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招生–培养–毕业–就业一体化的全链条博士生培养模式

2022-03-03方勇纯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博士生毕业导师

方勇纯

招生–培养–毕业–就业一体化的全链条博士生培养模式

方勇纯

面向博士生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提出了以出口为牵引,招生–培养–毕业–就业一体化的全链条育人模式,具体包括招生环节的从严把关和师生相互适应;培养阶段从多个角度全面锻炼博士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并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而毕业阶段则重点指导博士生为下一阶段做好充分准备,并提早规划以更好地应对在工作岗位上可能面临的困难。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招生–培养–毕业–就业一体化全链条育人模式可以很好地确保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供给侧改革;招生–培养–毕业–就业一体化;全链条育人;四有好导师

一、引言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博士生的培养。对于博士生培养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基本技能以及创新能力;另外,攻读博士学位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人生经历,需要博士生在心理层面足够强大,为此,需要不断提高博士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并进一步提升其全面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国内外博士生培养模式展开了深入研究。例如,有学者对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博士生培养情况进行了分析[1-3],而娄枝等人则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进行了汇总分析[4]。对于博士生培养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其创新能力,从而使其真正成为社会创新的领航员。对此,有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5],如研究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提升我国博士生的创新能力[6],而郭瑞迎等则对于如何改革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7]。还有文献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一些瓶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8-9]。也有文献研究了博士生培养的国际化问题[10-11]。

对于博士生培养而言,导师无疑是决定其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基于此,导师的因素得到了很多专家的关注,到底什么样的导师更适合博士生的快速成长,这是一个日益得到重视的问题。已有文献分别对导师的职责和作用等进行了深入阐述[12-13],并对导师的指导风格、导师的人格等因素对于博士生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就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出了建议[14-15]。还有学者对于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导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探讨[16]。此外,博士生需要什么样的培养,他们对于导师有何期盼?在博士生成长过程中,导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监督?对于这些问题,也有学者分别从博士生和导师两个角度进行了调研和分析[17-18]。

近年来,博士生培养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提出了各有侧重的培养模式。遗憾的是,现在的博士生培养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①很多博士生对于自己是否适合攻读博士学位缺乏清醒的认识。不少博士生仅仅只是由于听从亲友的意见而攻读博士学位,自己其实并没有考虑清楚。由于准备不足,这样的博士生通常自信心和意志力不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无所适从,甚至轻易放弃。②对于如何切实提高博士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由于博士生自己积极上进的意愿不够强,导师指导偏少等原因,致使很多博士生培养的水平不高,无论是其专业素质还是创新能力都未完全达到博士生培养的要求。③博士毕业生对未来的规划意识比较淡薄。很多博士生对于将来的去向仅有模糊认识,缺乏长远规划,甚至毕业在即,仍未对于下一阶段做好准备,致使毕业之后经常陷入手忙脚乱的境地,丧失下一阶段发展的主动权。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面向“供给侧”改革,全链条育人的新型博士生培养模式,目的在于从博士生教育的“源头”和“出口”分别进行把关,而在中间的培养阶段则切实提升博士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具体而言,笔者基于多年博士生培养的经验,从博士生培养时对于“出口”的要求出发[19-20],考虑招生–培养–毕业–就业一体化的原则,分别设计了宁缺毋滥的招生环节(即“入口”环节),包含软环境建设、和谐师生关系构建、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等要素的培养环节,以及严把质量的毕业“出口”环节。笔者将全链条培养模式应用于博士生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培养的数名博士生已成长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多年实践应用的良好效果充分验证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二、招生–培养–毕业–就业全链条博士生培养模式

博士生群体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培养创新能力突出,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博士,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招生–培养–毕业的全过程加强监督管理。为此,笔者提出了面向“供给侧”改革,以“出口”为导向的全链条博士生培养模式,它可以实现博士生招生–培养–毕业–就业整个过程的一体化管理,以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这种模式要求在博士生招生时,要尽量把好“入口”关,选择专业基础扎实、意志力较为坚定的学生攻读博士学位;在培养过程中,要提供适合博士生成长的环境,并充分发挥导师或导师组作用,督促指导博士生快速进入研究状态,特别是要通过具体指导提升博士生在文献阅读、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指导博士生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并在研究成果方面尽快达到毕业等方面的要求;对于准毕业生,要引导其为毕业之后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导师尽可能“扶上马送一程”,实现博士生毕业–就业的平稳衔接。

以下,将对全链条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阐述。

1.宁缺毋滥,严把“入口”关,遴选出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意志坚定、潜心研究的博士生

攻读博士学位是一个耗时长而挑战大的艰巨任务,需要博士生在个人品德、专业背景、心理素质、研究兴趣等方面都达到要求,方可避免在后续的培养环节出现问题。为此,在招生环节就要把好“入口”关,要坚持供给侧改革,以“出口”为牵引来遴选博士生。在这个环节,需要比照博士毕业生的要求来判断申请人是否适合攻读博士学位。例如,其服务于国家的意愿和个人未来的规划如何,是否具有培养价值;其专业基础如何,几年之后是否能达到博士毕业的要求,是否具有培养的可行性,等等。

(1)个人品行与道德修养。到了申请读博的年龄,学生的人生观等基本确定,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或思维方式都基本成型,因此,要重点考察申请人的品性,包括是否具有远大理想,是否具有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意愿,其个人修养如何,等等。“有才无德是毒品”,若是博士生在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在专业能力方面越突出,可能对社会的破坏性越强。因此,在招生阶段,对申请人道德品行的考察至关重要,一定要遴选出确有意愿服务于社会的博士生。

(2)专业基础知识储备。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博士生的专业素养有非常高的要求。博士生毕业时应该成为所在研究领域的专家,对本领域的研究情况和最新进展应了如指掌,自身应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能够独立甚至带领团队开展高水平的研究。从这个要求可知:博士生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才有可能通过几年的学习达到上述目标。因此,在招生阶段,必须对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特长、逻辑思维能力、研究兴趣等进行重点考察,以选拔出确有培养潜力的申请人。

(3)精神和心理层面是否适合攻读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挑战性和难度非常大,其间会面临各种困难。例如,研究上进展不顺利,生活上面临经济方面的压力,人际关系方面和导师及同学之间的沟通不畅等。在招生阶段,要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其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如何;是否能“坐得住”,是否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其心理承受能力如何,是否具有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决心;要考察其自信心是否强大,是否可能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由于遇到各种困难而失去信心。

(4)个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很多时候,创新离不开对于细节的把握,因此,要考查学生是否具有严谨细致、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培养阶段,博士生需要和导师或同学进行深入交流沟通,因此为人处事的能力、性格特点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博士生培养的难度;另外,对于理工科博士生而言,很多时候需要参加大项目和数位教师/同学一起协同攻关,这既会锻炼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同时也对其团队合作精神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招生阶段,应该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进行考察。

2.以导师为纽带,全过程、多环节监控,全面提升博士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博士生入学之后,马上会面临培养问题,这是全链条的中枢神经,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是整个链条中最核心部分,对于确保教育质量至关重要。为此,重点是要以“出口”为导向,以导师为纽带,通过全过程、多环节监控,全面提升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是需要重点把握好环境建设、和谐师生关系构建、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博士生专业素养提升等核心环节,全面锻炼博士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其创新本领和综合素质。对于博士生培养而言,培养工作的前期重在快速起步,中期贵在坚持不懈,后期着眼于衔接未来。

(1)构建激励博士生快速成长的环境。对于博士生成长而言,硬件方面的条件,如实验与测试条件、数据来源、计算资源等,已得到了广泛重视,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水平大学在上述硬件条件方面进步非常快。遗憾的是,博士生成长的软件方面的环境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其实,对于一位博士生而言,其所处的科研环境对于能否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至关重要[21]。因此,需要努力构建一个适合博士生快速成长的环境。为此,首先需要营造和谐向上、轻松愉悦、平等互助的氛围。在这个环境中,每位博士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和团队所有教师/同学进行充分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每个人在其间保持着昂扬向上的斗志,这样就能互相激励、共同提高。此外,需要为博士生成长构建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让博士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充满动力,时刻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尊重,自己的付出获得了很好的回报;而懈怠的同学则通过导师适度的提醒和批评得以重新振作。此外,要营造非常活跃的学术交流氛围,定期邀请本领域知名学者前来进行讲座,开阔博士生的视野。在国际交流方面,和来自国际高水平大学的研究团队建立稳定的学术合作关系,为确有准备的博士生提供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

(2)打造“四有好导师”博士生导师队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博士生的培养水平,首先就要持续优化导师队伍,打造一支由“四有好导师”构成的博士生导师队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方面,要求导师把握好人才培养方向,加强思政教育,帮助博士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授业是指对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导师要指导博士生逐渐成长为本领域的专家;解惑,则是要在博士生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为他们解答各种疑虑,指导博士生走出困境并快速成长。

自博士生入门伊始,导师就要切实担负起培养之责。导师要关心博士生所思所想所虑,主动和博士生多交流,特别是博士生入门阶段,要了解他们在学习、研究、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博士生成长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要建立导师组概念,除了导师本人之外,还应该发挥其他导师的辅助指导作用。导师应对博士生因材施教,根据博士生的成长规律和每名博士生的具体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引导博士生明确其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

导师与博士生之间是科研上的合作伙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平等相待。在“师”与“生”的关系中,“师”是主体。导师应真正关心博士生,理解博士生,从博士生角度考虑问题,要充分理解他们在生活、学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并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爱戴和信任,形成非常融洽、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导师在学术研究方面要严格要求博士生,切实负起学业指导的责任,而不能对博士生疏于指导。此外,教学相长,在指导博士生过程中,导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指导博士生的本领;同时,在学识方面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方向,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既指导博士生,同时又在计算机应用软件等方面虚心向他们学习,这样才能保持导师在专业方面的前沿性。

(3)博士生培养的重点在于全过程监控,而关键在于快速入门。在培养博士生时,要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全程监管,一方面,通过开题、中期、答辩等环节对博士生的研究进展进行宏观层面上的把握;另一方面,通过例行的课题组会等形式监管研究生的日常研究进展,避免部分自律性不强的同学出现懈怠、掉队等现象。

对于博士生学习而言,入门是最困难的,对于直博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要指导博士生快速入门,帮助他们从以学习为主的本科生阶段,或者以开发为主的硕士生阶段,进入到以创新研究为主的博士生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博士生可能遇到各种非常实际的问题,需要导师手把手地指导、帮助他们,和他们一起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同时也不会因为无人帮助而沮丧不已、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学业。

博士生在入门阶段要尽快熟悉当前的研究状况,就需要阅读大量文献,这是博士生的基本功,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在这方面,导师要指导博士生提高文献阅读的品位,要引导博士生将精力应用于阅读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这样才能“开卷有益”。起步阶段的博士生,由于在学术鉴赏力方面不够强,阅读低水平的文献很可能会使他们对于专业术语、写作规范等建立错误认识,这类文献实际是“开卷有害”的。

(4)研究方向确定与问题意识强化。对于博士生而言,确定研究方向,寻找感兴趣的问题非常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面向”,为我们的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博士生培养同样应该遵循“四个面向”的大原则,要引导博士生研究“真”问题,特别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世界科技前沿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真”问题,要努力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导师要引导博士生去挑战有难度、有价值、国家急需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工科应用领域的博士生,要让自己的兴趣和国家的发展有更好的契合度,而不能完全从自己的兴趣出发。

另一方面,对于博士生而言,学会“找问题”非常关键[22]。什么样的问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作为博士学位论文来研究?要回答这些关键问题,就需要指导博士生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深入理解本领域的研究问题,使他们磨炼出一双慧眼,获得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博士生一旦确定好待研究的问题,导师就要指导博士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博士生会发现自身知识的缺口或者分析能力的欠缺,就会主动去补习理论知识,或者阅读更多相关性更强的专业文献。

(5)博士生阶段基本功修炼和综合素质提升。在博士生阶段不仅仅是提高专业素养,同样是一个全面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导师首先要引导他们建立对于研究方向的整体把握,这是一个基本功,需要大量阅读文献才可建立对于研究方向的理解。其次,要提高论文撰写的能力。导师要引导博士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在起步阶段,一般不要求博士生撰写非常复杂、篇幅较长的论文,对于论文的创新性不宜提过高要求,主要是让博士生学会科研诚信、论文撰写规范和各部分的撰写方法。特别是对于博士生最初的几篇论文,导师需要逐字逐句把关,要反复修改,并随时和他们进行讨论,让其深入理解文章修改的原因,并要求其不断总结、反复思考和琢磨,以不断提高写作基本功。此外,还要提高博士生做报告的能力。博士生应利用好课题组组会等机会,锻炼自己的演讲和表达能力,要学会快速展示自己的思路。当然,学术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非常重要。在博士生阶段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导师要邀请专家前来讲座,要求博士生聆听专家讲座,并做好记录。导师也要指导博士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增进和同行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更好地理解本领域各个研究方向。此外,人际交流、团队合作、抗挫折能力等,这些都是在博士生阶段需要不断强化的能力。

3.严把“出口”关,毕业之前查漏补缺,做好毕业之后的规划,最后“扶上马,送一程”

博士生的最后阶段是“出口”,在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择业等事项,并为下一阶段参加工作做好相应的准备。

(1)学位论文。要指导博士生将前期的研究成果整合好,确保形成一本逻辑清楚、写作规范、创新突出、非常有价值且经得起推敲和岁月考验的高水平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在科研诚信等方面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可以通过专家评审和将来的任何抽查。

(2)择业问题。在博士生的毕业阶段,要利用好博士生最后阶段的时间,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冲刺准备。很多博士生有志于到高校等单位进行教学科研工作,而作为高校教师,项目申请书撰写、学生指导、课程讲授等都是必备的非常关键的能力,需要通过师生共同努力,重点加强博士生在这些方面的锻炼。例如,在项目申请书撰写方面,导师可尝试让博士生就申请书的某个部分撰写初稿,为此,之前需要进行细致的指点,待其写完之后由导师指导修改,并进行讨论,指出其撰写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共同分析如何修改更为合适。在培养学生指导能力方面,可以尝试让博士生协助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或者指导低年级研究生。在课程讲授能力方面,可以让博士生就某个主题进行报告。同时,导师要和博士生进行毕业前最后阶段的讨论,提醒他们步入工作岗位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动员他们为此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提早做好职业规划,准备好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或被动局面。

(3)“扶上马,送一程”。现在的年轻人,面临非常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对于独立开展科研等工作的博士毕业生,由于要面对许多之前从未遇到过的情况,难免会有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的情况。这时候,导师应成为其坚强后盾,尽可能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指导他们渡过难关,快速平稳高效地迈过职场的起步期。

三、实践检验与成果传播

笔者在多年的博士生培养中,对全链条育人的博士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实际应用,并进一步将其扩展应用于所在学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1—2021年,笔者共培养了17名博士生(不含委培生)。这17位博士生中,13人来自于原“985工程”建设高校,4人来自于原“211工程”建设高校;在生源类型中,10人为直博生,5人为硕转博生,2人为考博生。总体而言,生源非常优秀。

由于把好了“入口”关,且在博士生培养阶段采用上述全链条育人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对博士生进行严格指导与管理,以上17位博士生的研究进展非常顺利,其中,15位博士生在基本学制内顺利毕业(基本学制为南开大学正常博士毕业的最短年限:直博生和硕转博生从本科到博士毕业共5年,考博生从硕士到博士毕业为3年),占比为88.2%,剩下2位博士生均延期1年毕业,占比为11.8%。以上17位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2本被评为省部级优博论文,另外1本获得省部级优博论文提名奖。以上17位同学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有4人次获得南开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南开大学1万多名研究生中,每年仅10人获此殊荣),1人次入选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1人次入选天津市大学生年度人物,1人次牵头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国家金奖。

以上17位博士生,毕业之后有10人进入高校,1人进入研究实验室,6人进入企业工作。现在,进入企业工作的6人均已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领头人。进入高校工作的10人中,有3人是一毕业即作为引进人才进入相关高校工作;目前,已有3人晋升为正教授,3人晋升为副教授/副研究员。有一位学生由武汉大学保研进入课题组直接攻博,毕业后在高校任教,31岁即成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另一位学生由天津大学推免进入课题组,博士毕业几年之后即成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并获得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另一位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的直博生,在5年博士生期间囊括南开大学所有奖学金,并入选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当年共20名入选者)。

为了进一步检验这种全链条育人培养模式的效果,笔者将其从本课题组推广到所在的研究所和学院,实际应用效果非常好。一方面,研究所和学院的博士生在就读期间成果丰硕,因此他们在择业时得到了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青睐;另一方面,由于博士生培养水平不断提升,且毕业生去向非常好,这进一步吸引了优质生源,博士生“入口”质量快速提升。以近2年为例,所在学院的博士生中,绝大部分为直接攻博的优秀推免生或者前期成果突出的硕转博生。总之,这种全链条培养模式在吸引优质生源、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确保毕业生前景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全链条育人博士生培养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得到了教育界同行的关注,笔者因此被邀请在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等会议上做专题报告,传播这方面的成果。同时,由于这些方面的工作,笔者应邀担任教育部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兼职,并应邀在各类会议上介绍相关成果。

[1] 赵晶, 苏云飞. 德国博士生培养特点及启示[J]. 高教论坛, 2019(7): 121-124.

[2] 刘亚敏, 王声平, 关荆晶. 美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 特征与启示[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3): 93-97.

[3] 邱雯婕. 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的英美经验[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9(2): 60-65.

[4] 娄枝, 王锋.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27): 3-6.

[5] 黄峥, 王慧, 贾楠. 新形势下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思考[J]. 科教文汇, 2021(9): 53-54.

[6] 牛风蕊.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 教育评论, 2019(2): 3-6,82.

[7] 郭瑞迎, 牛梦虎.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改革趋势浅析[J]. 法学教育研究, 2018(1): 185-199.

[8] 李轮, 王朝红, 王森林. “双一流”背景下制约我国高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J]. 高教学刊, 2021(17): 1-4,9.

[9] 肖国芳, 彭术连. 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问题与制度构建[J]. 科学管理研究, 2019(5): 127-132.

[10] 冯伟兴, 贺波, 叶秀芬, 等. 依托国际合作的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10): 101-103.

[11] 刘多, 李石坚. “ARE”模式的博士生国际化培养实践及思考[J]. 科教导刊, 2020(2): 64-65,68.

[12] 沈通. 博士生导师对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点控制研究[J]. 科教导刊: 电子版, 2020(26): 85-86.

[13] 徐玉珍. 多元指导制度下导师在博士生培养中的职责——基于香港大学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相关规定[J]. 现代教育科学, 2019(1): 120-124,129.

[14] 徐岚. 导师指导风格与博士生培养质量之关系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9(6): 58-66.

[15] 徐岚. 导师人格与身教对博士生培养的影响[J]. 教育发展研究, 2019(23): 34-41.

[16] 董贵成. 导师培养博士生需要关注的若干重要环节[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9): 11-15.

[17] 许丹东, 刘娣, 朱燕菲, 等. 博士生希望什么样的培养环境——基于博士生意见调查的实证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4): 27-34.

[18] 陈洪捷, 丁钢, 周光礼, 等. “关于博士生培养”导师笔谈[J].现代大学教育, 2020(6): 18-30.

[19] 陈谦. 构建有效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弹性分流淘汰机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4): 46-51.

[20] 梁会青, 李佳丽. 博士生就业前景预期对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Nature 2019全球博士生调查的实证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 2021(8): 94-102.

[21]刘博涵, 赵璞, 张小平. 建设良好的学术软环境助力一流的博士生培养[J]. 北京教育: 德育, 2018(1): 86-88.

[22] 阎凤桥. 博士生培养过程要注重养成问题意识[J]. 中国高教研究, 2020(5): 24-28,33.

10.16750/j.adge.2022.05.004

方勇纯,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天津300350。

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编号:E-RGZN20201010)

(责任编辑 周玉清)

猜你喜欢

博士生毕业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们今天毕业了
V eraW an g
毕业季
导师榜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