教材的价值需要教师合理应用和挖掘。教师应科学整合教材内容,有效创设情境,深入分析教材中潜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调动思维,能动地思考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加强教学互动和师生协同。教学研究显示,初中生在直接面对某种事物时,探索热情有限,但是当这一事物背后隐藏一定信息时,学生较易产生好奇心,激发“解谜”热情,从而更积极地参与问题探索和解决过程。为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教材创设情境,巧妙设计引导学生深思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策略性地提出问题,以引导的方式驱动学生投入课题研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融入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习岩石、地貌课程时,播放歌曲《爱在西元前》,然后向学生提问:“黑色的玄武岩”通常出现在怎样的地质环境中?此种岩石是如何产生的?底格里斯河位于什么地理方位,对地域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刻字泥板在几十个世纪后仍然清晰可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风化是怎样的过程?哪些地形、地貌是因为风化作用而形成的?风化的常见特点有哪些?从流行歌曲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二、有效提问,科学设计问题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必须以实际问题为根据,结合问题创设合适情境。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采用递进式提问方法,保证问题环环相扣,逐层递进。通过合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讨论,问题探究的过程即为深入学习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经纬度”知识时,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许多城市在为街道命名时会使用经纬信息,如“十三纬路”“七经街”等,这些道路的特点是:以“纬”命名的街道通常为东西走向,而以“经”命名的道路多为南北走向。此种命名方法与哪些地理学常识相符?又如,在居住区活动时,可以通过建筑、街道等快速辨别地理方位,前往目的地或者说明自身所在地点,但是当船行驶在海洋中时,海洋中并无此类标记,这时应该如何说明一艘船的地理位置?通过学习讨论,可得出经纬度在宏观地理环境中的应用以及明确该类信息使用方法。
三、巧用工具,合理创设情境
随着现代教学设施逐渐完善,许多学校的多媒体设施齐全。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应对该类设施进行合理应用,创设生动情境,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可采用电脑模拟方法进行电化教学,直观展示人文地理风情,在课堂中带领学生领略地理景观。采用此种方法,学生可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在多元信息刺激下理解和记忆知识。
例如,在学习“黄河”知识时,教师使用多媒体获取网络资源,播放音乐《保卫黄河》,同时播放黄河地形地貌、涨势变化等,分析当地地质水文环境,构建视听多维生动画面。通过创设此种情境,学生在雄浑、昂扬的歌声中激发了爱国热情,理解黄河是如何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了解黄河成为华夏精神符号的原因,懂得黄河对沿岸农业、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通过激荡的情绪氛围感染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四、联系实际,适当结合时事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应关注时事,了解学生近期关心的话题,从时事和学生兴趣点切入,创设与生活现实贴近的情境。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有效利用时事资料。结合时事的意义还在于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实用性的认知,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应用地理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气象灾害”知识时,可结合2021 年河南洪灾分析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应明确洪涝灾害产生的相关性因素中,自然因素是客观因素,也是目前无法消除的消极影响因素。但是在洪涝发生机制和形成灾害的过程中,人为因素也产生重要影响,其中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水利设施问题、人口增长压力和经济发展等问题皆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应用情境化教学模式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对提高教学成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地理教师应从教材出发,有效利用多媒体工具,科学创设情境,并且积极结合时事,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同时也可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