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到引领:新时代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模式转变

2022-03-03刘培蕾

许昌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工科特色理念

刘培蕾,郑 直

(许昌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河南 许昌 461000)

一、前言

目前,新工科作为我国工程教育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战略与部署,建设步入快车道。从2017年形成“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新工科”正式进入公众视野;继2018年教育部认定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建设开始具体实施;到2019年教育部成立“全国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随着“天大方案”“成电方案”“F计划”等正式发布,并全力推进,“新工科”建设逐步迈进深化。至此,标志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对于“新工科”内涵的理解,学界尚未达成共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中将“新工科”改革内容界定为“有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五个方面[1]。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新工科之“新”都需要在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注入新的特征,即新理念、新知识、新模式、新人才等。然而无论是建设新工科,还是工科新建设,在实践中都依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教育侧重对国外工程理念、技术、需求的“追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适应了我国工程领域的需要,但是从内在自主创新发展角度来看,潜藏着一些明显问题,与新形势下对工科人才的新需求不相适应,导致创新型人才匮乏。因此,在推动新工科建设中,高校要从新工科的长远发展和战略意义高度出发,推动工科人才培养战略指导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建立以“引领创新”为发展取向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对标新工科建设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和新文化,实现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目标、过程和产出的整合优化,突显新工科的本质特征和内涵,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新工科”重大建设战略。

二、被动适应:高校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

高校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我国工程教育、高等教育和工程发展当时当地的应然选择,一方面受制于工科发展大氛围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内含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小气候之中。面对这样的内外部发展环境,高校传统工科建设在理念、目标、过程上都体现出了较强的被动适应和对标模仿。当然,以发达国家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为范本,推动我国工科人才培养对标建设,以此融入世界工科人才培养体系,这与我国当初工程技术发展相对落后有着直接关系。可以说,这样一种“适应”,既是被动之举,又是主动之选;不仅回应了当时工程教育建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也解决了我国工程发展面临的燃眉之急,对国家经济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促进和服务作用。但是,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最新诉求,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和工程发展最新需求,传统工科培养模式存在明显的发展局限和现实困境。

(一)因循守旧,理念引领性不足

不同的教育理念决定了不同的教育模式。高校传统工科人才培养在理念上充分体现了对工科发展前沿的紧跟,以及对世界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遵循,这是我国工程教育发展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现实的必然选择,其实质是我国工科人才培养对世界工程教育发展的被动适应。这样一种适应,对当时我国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十分必要,与此同时反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则表现为较多的模仿和重复。尤其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大部分高校都是按照国外工程教育理念进行“复制”,多年来没有形成能够指导我国高校工科人才培养实践的系统理论,这是我国高校工科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理念上缺乏必要的引领性、创新性,导致我国工科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跟随国外步伐,难以激发人才培养的内源动力。不仅如此,这种被动适应的结果,很难在高等教育国际输出过程中,展现我国工科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实现对世界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上的超越。

因此,如何摆脱理念被动适应、引领性不足的问题,是推动工科人才培养高质量产出、推动工程教育走向国际、建设新工科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顶层设计问题。失去了具有引领性的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必然会从根本上影响到新工科建设成效以及工程强国梦想的实现。

(二)对标模仿,定位原创性不够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人才高质量培养的关键。在学术界和实践界,不乏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诟病:即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和实践也面临着这种困境。虽然从理论上任何层次的大学都有在人才培养追求上的共同目标,比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作为学校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基础,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具体内容应该体现其准确性和差异性。

高校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方面与工程教育的内在规律有关,另一方面与外部的工程发展实践有关。遵照工程教育的国际标准,培养实践工科人才是高校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对世界模式的一种客观“适应”和对不确定性的“一致响应”。在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初期设定过程中,出于对外部工程教育的关照和遵循,往往会对先进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进行对标建设和模仿借鉴,导致各高校之间出现了较大的重复性和相似性,这样显然不利于高校工科人才良性竞争。另外,从目标的科学性上来说,过于注重目标设定的国际对标和模仿,忽视我国工程发展历史和实际,尤其是对现实经济社会和实践的关照,极易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三)结构失衡,培养实践性不强

知识与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关键要素,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高等教育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完善知识和习得能力的过程,两者的二重结构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需要平衡和处理的一个结构关系。

传统的工程知识观极易陷入知识教育的窠臼之中,造成理论与应用的类型分立、学与术的等级分割、知识与能力培养结构的失衡[2]。在学科知识论的影响下,我国高校曾十分注重知识教育,侧重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以知识为中心进行人才培养基本过程的设计,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其影响。传统工科人才培养过程相对封闭,人才培养比较关注当下学科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需,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对学生学科交叉知识和跨界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专业知识轻综合能力、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训练等突出问题。反映了高校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被动适应中出现的目标与过程“割裂”。一方面过于强调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目标导向,另一方面却忽视了为实现其目标而设计重构的培养过程。简而言之,传统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以“知识教育”为中心的学科导向进行设计,“实践培育”并未真正深入到工科人才培养本质中,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如何尽快摆脱被动适应的现状,建立结构优化的人才培养过程,真正确保工科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提高工科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需要新工科建设着力去解决和实践。

(四)同质同化,发展特色性不显

高校人才培养的产出质量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检验的最重要指标。过去几十年,高等教育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大量优质的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出现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尤其是大量工科人才,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培养的人才区分度较小,难以满足社会对工科人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差异化需求。

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同样也面临这种问题。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工科人才的迫切需求,为工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和机会,最直接的便体现在工科人才培养规模上。工科人才大规模的产出,工程技术突破性的发展,都得益于高校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助力。另一方面,大规模培养的背后也折射出一个潜在问题,即工科人才整体优势和特色不足。即通过培养而走向社会的工科毕业生体现出明显的同质化,同类高校之间难以在能力、素质和特点上形成明显的差异,自身所体现的发展特色不显。缺乏必要差异和特色的人才培养产出,反映的是我国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局限,并未真正充分结合地区、高校、学科和专业的特色来实现工科人才培养的轨迹,实施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结果必然是培养的工科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出明显的同质化和雷同性。发展特色的缺失,不仅对学生的竞争优势造成影响,而且限制了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优化。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人才产出的外在规模,而忽视了工科教育内在规律;注重工科人才培养的追赶速度,而忽视了工科人才培养的内在成色;侧重工科人才培养的校际竞争,而忽视了工科教育的国际竞争。如何打造工科人才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产出,是新工科建设中一个紧迫且重大的课题。

三、创新引领:新型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思路

高校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中所折射出的局限,从根本上与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被动适应”分不开。进入高等教育发展新时代,面临新工科建设的新形势,被动适应的模式适应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不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新要求。新经济的发展特征使现代工程问题与信息技术、大数据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再是一个单一学科的问题,其解决方案需要多学科、多层面和多方位的交叉融合。基于此,新工科更加关注工科专业与最新技术,如人工智能、互联网、自动化、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注重推动工科与理科交叉,工科与人文社科融合,培养拥有能够提供上述综合解决方案,甚至是引领未来科技和工程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可见,新工科更加强调适应变化、跨界开放、引领未来。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教育理念由被动适应服务到主动引领发展[3]。高校需要推动发展模式的转变,建立以“引领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理念引领,推动技术引领,实现原创引领,突出特色引领,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型的工科领军人才,从而更好地促进工科教育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一)强化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的引领性,实现工科人才培养的实践超前

具有引领性的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是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对于人才培养来说,尽管每个国家每所学校所采取的方式不同,但能否站在一定的高度,及时甚至超前对国家和时代要求做出回应,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特征。我国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模式,既有工程技术发展基础的原因,又有工程教育理念被动适应的问题。完全被动适应的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关注的更多是当下和局部,缺乏对未来、人类、世界的高度认知,缺乏对全球事务的参与和竞争意识,自然难以培养引领世界工程教育发展的高端创新人才。

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我国大力支持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面对新工科前所未有的大好局势,高校要主动出击,在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上首先实现扭转,站在全球、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从我国工程发展实际、高等教育发展现实和工程教育基础出发,全面树立具有世界引领性的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树立引领工科人才培养的思维,坚持独立自主,从内部进行突破,实现我国工科人才培养的实践超前,奠定我国工科人才培养的基础。

(二)坚持新工科人才培养定位的原创性,实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示范

新工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根据我国工程发展的现实,进一步调整优化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其中关键是改变现有“适应”哲学指引下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步从工程技术的跟跑者和适应者的培养定位,转变定位为工程教育和工程技术的领跑者和引领者。为此,高校要坚持新工科人才培养定位的原创性,重新审视及思考当下的人才培养定位及目标,充分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和工程产业发展的需求,既不走照搬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老路,又不走重复原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旧路,而是要开辟一条符合中国工程教育特色和工科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目标新路,以实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示范。

新工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陈伟等学者认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必然包含、必须坚持复合性、创新性、工程性、智能化等逻辑要素,其中人才素质的复合是前提,创新是关键,工程是要旨,智能是趋势。上述逻辑要素的结构性目标则在于实现工科人才培养的“转识成智”,即转化、整合人文、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社会等各类知识,帮助学生达到明体达用、返本开新的“智慧”境界[2]。由此而见,在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先进性、合理性、可预期性的前提下,新工科应着力培养兼备家国情怀及全球素养、知识融合与集成创新、科学思维与工程实践、信息处理与智能运用的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重点。

(三)突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结构的实践性,实现工科人才培养的资源协同

工程特性其本质上就是以“实践”为基,工科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实践导向。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模式,定位于培养学生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完善学生未来从事工程领域的实践素质。

针对传统工科教育中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差,针对工科类教师绩效评价中“重研究轻教学”“重学理轻工程”的问题,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必须从知识操作层面推进理论与实践的跨界,促进课程学习、科研体验、工程实践的有机融合[4]。一是打造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多元主体机制,充分利用政府、企业的工程教育资源,建立产业学院、实验班、创新班等政校企跨界的联合培养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与产业部门、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融合。二是重构课程,建立多元复合的知识体系。“复合型”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特征,其课程内容的选择必然涉及人文知识、科学知识、工程知识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整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多学科资源,以培养知识综合和跨界思维的课程体系为目标,重构通识课程、优设专业课程、精创科研创新课程,推动工程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优化。三是汇聚资源,建立多元协同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通过项目牵引与植入,使学生可以有效观摩或参与产品研发过程,进一步了解“科学—技术—工程”的转化链条,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四是分类指导,创设形式多样的科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学科竞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加强对工科学生实践环节和过程的教育和引导,做实工科学生的实践教学,充分满足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获得的基本需求。

总之,新工科建设需要彻底改变以往知识教育的工科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协作、多元交流、深度互动,契合学生个性需要和期望的全新高校课程教学范式[5]。让更多的主体和资源汇集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发挥人才培养过程育人的作用,突出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实现工科人才培养的资源协同,实现工科人才培养实际过程质量的引领。

(四)打造新工科人才培养发展的特色性,实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

林健认为,在开展研究和实践新工科建设时,必须在其前赋予“中国”二字,即在新工科专业建设及其人才培养时要强调中国背景、中国需要、中国标准、中国模式、中国特色和扎根中国,这是对新工科建设的本土化要求[6]。除此之外,教育部《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也提出了建设新工科分类发展的新体系。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工科人才培养要想在世界舞台中凸显出比较优势,就必须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质量,以特色促引领,向世界工程教育展示我国工科人才培养的独有特色,以高质量工科人才培养产出彰显我国工程教育的话语权,形成良性的循环,实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从高校层面来看,不同类型的高校,都有其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这种特色不仅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积淀,同时也满足了区域经济对人才类型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不同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其学科专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需求等现实条件,在满足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共性要求的前提下,对于工科人才培养过程及模式要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和设计,充分挖掘高校内在的工程教育特色[7],进一步凝练新工科的特色发展方向和特色发展模式,让传统工科专业焕发新机,让新工科专业找到生存空间,为工科人才的特色培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工科特色理念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特色种植促增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