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哲学向度
2022-03-03时润泽
时润泽
(河南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和博学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实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旨归,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生态发展观;严守“生态红线”,维护生态安全的生态安全观;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以及依靠“法治”来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等主要内容。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哲学视角来看,这一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理论基础,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哲学向度: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生态利益的“人学”向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共哲学”向度,以及“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价值哲学”向度。阐释清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三个哲学向度,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人学向度
如何从人学视域下理解和把握“人”,是深入探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学底蕴的基础和前提。“人学”视域作为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最深层次逻辑,它所聚焦的是如何在自然中体现人的本质、保证人的生存、指导人的实践活动、维护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等问题。
在人与自然的具体关系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活动主体是人,而这里的“人”,是一个囊括历史的、具体的人的集合。“人的需求就是我们所努力的方向”是这一集合所展露的外在所需,“保护生态环境”是这一集合的内核实质。那么在“人的需求就是我们所努力的方向”等同于“保护环境”的空间架构中具体的反映了我们之所以被称之为“人”的基础,揭示了“人”为什么要保护环境的前提。从马克思人学视域下来看,自然、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和发展的两种方式:一方面,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实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活动方式,并且具体体现了自然是人具有“类存在”特征的前提、实践是人具有“类存在”特征的方式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体现出人具有“类存在”的特征。
(一)自然是体现人与自然关系中“人”具有“类存在”特征的前提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275)一方面,在人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人通过简单的社会生产同大自然进行必要的物质交换,维系自己的生存所需;另一方面,人在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赖关系,并由此诞生了早期的经济、政治、社会文明等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马克思将人所具有的现实性特征即“类本质”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关系基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靠自然界生活”,而又回报以自然。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实践活动将自然界从“生态自然”改造为“人化自然”的状态。以唯物史观角度来看,在自然界和人类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的东西。因此,将满足人民的生态诉求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主体实践活动,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证明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且遵循客观规律的“类存在物”。
可见,大自然作为人们繁衍生息的承载体,不仅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一切与人们共享,而且还为人们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和生存保障。但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由受制于自然演进为征服自然,人类对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观念也愈发深入,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暴力索取也必然会招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所以,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发挥人的“类存在”特征的前提和基础。
(二)实践是体现人与自然关系中“人”具有“类存在”特征的方式
实践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是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理解在人与自然中“人”所具有的“类存在”特征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体现的。实践不仅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要活动方式,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体实践方式。“人的实践本性决定人是以类为本质的‘类存在’……这些统一起来就是‘类’存在,只有从这种本质的统一性中才能把握‘人’的存在和人的本性。”[2](P66)所以,从实践的层面在人与自然的架构中理解和把握人具有“类存在”特征,是主体实践过程中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类活动”方式。这为我们探究实践是体现人与自然关系中“人”具有“类存在”特征的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实践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之间指导人们现实活动的方式;另一方面,揭示了“类存在”与人、与自然关系之间是通过实践作为其二者互动关联的需要。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实践是改造自然的具体活动方式。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类存在”概念,不仅包括了人对征服自然进而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价值追求,而且也包含着人通过实践来证明自己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区别于动物的“类存在物”。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以及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主体实践中,通过由实践所体现的人的“类存在”特征而引发的人与自然的“共处”问题进一步显现出来,人类在与自然发展的进程中,过多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忽视了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相生相成的因果联系,从而在实践主体的本质方面,更多体现了人的“类存在”特征。在实践主体的外在层面,体现的是人类为了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依靠自然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公共哲学向度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其核心要义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古代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其中蕴含着公共哲学思维,充分体现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高境界。“所谓公共哲学,总的来说,就是关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公共问题’的理性反思,在理论层面上,它所体现的是人类对自然之间共同相处的‘公共生活智慧’——‘公共理性’的反思、理解和不懈追求。”[3]从公共哲学层面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思想本身就是针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共处同一个公共空间的理性思考和科学探索,努力追寻如何实现人与自然更好的“共生”“共处”,从而显露其“共融共生”的公共哲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概括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公共哲学内涵,具体可以从公共维度、公共利益两个层面展开。
(一)人与自然同处一个公共维度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既表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也表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人与自然共处于同一个公共维度,这既是人与自然“共融共生”的前提,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追求“公共利益”的前提。这不仅阐明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紧密关系,也证明了人与自然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1.人与自然同处物质世界运动的时间维度。人与自然在同一个时间维度里,自然界中万物与人类社会中的人共同相处于同一个公共时间进程之中,在这一时间维度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时间处在同一个时间流、时间线中,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在时间流速上都是同频共振的。无论是大自然的自由生长,还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演进,都影响不了时间的快进和倒退。这种共时性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某种特质,即在地球的任何变化,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公平的。这决定了人类通过对大自然的索取而进行的社会文明的演变,不会因为时间而退却,当人类将自然界改造成为人类文明之时,自然界也将不复存在,不会倒退。
2.人与自然同处物质世界运动的空间维度。人与自然是在同一个空间维度里,人类生活的地球属于自然界,自然界里存在着人类文明,人与自然同在一个公共空间之中,既包含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包含了自然界需要人类改造才能实现永续发展。从空间层面来看,人与自然面对着同一个空间的共处关系,这其中既包含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在同一个时间维度中的共时性的“共处”,具体表现为在同一个空间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表现为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中的历史性的“共处”,即在不同时代的空间里人类如何与同一个自然之间的“共处”。所以,厘清人与自然在同一“公共空间”层面中的统一性和同一性,不仅能够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且还能够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子孙后代保留一片绿荫,以实现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永续发展”。
(二)人与自然同有一种公共利益
人与自然之间不仅是共存共生的命运共同体,也是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所谓“利益共同体”指的是相处于一个共同空间中的内部各要素之间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互通性。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及人类“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的生态文明思想,[4]这种共融共生的利益关系,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界的秘密等待着人类的开发和挖掘;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人类需要为自然界构思一幅宏伟蓝图,使自然界朝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人类与自然同处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之中,如何保护自然生态,如何保护人类文明发展利益,是我们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从价值层面来看,对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来说,人类社会文明居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当人类文明利益与自然界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首先要站在人类命运的高度去思考问题,优先满足人类的利益需求,延续人类文明的发展。但是,如果从利益共同体的构成来看,人类与自然是共融共生的“共同体”关系,那么,作为人类的我们在延续子孙后代文明火种的同时,必须要考虑自然界的利益,不能毫无节制的开发自然,而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必须明确的原则。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哲学向度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提出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天然的生态就是天然的生产力来源。他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5](P330)“金山”和“银山”理论就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
(一)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哲学层面上的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理解和认识到价值本质,从而对个体事物或人给予一系列的评判标准和评价方法。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人们辨别善恶美丑,而错误的价值观则会导致人们昏昧糊涂。人们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更好的保护生态,为子孙后代留住绿水青山。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于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认为,决定一个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应用情况,工人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程度,生产资料规模的大小和使用效率,一个社会所拥有的自然条件,等等,[6]这里的自然条件指的就是自然生产力。这一论断是对庞大工业文明生产力的再解释,同时解释了决定社会生产力的不仅仅只有人为因素和科技因素,还涵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从实际国情出发,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他将“两山”理论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进行了有机联系,丰富和发展了我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也将这种保护生态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心中。
(二)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达到互利共赢的价值
习近平在浙江考察生态环境问题时强调,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做到整体推进、步调一致。他提出:“要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7]也就是既要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又要做到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此达到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是相融相生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不能为了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而断绝子孙后代的道路,也就是先污染后治理;当然,我们也不是不发展走文明倒退的道路,而是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只有辩证统一的掌握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够更好的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提出,体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即互利共赢的新局面。首先,是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自然界中的天然资源满足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同时也发挥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为探索新事物提供了前提。其次,是人类社会文明在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恩格斯曾经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8](P304-305)先污染后治理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是可持续的,以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的经济发展也必然会复归于人类本身。所以,金山银山都不如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我们才会更好的发展生产力。没有绿水青山,再多的金山银山也是竭泽而渔。“两山”理论和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哲学,为我国新时代保护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由高速发展转移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