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之清明节礼俗研究

2022-03-03王世锋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烧纸纸鸢放风筝

王世锋

(厦门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清明节,又称三月节、祭祖节,相传源自上古时代之先祖信仰与春祭礼俗。《红楼梦》之清明俗尚,因其与风筝结合之意象为读者所熟知。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与清明相关之其他俗尚,值得一考。

一、《红楼梦》之清明节礼俗呈现

在《红楼梦》中,直接提及清明的相关回目有第五回、第二十二回与第五十八回。此外,第七十回中虽未直言清明,却借习俗活动点明了当时正处于暮春清明时节。

(一)第五回

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初入太虚幻境,在其翻看《金陵十二钗正册》时,有如下画面与判词。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1](P87)

如今已知画面中所绘船中女子及判词隐喻之人,正是贾府三姑娘贾探春。判词中提及的“清明涕送江边望”,点出了“清明”这一岁时,而图画中的“放风筝”正是昔时民间在清明节的一项重要俗尚。

(二)第二十二回

在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正值元宵佳节,贾府众人作灯谜为乐。当贾政阅至探春所作灯谜时,又往下看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贾政道:“这是风筝。”探春笑道:“是。”[1](P349)

此处暂不提谜面中后两句所伏笔的,正是探春远嫁的最终结局与无限离愁。谜底的“风筝”与谜面中的“清明妆点最堪宜”,亦再次强调了风筝乃清明时节的重要节物。

(三)第五十八回

在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中,宫中老太妃薨逝,贾府中十二女戏遭遣。后又逢朝中大祭,贾母与王夫人等送灵一月方回,大观园内闲散游荡者日甚。

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宁府贾蓉也同族中几人各办祭祀前往。[1](P906)

此处再次提及清明,亦交代了此日祭柩烧纸等传统习俗。

(四)第七十回

放风筝乃昔时民间清明之重要民俗活动,在《红楼梦》中,对风筝描绘最为详尽的回目,即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此时正值暮春,黛玉重建桃花诗社。一日众人诗意盎然之时,一只疑似贾赦院内娇红的风筝飞入,点燃了诗社成员们放风筝的雅兴: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1](P1098)

最终,众人手中的风筝以一一断线飞离而散场。此回中虽未明确交代何日为清明,但故事情节也是发生在暮春清明期间。

综上,整理《红楼梦》中清明节之相关礼俗,合计两例如下:祭柩烧纸、放风筝。

二、《红楼梦》之清明节礼俗考证

如前述,《红楼梦》中提及清明之回目不在少数,然提及清明礼俗却仅有祭柩烧纸与放风筝两项,且后者在第七十回中施墨颇浓,现依相关史料,逐一考证如下。

(一)祭柩烧纸

清明,本是以祭祀先人、寄托哀思为目的的一项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提及清明之日,贾琏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前往铁槛寺祭柩烧纸。

早在宋时,清明节已是宫廷内外一项极为重要的节日。北宋《东京梦华录》之“清明节”条目中有载: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皆系官给。节日亦禁中出车马,诣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宫人坟,莫非金装绀幰,锦额珠帘,绣扇双遮,纱笼前导。士庶阗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迭成楼阁之状……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2](P43)

可见,北宋清明,宫廷内外都有祭祀拜扫的习俗。对于都城汴梁的百姓来说,通常选择在清明节当天前往郊外祭扫。对于宫廷内的王室贵族来说,则更为重视。清明前半个月便已准备车马前往先王陵寝,并且还需统一服装。到清明当日,祭祀的排场更是盛大,车马装饰奢华。街市之中,各色纸马店铺也是尽力招揽顾客。

清明祀先,祭品必不可少。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朝廷遣台臣、中使、宫人,车马朝飨诸陵,原庙荐献,用麦糕稠饧。而人家上冢者,多用枣姜豉。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祭者尤多,如大昭庆九曲等处,妇人泪妆素衣,提携儿女,酒壶肴罍。[3](P46)

宋时清明祭扫,宫廷内外所用祭品显然贵贱有别。相较朝廷前往先祖皇陵祀享的隆重,普通百姓多携儿带女,并捎上酒食餐盒前往郊野祭扫。

元代清明,除却常规的祭祀,宫廷内华服珍馐,达官显贵皆视此日为除祓散怀的好日子。《析津志辑佚》详载:清明寒食,宫庭于是节最为富丽。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之服。金绣衣襦,香囊结带,双双对蹴。绮筵杂进,珍馔甲于常筵。中贵之家,其乐不减于宫闼。达官贵人,豪华第宅,悉以此为除祓散怀之乐事。然有无各称其家道也。[4](P203)

可见,清明在元代上层阶级眼中,俨然成为了一大喜庆富丽的节日。

时至明清,依旧沿袭了清明时节皇家谒陵、常民扫墓的习俗。明《岁序总考全集》简曰:“清明,朝廷谒陵民间上墓以致思慕之诚。”[5](P55)清初《帝京岁时纪胜》之“清明”条目中就有“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6](P16)的记载。对于烧纸之俗,清末《燕京岁时记》中有载:世族之祭扫者,于祭品之外,以五色纸钱制成幡盖,陈于墓左。祭毕,子孙亲执于墓门之外而焚之,谓之佛多,民间无用者。[7](P57)

可见,清时燕京城内的世族之家,地位尊贵,连清明烧纸所用的五色钱,也非一般常民之家所能支应。

相较端午、冬至一类的节日,清明与七月半等岁时,清时江南谓之鬼节。《清嘉录》之“过节”条载:人无贫富,皆祭其先,俗呼“过节”。凡节皆然。盖土俗家祭,以清明、七月半、十月朝为鬼节,端午、冬至、年夜为人节。逢鬼节则祭用麦面。烧纸、焚锭,亦鬼节为盛。[8](P47)

由上可知,在江浙一带,清明一类的鬼节祭品需用麦面,另烧纸、焚锭之风更盛。对于这类祭扫所需纸锭一类的“耗材”,《清嘉录》中亦有详述:土俗,家祭、墓祭皆焚化纸锭。纸以白阡,切而为陌,俗呼“白纸锭”。有满金、直串之分,以金银纸箔糊成。其有挂于墓者,则彩笺翦长缕,俗呼“挂钱”,亦曰“挂墓”。[8](P50)

可见,昔时江南所用纸锭,最普通的以白纸做锭,高级一些的,还覆以金银箔,就好似如今祭祀所用金银纸钱。待麦面、纸锭一类的祭品备定,便可祭祀,江南谓之“上坟”。

士庶并出,祭祖先坟墓,谓之“上坟”。间有壻拜外父母墓者。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道远则泛舟具馔以往,近则提壶担盒而出。[8](P48)

要之,清代清明,江南一带与北京城在郊祭扫墓之时,皆有具酒携盒的风俗。浅析原因应有以下两点:一则需用食盒装放诸如麦面枣姜一类的祭品,二则因先祖坟地往往远在郊外,扫墓人也需备上餐食,以便充饥。伴随时间的演进,像清明节这样一年一次的祭先仪式,逐渐发展成一项全民参与的户外活动。清明当天,人们便会带上酒食,出外祀先,热闹非常。

综上,清明自古以来便是上至帝胄,下至常民以追念先人为宗旨的一项民俗活动。对当朝帝王而言,祭祀之地自然为先帝陵寝;对宗室贵族而言,他们的先祖灵牌往往供奉于寺庙之中;对百姓而言,先人坟冢通常位于郊外,故清明野祭者尤多。故清明之日,贾琏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前往铁槛寺祀先,而非野祭,原因亦在此。

(二)放风筝

由于“放风筝”是昔时清明的一项重要节俗,故在《红楼梦》中,从贾宝玉进入太虚幻境所见探春的图画与判词,到元宵节贾敬所猜探春之风筝灯谜,再到大观园中桃花诗社众人的放鸢游戏,都是以暮春时节的清明为背景。

风筝,又名纸鸢,亦名鹞子。关于风筝之起源,多传源自战国时期“墨子为木鸢”的典故。《清稗类钞》云:风筝,纸鸢也。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9](P6064)

可见,早在唐五代时,宫廷中就有放纸鸢的游戏。后来又在纸鸢身上加上竹笛,放飞时发出筝鸣声,故得名风筝。

唐人徐夤(生卒年不详)在《溪隐》一诗中便有“鸾鹤久从笼槛闭,春风却放纸为鸢”[10](P12)的诗句。宋人周密(1232-1298)在《武林旧事》中还有关于南宋淳熙年间,宋孝宗西湖游幸的记载。其中提及元宵节收灯之后,人们争先出外郊游,西湖断桥上的少年郎,“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翦截,以线绝者为负,此虽小技,亦有专门”。[3](P44)是时宋人将各自纸鸢的引线相互勾连,随机剪截,断者判负。此时想来,此游戏不仅得靠眼力,还得看运气。然此处所记纸鸢,施放时间尚在早春,未及清明。

虽说唐宋之时已有春日放鸢之俗,然经笔者查阅相关岁时笔记及方志,清明放风筝的习俗在明清两代之前实不多见。

昔时以寒食节后两日为清明。明代,祭墓、放风筝多为寒食节俗。明嘉靖陕西《曲沃县志》有载:“寒食,具酒、士女毕出、祭墓、树秋千、放细鸢。”[11](P1)明万历河北《河间府志》曰:“寒食,祭墓、树秋千、放纸鸢。”[12](P5)至清代,祭扫、放风筝之俗则多见于清明。清《金陵岁时记》之“放风筝”条目详载:按《岁时百问》,凡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称清明。吾乡每岁届清明节,放风筝者麇集……风筝即纸鸢遗制,作于韩信而不称。[13](P17)

由“麇集”一词可见,昔时江南,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项广受欢迎的民间习俗。其实不仅在南方,北方亦有清明放鸢之俗,《帝京岁时纪胜》记清明之日: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京制纸鸢极尽工巧,有价值数金者,琉璃厂为市易之。[6](P16)

可见,燕京清明,人们习惯于在扫墓结束后放风筝,根据制作的难易程度,价格自然贵贱有别。老北京城里的琉璃厂,就是当时售卖风筝的专门市场。

在《红楼梦》中,桃花社一众成员和丫鬟们手中所放风筝自然是上文所述京制的极尽工巧,价值数金的豪华风筝了。除却工艺精巧,大观园内众人所放风筝中,还有凤凰、鱼、螃蟹、美人、红蝙蝠、大雁等各种造型,有的还带响鞭,能发出钟鸣的声音。由此可知,宝玉他们手中的风筝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种类颇丰。

在《红楼梦》中,众人最后都是以剪断牵引风筝的线绳,任由风筝随风而去作为游戏的终结。此系何故,文本中也已明言: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1](P1099)

《红楼梦大辞典》亦袭此说:旧俗,放风筝时故意剪断扯线,让风筝飞走,认为这样可以放走坏运气,称“放晦气”。[14](P167)

然旧时清明,放风筝是否真有放晦气之意。前文已述,宋时早春,青年西湖放鸢,以剪断绳线分胜负为戏,但并无放晦气一说。在《清嘉录》中另有关于“放断鹞”的记载:纸鸢,俗呼鹞子。春晴竞放,川原远近,摇曳百丝。晚或系灯于线之腰,连三接五,曰“鹞灯”。又以竹芦黏簧,缚鹞子之背,因风播响,曰“鹞鞭”。清明后东风谢令乃止,谓之“放断鹞”。[8](P55)

从上文所述,仅能推断清代江南“放断鹞”的原因,是与清明之后,东风减弱的气候变化有关,并未涉及放晦气之说。此外,在明清两代相关岁时笔记与方志中,笔者亦未见更多关于清明放风筝寓意放晦气之记载。郭若愚(1912-2021)在文中记载了曹雪芹昔时曾亲自收回所放风筝一事。这些被曹雪芹收回的部分风筝,之后又被转赠他人。因此,郭若愚得出两点结论,一即“放风筝不是放晦气”,二即“接收放过的风筝不忌讳”。[15](P169-170)故笔者以为,《红楼梦》中所言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或为曹公为烘托情节之艺术加工与再创作。

综上,唐宋时虽见春日放鸢的习俗,然并非是时清明之俗。清明放风筝的习俗自明清起在民间传播渐广,明代多在寒食节伊始施放,清代则广见于清明节,且南北皆从此俗。

三、结语

旧时宗室贵族通常将先祖灵牌供奉于寺庙宗祠之中,并于清明前往祭祀。贾琏等人于清明节前往铁槛寺祭柩烧纸,便袭此俗。据郭若愚先生所考,曹雪芹生前曾收回自己所放风筝,并转赠他人,这与《红楼梦》中所述清明剪断风筝寓意放晦气,取回所放风筝乃忌讳之事等记载不符,故书中情节或为曹公为烘托情节之艺术加工与再创作。《红楼梦》中所记清明放鸢,看似是为黛玉去病根而放晦气,但黛玉泪尽而亡的命运并未因放晦气而改变,而探春远嫁分骨肉的最终归宿,到头来却似乎成为了贾府四春中的最后一丝幸运。

猜你喜欢

烧纸纸鸢放风筝
趁着海风放纸鸢
烧纸变钱
忙趁秋风放纸鸢
纸钱炉
送钱
春暖花开放纸鸢
烧纸
NO.3 纸鸢
放风筝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