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应用
——以“丝竹相和”一课为例

2022-03-03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石婧暄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丝竹体验式乐器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石婧暄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大卫·库伯提出体验式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设计的教学模式,它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倡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体验式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它提倡让学生亲身实践,在实践中总结规律,学习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体验式教学模式通常的组织流程是创设情境→课堂导入→互动探究→提出质疑→当堂反馈。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亲历性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色在于“体验”,认为教学活动应该是“实践出真知”,亲身实践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既指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也包含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因为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尊重,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行为和感情两方面体验和感受,进而获取知识,得到成长。

(二)个体差异性

由于个体存在认知差异,每个人的认知能力、思维发展以及兴趣爱好都不同,因此个体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不同,理解也不同。正因为存在这种个体差异,所以体验式教学关注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只有通过交流和分享,错误的认知才能被纠正。体验式教学模式正是让学生通过这种差异化的体验、差异化的理解,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从而获取学习经验和知识。

(三)趣味性

因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所以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趣味性更强。教师设计生动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营造学习氛围,使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基于有趣的学习体验,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更明确学习的意义。

(四)互动性

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是和谐的规划沟通的关系。体验式教学通过师生的有效对话,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帮助,整合所有可视、可听、可感的学习资源,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渴望和冲动,在学习过程中更投入。

三、体验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境设置,让学生在意境中体验学习

所谓“课堂情境设置”,意思是教师依据直观教学原理、知情对称原理、寓教于乐原理、因材施教原理创设课堂情境。据此将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音乐鉴赏课上的每首音乐都是独特而美丽的,它们都有各自鲜明的个性与丰富的内涵,也都有其历史文化背景。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要走向深入,再现历史,还原现场。在讲授“丝竹相和”一课时,可以设置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了解“丝竹”源于我国传统的乐器分类法,泛指民族管弦乐器,第二个环节是感受丝竹乐之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第三个环节是了解丝竹乐的创作手法。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将琵琶直接搬进课堂,用琵琶演奏古曲《老六板》片段,学生通过观察、聆听、尝试弹奏,指出琵琶的发音原理及音色特点。让学生能够亲眼看见琵琶的形状、材质及拨动琴弦的发声原理,并配合PPT给出琵琶古画,让学生更深地感受琵琶是带有琴弦的弹拨乐器,古代将带有琴弦的乐器称为“丝”。接着出示《老六板》谱例,播放音频让学生聆听古曲《老六板》,感受乐曲风格,接下来再听辨另外两种旋律乐器——笛子和二胡。鼓励学生用竹笛演奏《老六板》片段,让学生通过观察、聆听,判断乐器的发音原理、音色特点及制作材料,让学生从乐器的制作材料中直观了解丝与竹的分类,随后展示其他民族器乐,引导学生将其归类,引出“丝”“竹”两种乐器,出示本节课题“丝竹相和”。这种情境设置式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艺术氛围中直观地了解江南丝竹特色乐器的知识及掌握判断其音色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在音乐与演奏的双重激荡下开启自己的理解与联想,最终形成对丝竹音乐的敬仰与渴望。

(二)聆听为先,让学生在聆听中体验学习

音乐鉴赏是一门“听”的艺术,“听”是学习音乐和鉴赏音乐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途径,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核心是以聆听为本体而实现的。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既感知感官的愉悦,又获得精神的升华,这才是音乐鉴赏的根本意义所在。

在讲授“丝竹相和”一课,对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欣赏分析时,首先教师与学生用琵琶和笛子合奏丝竹乐曲《老六板》,让学生初步聆听感受“丝”制的弹拨乐器和“竹”制的吹管乐器组成的演奏形式,乐曲风格也是轻快活泼的。第一遍聆听是学生最为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欣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视唱《老六板》的主旋律,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一遍聆听你们听出了什么?”让学生在自己对乐曲的感知中表达他们的想法与观点。接着教师用琵琶演奏《中花六板》的旋律,学生通过聆听比较《老六板》与《中花六板》中的相同与不同,找出《中花六板》旋律骨干音的原型正是《老六板》主旋律,了解《中花六板》的乐曲来源,揭示《中花六板》的“中”指的是“中速”,“花”指的是“放慢加花”,用中等的速度演奏,让学生在聆听中理解“放慢加花”的创作手法。最后再做一次整体的聆听,这一遍可以在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音乐的哪些部分出现了音色变化、音调高低,这些变化与衔接又代表了什么含义。音乐的鉴赏涉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让学生在聆听中体验这些不同,是提高和完善他们音乐鉴赏能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三)自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让学生自主实践得真知是关键。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模式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学生分组学习。分组学习会极大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在欣赏江南丝竹《中花六板》时,每组学生分别将注意力集中在二胡、琵琶、扬琴和笛子这几件乐器上,听辨乐器的音色,捕捉所关注的乐器的旋律,听一听每组学生所关注的乐器在音乐中是怎样出现的,从而加深对主奏乐器的认识,感受乐器在音乐中的形态。

第二,小组协作完成课题。小组中可以选出小组长,小组长再依次根据每位组员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擅长方面进行分工。在探究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过程中,组员之间一定要保证足够的交流,在了解形成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的基础上探究我国江南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这既能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乐趣。

第三,展示与分享。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交流与分享,各小组在课题完成后相互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交流学习中的经验与乐趣,探讨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通过了解江南丝竹音乐,感受学生到了这样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下产生的音乐文化,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有利于更好地传承我们的民族音乐。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途径,“实践出真知”,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自主探究,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深刻体验自己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实质性的提升。

四、结语

总的来说,体验式教学以参与、互动、分享为主要特征,让师生关系真正成为“你—我”,这中间包含着情境、聆听、实践,更包含着交流、对话、理解。教师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审美感受——音乐,能够真正意义上强化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使其获得音乐知识与技能,更加深入地认识音乐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情绪美、表现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丝竹体验式乐器
学乐器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上)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乐器
“江南丝竹”的“合乐”传统及其文化阐释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