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

2022-03-03韦想柱

新课程 2022年1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韦想柱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初级中学,甘肃 通渭)

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教育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注重学生知识积累,强化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学生文化传承与发展,更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表现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围绕核心素养目标,开展各种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培养能力,传承文化。教师针对语文学科特色,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围绕核心素养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感知语言文化,构建更具活力的语文课堂,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一、语文核心素养阐释

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改革正全面推进,判断语文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实效最为重要的依据是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全面熟悉核心素养,并在教学中进行贯彻和落实,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核心素养代替此前的三维目标,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和指导,也是教育思想理念进一步创新的结果,更是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的必然。语文教学要围绕学科特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学习实践。

(一)知识建构与运用

语言学科要掌握语言知识,要构建学生基本的语言知识结构体系,并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加以运用,能够借助母语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应熟练掌握母语的应用规则,在表达、写作中做到准确、贴切、生动、形象、自然。

(二)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的核心能力,语言背后是思维,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思维要通过语言的形式加以更好地体现。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言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思维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针对初中语文学科特点,注重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思维发展实际,在进一步强化具象思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感知语言所具有的思维规律,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表达更严密,阅读文章更深入。

(三)审美与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运用和思维发展的基础上的深层次提高,借助语言表达交际、文学作品等,让学生学会理解、学会鉴赏,利用已有的语言基础和思维能力感知作品的思想意识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创造能力。能够阅读各种各样的具有一定文学价值和艺术品位的文艺作品,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同时尝试相关的简单创作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语言运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背后展现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学习语文最根本的是文化传承与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知文化的本质,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新时代文化的创新性与先进性,更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并推动文化的发展,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推行了很长时间,语文教学也在大力倡导核心素养培养,注重学生兴趣和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但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待解决。

(一)语文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初中阶段是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有了小学阶段的语言积累,初中阶段要进一步注重学生的知识建构,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学生思维相对比较简单,形象思维依然是他们主要的思维形式,在语文学习实践中会受到各种各样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更影响他们持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语文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或者相对陈旧落后,造成语文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多彩。很多语文教师只注重教育内容的叠加,或者最大限度地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或者仅仅为了推行教育改革而推行教育改革,机械地照搬某种教学模式,或者认为某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学生就一直沿用这种教育模式组织教学,没有很好地从学生实际出发,没有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制定教学模式,造成学生不能明确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也无法达成相应的教学目的,语文课堂教学没有效率,造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也无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被弱化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核心能力,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目标是最为关键的目标,核心素养目标必须教师明确、学生重视,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加以学习、实践和转化,才能真正变成学生的素养与能力。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全面互动,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初中生已经有了明显的独立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要结合核心素养目标,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很多初中语文教师无法真正践行核心素养学习和实践目标,造成语文课堂教学过分体现教师的核心素养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核心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变成机械地接受知识、被动地进行各种语言运用训练,也仅仅是教师所设定的思维指导和文化讲解,无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并用语言的形式加以表达。不能引导学生通过形象思维感知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文化的特质,造成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文化,也就无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三、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

(一)创设语言感知应用情境,不断强化学生学习热情

语言是最富灵活性的应用技能和表现艺术,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应用情境中感知语言的组织规则,培养他们表达交流的能力,在相互沟通中感知语言的组织方式和表达技巧。尤其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语言的魅力,锻炼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与鉴赏能力。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兴趣,才能真正落实课程目标;也只有让学生充满兴趣,核心素养目标才能真正变成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让语言在具体情境中呈现,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创设情境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模式。以提高学生兴趣为着眼点,以强化学生学习热情为抓手,让语文课堂更具活力,让语文教学生机勃勃,这样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并增强成就感和收获感,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自信,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升。

围绕核心素养目标,教师创设多种组织形式,针对初中语文学科特点,联系学生社会生活,构建更具生活化的应用展示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入课堂,或者将课堂带入相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以此来感知语言在具体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实现知识的具体呈现和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创设直观的模拟教学情境,利用视觉、听觉等更加直观的方式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以此带给学生更强的视觉冲击。这样能够诱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很多内容都适合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因此可以多编创有利于学生参与的课堂情景剧,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的知识应用得到很好的强化。进入相应的情景,围绕人物角色,强化表达交流技能,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强化和提升。还能通过自我评价与学生的观赏评价,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鉴赏和表现能力。也可以通过音乐播放的方式,创设更具直观听觉体验的教学情境,尤其是将音乐播放和相关文本朗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借助相应的音乐朗读文本,这样能够做到文本阅读与音乐的统一。尤其是散文和诗歌朗读,能够将散文的节奏、诗歌的韵律之美更好地统一起来,将情感的表达、语言节奏把握和音乐情感基调有机统一起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知语言,更能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展示语言之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主观情感更好地融入其中,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运用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表达和创造能力,这样语文课堂就能让学生的兴趣得到进一步强化,核心素养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注重问题任务驱动,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提升

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注重语言运用,尤其是思维能力发展。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语言的背后是思维,可以展现一个人的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设置的问题既是打开学生思路的有效路径,又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式。以问题为驱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探讨,让学生透过语言表层现象深入感知其内在文化和思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问题发现和解决的历史,无论是科技发展还是社会进步,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寻求更好的解决之道,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是强化他们对问题的感知能力、质疑能力和解决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教学真正落实新教育发展理念,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启发和引导,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立足学生实际,围绕核心素养目标,针对课程教学实际,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发展层次,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连贯性的问题链,以此来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层到本质、由低层次到更高层级地发展思维。为此,语文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克服盲目性和无序性,围绕核心素养发展目标设计问题探究群,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语文教学注重核心素养,通过有效的问题任务群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尤其是将相关问题与情境教学有机统一,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又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锻炼学生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同时,设置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通过启发性引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思维面的拓展、思维等级的提升,从而推动学生思维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引导学生审美与鉴赏,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

审美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核心能力目标,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锻炼思维,并且培养他们的分析和鉴赏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层的理解,对中国艺术有更深入的把握。注重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引导学生做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解,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并在具体的实践中表现中国文化,以此来推动民族文化复兴。中学语文教学要从文本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尤其是对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理解和鉴赏,在文本阅读中感知文化的艺术魅力,让他们欣赏中国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及中国优秀诗歌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和艺术魅力。

比如,学习《醉翁亭记》一文时,让学生自主感知文章的基本意思和层次结构,然后引导学生与《岳阳楼记》进行对比,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两篇文章在具体写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两位作者在思想感情抒发方面的异同。将这两篇文章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进行对比,进而分析二者思想境界的不同。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感知文章的主题思想,探究文章的精髓,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代特色来对这些文化进行解读,以此来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时代让这种文化更好地得以弘扬和发展。再比如,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社会时代、历史背景了解诗词所表现的主题。并把这首词和学过的陆游的《诉衷情》、岳飞的《满江红》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感知中国文化中历久弥新的爱国思想。并结合新时代我国国家建设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从而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很好的培养,让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弘扬。

总之,新课程改革在全面推进,初中语文教学要全面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围绕学生学习和终身发展,不断改革和创新,以核心素养为方向,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努力寻找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路径,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培养思维能力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培养思维能力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