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辨析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2-03-03江苏省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辨析教学活动政治

江苏省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张 亮

教师应创新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模式,从目标、情境、环节、内容、语言及评价等各方面来优化升级教学模式,强化辨析、创新等意识,为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辨析发展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中思想政治辨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辨析点的随意性

许多教师并没有全面准确地掌握辨析教学的核心内容、功能作用及运用技巧,很少总结以往辨析教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经常随意地选择一些自认为可行的辨析点,然而这些辨析点普遍具有雷同化、常识化、肤浅性、枯燥性的特点,降低了辨析点与学生兴趣爱好、思考能力的一致性,无法激起学生探究辨析这些知识或问题的欲望,不仅容易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辨析活动的厌倦心理或敷衍态度,也削弱了教师对实现辨析教学目标与活跃教学氛围的支持与促进作用。

(二)辨析教学活动的雷同性

许多教师将辨析教学活动等同于话题讨论教学活动,经常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某一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理论知识解答这些问题。简而言之,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固定具体的,压缩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与辨析讨论的空间,降低了辨析教学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同时,也有部分教师过度干涉学生讨论分析活动,要求学生按照其思路或运用其讲解方法思考问题,降低了学生在辨析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三)辨析教学氛围的压抑性

大多数教师将辨析教学活动的目标设定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利用辨析活动加深学生对抽象零散定义概念的印象,提高学生运用这些定义概念来解答不同类型练习题的能力,加剧了辨析教学活动的枯燥性,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压力。同时,部分教师习惯用凝练与专业的语言讲解相关知识,缺少诙谐趣味类语言的使用,限制了教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基本作用的正常发挥。

(四)辨析活动教学的轻视性

许多教师过于重视学生辨析结果的正确性与全面性,没有认真观察学生在思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也没有为学生创设更多和谐自由的交流互动平台,降低了学生思想政治信息的共享互动性,也没有及时全面对辨析活动进行点评分析,限制了学生相关知识框架的完善与延伸,削弱了教师对学生思考辨析行为的指导作用,降低了教师创新教学环节内容所参考的教学信息的全面有效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辨析教学策略

(一)调整辨析点选择标准

教师既可以根据教育改革要求、辨析教学活动目标、教学知识特点等来选择兼具两难性、辩论性与教育性的知识点,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政治基础知识水平及理解认知能力等来选择兼具趣味性与拓展延伸性的知识点,更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生活实践活动来选择具有较强生动实践性与冲突性的知识点。同时,师生共同思考和筛选辨析点,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辨析该知识点或问题的欲望,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辨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科学合理的人生价值观,助推学生良好思想品质与学习生活习惯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多彩的消费”相关知识时,消费观是该节课的教学重点,但是许多学生并没有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选择“消费观”的辨析点,虽然许多学生认可勤俭节约的消费观,但是花钱大手大脚,攀比心较强,也就是说学生的消费观与消费行为并不匹配。因此,许多学生对该辨析点十分感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到辨析活动中的积极性。

(二)创设思辨情境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语言、传统教具及生活常见事物等来创设与辨析点紧密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结合教学情境来思考问题,增强了学生在思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促使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掌握更多思想政治知识技能。同时,教师还应通过选择争议性的辨析点创设两难情境,增加学生辨析的难度,促使学生深层次思考问题,罗列出辨析点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与人生思考。学生在反复推敲、否定及完善观点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提升自身是非判断及辨析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多变的价格”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介绍最近10年不同时间段猪肉价格的变化,并在介绍其价格波动较大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帮助学生汇总可能影响猪肉价格的因素。同时,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分析猪肉价格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养殖者、商家、消费者等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该问题,推测未来猪肉价格的上涨或下降的趋势,从而帮助学生厘清该问题的探究方向与辨析结果。

(三)创新辨析教学活动

教师应创新辨析教学活动与小组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微课等其他教学方法的融合模式,既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探究辨析点,也可以让师生集体讨论分析辨析点,更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更多支持自己观点的材料。同时,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以辨析点为主题的微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观看其他专家学者对该辨析点的看法,让学生思考这些专家学者观点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扩大学生辨析对象的范围。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实践活动,在教室内张贴写有不同辨析点的纸张,设计辨析主题的黑板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不同话题的观点,既可以提高辨析教学活动形式的灵活趣味性,也有助于创设积极热情的辨析教学环境。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相关知识时,教师创设“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利与弊”的辨析问题,有的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糟粕,不适合当代社会发展,有的学生则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精华,应全盘继承和学习。教师鼓励学生思考这两种观点,从而选择出更佳的观点,从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及思考能力。

(四)重视思辨过程

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在辨析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在结合学生性格及理解认知能力等基础上分析高中生人生价值观及心理性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不合理的思想观念,耐心解答学生在辨析过程中产生的困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习惯及价值标准对辨析点进行点评分析,发挥教师对学生辨析思维及行为的指导作用。教师应适当延长学生辨析讨论的时间,拓宽学生自主思考与辨析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分析与平等交流的平台。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相关知识时,许多学生在辨析“闭关锁国与对外开放”知识点的过程中会产生经济全球化是利是弊等问题。此时,教师应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汇总,共同探讨分析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思考与观点提出质疑,分析学生思维的特点,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拓展及逆向思维能力,也能提高学生思考的层次性与持续性。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调整学生思想政治能力评价标准与手段,认真观察和科学分析学生在辨析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根据提前设计好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进行打分,按照一定比例折合后的分数计入学生思想政治总成绩中,提高了教学评价的过程性与动态性。同时,教师还应从思辨全面性、开放探究性及主观能动性等层面科学评价学生的辨析结果,引导学生介绍其辨析过程及结果,提高了教学评价的开放性。另外,教师按照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评价手段的多样性,上传亲自录制和剪辑制作的辨析教学视频,并将其上传到校内线上学习平台或班级微信交流群,与其他教师共同探究分析教学活动的不足,共同制订完善教学方案,定期组织开展辨析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其他教师辨析教学活动的技巧,扩大了其对提高辨析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总之,正视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认识到辨析教学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效果的重要意义,通过筛选辨析点、创设思辨情境、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途径来提高思辨教学效果,激发学生自学探究与辨析实践的欲望,为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及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共同提升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辨析教学活动政治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