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
2022-03-03张慧欣
张慧欣
(东营市实验中学,山东 东营)
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指导,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活跃学生创新思维,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师的职责所在。课堂教学应以生为本,取得理想化的课程教学效果,深入挖掘不同学生的内在潜能,各项育人计划贯彻落实以后,培育出大批高素质人才。长此以往,数学教学实践工作必然走向更大的成功,同时结合素质教育,对社会现代化建设来说可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主体优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创造性发展的黄金时期。数学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通过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教学内容的不断补充、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全部的注意力,也使他们全身心投入,进行独立思考与问题探究,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1]。同时激发学生兴趣,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形成和谐而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是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一大关键。此外,教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性,可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中充分活跃创新思维,灵活运用创新能力,并熟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主动探究习惯,同时进入最佳的发展状态,之后参与探究活动、实践活动时能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经验,慢慢脱离教师的引导,大胆尝试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究,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初中学生必然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发现数学课程的魅力,核心素养随之提升,学科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足够活跃,更容易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以致用过程中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勇敢做一名合格的时代新人,作为高素质人才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继而为社会现代化建设贡献一分力量。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常见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
受多方因素的干扰,许多教育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不足且教学内容匮乏会导致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效果的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阻力重重[2]。一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的教学指导趋于表面,不能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效果不佳,如此一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学习质量偏低,学习效率不高,更容易衍生出抵触的情绪,产生严重的厌学问题,无法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最大乐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极大地限制着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想改善现状,教师要进行教学资源的不断补充,从不同角度和新的层面出发研究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强化培养。
(二)教学理念滞后,师生矛盾较多
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未能按照新课程标准实现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无法为初中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课堂师生矛盾较多,致使教学质量偏低,整体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此外,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经常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课堂活动,导致课堂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发展规律,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越来越弱,更难把握住学以致用的机会,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使身心健康成长,并实现认知水平、主体优势的稳步提升。新时期,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实现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有序化推进,是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
(三)教学模式固化,探究热情不高
若想学好数学知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必须充分活跃起来。初中阶段不同于小学阶段,初中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明显增多,他们需要自主探究机会,需要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从而发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需要脱离教师的引导,进行各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找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产生更强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实现创新发展的目标,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走向成熟,成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但是,许多教师仍占据课堂的中心地位,认为学生没有能力自主学习,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自己的想法约束学生,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此外,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于形式化,导致生生间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加之他们认知水平不同,盲目完成学习任务,数学思维不够活跃,只是死记硬背数学概念,各方面能力水平的提升均未达到标准要求。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就失去了探究热情,并局限在某一领域,很难突破自我、挑战未知,找到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成为爱学习、高素质、有理想的时代新人。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贴合实际生活,开展课堂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及时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教学与指导。具体实践中,教师应该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综合考量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贴近生活优化教学设计,尝试提供有趣的实验活动机会,方便学生学习知识、动手操作、有效实践,充分意识到“理实结合”的重要性,做好充分的认知准备。如接下来的知识探索、问题探究等环节就有令人惊喜的出色表现[3]。在教学“概率”知识点时,数学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直接讲授教材内容,许多学生无法进入状态,也根本不愿意认真听讲。反复教学数学知识,无疑是浪费时间的教学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应以提问教学的方式抛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带着疑问主动加入课堂活动,利用学过的相关知识分析一些事件的概率。如笔者提问学生:“我们班里共有42 名同学,数学课结束后,每个人都要走出课堂,他们迈出的第一步是左脚还有右脚?全班同学同时迈出左脚或者右脚的概率分别为多少?假设重复三次这个过程,概率值会是相同的吗?”……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学生会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分析得出正确答案,善于总结概率知识,学习过程始终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概率要点就深深印在学生脑海中,他们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必然实现创新思维的充分活跃,创新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二)创造教学环境,加强教学指导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强化培养都需要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只有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才更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升和想象空间的不断扩大。那么,如何创造适应的教学环境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施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紧接着,要及时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独立思考,通过有效地沟通交流,把不懂的问题弄懂,突破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积累更多的经验。此外,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可以温柔的鼓励方式有效地实施人文关怀,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带领学生探究感悟,确保他们走上个性化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形式的教学指导最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种环境下,数学课堂的教学节奏明显放慢,良好的课堂氛围被学生认可,他们有了充足的时间,而后展开合作学习,轻松实现共同进步,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彻底打破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既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也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可谓一举数得。
(三)实行合作探究,注意相关问题
构建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能使受教育者在知识探究过程中,全面发挥个人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实施极有利于学生个人主动性的发挥、创新思维的活跃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小组合作中生生关系十分和谐,可以通过“取长补短”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缺点”,全方位、多角度提升认知水平,不再处于被动状态,数学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探究热情愈发高涨,习惯于合作探究,能克服一切困难,巧妙借助合作的力量达成自己的目的,同时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努力奋斗,个性化发展之路走得一帆风顺[4]。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具体实行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数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设学生所认可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第二,数学教师需要传授学生实用技能,让他们熟练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在不同的探究环节中更好地表现自己;第三,数学教师需要观察班级学生的具体表现,了解他们的认知需求、发展需求,必要时通过实施启发性、鼓励性的教学策略,确保学生的合作探究始终处于理想化状态,不至于浪费宝贵的时间做无用功;第四,数学教师需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明确指出学生的认知不足、合作弊端等,纠正他们的错误习惯,帮助他们更好地改掉问题,爱上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完善自我,拥有创新精神,开启新的征程。
(四)整合知识内容,教学有的放矢
初中学生的思想并不成熟,需要数学教师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在特定情境中引入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大胆地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数学教师应该整合知识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有的放矢,在学生所喜爱的情境中更好地融入教材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感悟,使其产生深层次的探究信心,并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努力学习、乐于学习、创新发展。比如,在讲授“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时,笔者特意安排学生在白纸上画出“凸多边形”,要求他们结合自己所画的凸多边形正确数出边数,并思考所有角的角度总和是多少。这个问题十分有趣,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有信心画出凸多边形,也有信心正确地数出边数。但是因为概念知识的学习存在一些问题,可能无法准确计算出所有角的角度总和,这时候,直接加强概念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对学生优质完成目标任务来说大有助益。在此期间,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动态化、直观化的教学指导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造生动的学习环境,一方面保护所有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促使学生自由想象、深层次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之后的实践环节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多边形问题。
(五)体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
这个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人是富有个性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培养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完善自我、创新发展的多重保障。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必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节奏的有效控制,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是数学教师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5]。教师应完善教学过程,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开阔他们的解题思路,邀请学生参与到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中,使教育教学独具特色,有效避免授课形式化以及互动表面化问题的出现。教师还应面向全体学生,打破固有模式,紧抓合适的契机,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保护好每一名学生的好奇心,并推动他们走上个性化发展的道路,学生学以致用、信心十足,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格更为健全,道德水平随之提升,才有能力进入新的领域,探究感悟新的知识。坚持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初中数学教育长远规划进程不断加快,各位教师继续提升教学服务水平,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得以发展,有望收获意外惊喜。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给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实践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要求极高,仍以灌输指导的方式,按照教师想法安排课堂活动,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未深入挖掘学生潜能,这种形式的数学教学并不科学。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方法及教学内容,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合作探究兴趣、实践热情等,为其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模式下,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充分活跃,实现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真正爱上数学,找到正确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后,作为高素质人才,必然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