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教学如何培育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022-03-03山东省寿光市寿光现代中学程艳红刘保华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教学活动意识

山东省寿光市寿光现代中学 程艳红 刘保华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现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体能训练少。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体魄,加强思想认识,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一、影响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

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及认识水平也在不断加深,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制约,许多学生未能积极展开体育锻炼。

影响高中生展开体育锻炼的原因不仅有学生自身问题,还有教师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等。从教师角度进行分析,部分教师对体育活动的引导能力有限,使得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很容易受伤。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失去参与兴趣,产生排斥心理。还有部分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有限,教学内容讲解不专业,甚至出错,阻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顺利开展。

二、体育教学中培育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一)理念创新,加强自主锻炼意识

高中阶段,学生的课业学习压力大,日常体育锻炼时间有限,但是部分教师仍然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甚至挪用体育锻炼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其他高考科目的学习,将体育教学目标局限在期末展开的体能测试达标上。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使得学生也难以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更何况进行日常体育活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这就需要高中体育教师从思维理念上进行创新,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锻炼意识。

过去,受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许多高中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教学主要以技能培训为主,内容过于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需要注意的是,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形成了独立思维和自主观念,有着自己喜欢的运动类型,传统教育理念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观念,从高中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更加多元化、系统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通过体育锻炼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展开长久的学习和训练,同时需要教师和学生竭尽全力。而且,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也并非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氛围营造,强化学生体育意识

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系统化的流程,需要学生不断加强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监督管理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充分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并通过不间断的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不仅是教学氛围的营造者,也是体育锻炼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对学生予以适当的帮助,避免学生出现运动损伤。

具体来讲,教师可以按照年级学段进行合理化的分配。一方面,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课业压力相对较小,拥有较多时间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身心的培养上,举办多元化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让学生能在日常的竞赛活动中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另一方面,高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体育锻炼时间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出发,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缓解个人压力,更好地将情绪发泄出去。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栏目、宣传板报、多媒体平台等方式进行体育活动的宣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中体育第八章“球类运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时,可以通过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播放篮球比赛视频、足球发展历程、乒乓球打球技巧等,促使学生能够加强对各种球类运动的认识和了解,并将各种技能应用于实际体育锻炼中,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将体育锻炼理念和终身体育意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需要明确的是,在高中阶段展开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体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体育教学的理论认识,选出符合学生身份、个性的教材内容,实现高中体育的理论知识和体育锻炼相结合,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了解科学的体育锻炼理念,形成体育锻炼意识。

(三)因材施教,考量学生个性差异

高中是学生成长发育和思想锻炼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充分考量学生的个人差异,将因材施教理念贯穿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制订针对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促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体育锻炼强化个人体魄。例如,在展开篮球教学时,教师在教学前应从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兴趣等方面进行考量,切实引导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又如,教师在对人教版高中体育武术运动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对简单的动作,当教师完成示范后,可以让表现好的学生到前面进行演示,引领其他学生进行观察;对较难的动作,当教师完成示范后,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还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合理地对小组学生进行划分,确保每一组都有表现好的学生和表现一般的学生,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不同类别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个人的学习兴趣,挖掘自身的体育潜能,从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四)多元教学,全面激发锻炼热情

在高中阶段,想要通过体育教学培育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应当积极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设计有趣的体育游戏,丰富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一方面,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将各种体育游戏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高中阶段学生面临升学压力,体育锻炼时间有限,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各种体育游戏有机融入课堂,充分考量班级内部的人员分布和体育水平,并据此进行活动设计。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接力跑步比赛的方式,将班级学生按比例分成男女人数相同的小组,每组五人左右,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就是第一名。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加强组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借助接力跑的方式认识到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全面激发锻炼热情。

另一方面,高中体育教师应当不断丰富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学生缺乏日常体育锻炼正是因为时间有限、认识不足,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举办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如趣味运动会、跳大绳、打口袋、拔河等活动,促使体育锻炼能够更具趣味性,让学生放松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定期举办一些竞赛类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好胜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育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因材施教,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日常锻炼,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教学活动意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