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研究综述

2022-03-03李艳红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公众微信图书馆

李艳红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图书馆,上海 201209)

0 引言

随着自媒体平台的不断涌现,微信的使用量和用户黏度已远远超过微博,而公众号作为微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用户日常手机阅读的首要阵地。在碎片化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能否抓住机遇,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移动服务,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图书馆陆续开通微信平台服务,学术界对高校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也日渐兴起。本文试图梳理国内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相关研究,了解目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研究程度和内容,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和改进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因国外鲜有将图书馆与微信公众号相结合的研究,本文主要选取国内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作为数据源,使用高级检索方式,以主题词=“高校图书馆”AND“微信公众号”为条件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20年12月9日),最终确定451篇文献。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初步分析历年发文量、研究主题分布、期刊及学科分布、机构与作者分布等。随后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以此了解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2 文献计量分析

2.1 发文量趋势分析

根据发文量趋势图(见图1),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研究自2014年开始出现,到2017年期间发文量逐年攀升;2017—2019年发文量相对平稳;2020年开始回升,新出现了很多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研究,包括抗疫期间推文分析及应急信息服务等研究。从总体趋势分析可见,该领域的研究从起步后迅速得到关注,目前已趋于稳定并会在稳定中增长。

图1 发文量趋势

2.2 主题分布分析

根据主题词出现的频次(见图2),不考虑“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图书馆”等没有实际区分意义的主题词,归纳分析可得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阅读推广”“微信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对策研究”“传播效果及评价”等方面。

图2 主题分布

2.3 期刊及学科分布分析

根据期刊分布图(见图3),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方面的研究来源期刊比较集中,有很大一部分研究论文来自《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学刊》《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情报探索》《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图书馆研究》这6种期刊,其中有3种期刊为核心期刊。从期刊分布和学科分布可看出,图书情报为此方面研究的主要学科,计算机技术和新闻传媒则提供技术和理论上的支撑(见图4)。

图3 期刊分布

图4 学科分布

2.4 机构及作者分布分析

根据机构分布图(见图5),研究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主要机构为全国各高校,发文量最多的为山东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发文机构所在地区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山东、天津和江苏等省。另外该研究领域作者分布比较分散,除徐春(发文量最高7篇,被引量最高为81)外,没有形成明显的具有高影响力的作者,总的来说该领域还缺乏高质量和参考价值大的研究成果(见图6)。

图5 机构分布

图6 作者分布

3 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本文认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研究按照建设运营过程可分为4个方面:(1)公众号功能及服务探究。(2)公众号运营现状调查。(3)公众号运营效果评价。(4)公众号运营策略研究。

3.1 公众号功能及服务探究

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上线,高校图书馆逐渐意识到微信公众号的重要性,随后开始探究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开发及各种信息服务的构建。在前期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开展微信服务时,张慧萍[1]就探讨了微信用在图书馆的意义和运用微信可以开展哪些信息服务;后来黄晶华[2]更进一步提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的创新,认为图书馆应抓住机遇进行自我改革。除了理论上的探讨,很多学者进一步做了实践上的开发和构建,陈作新等[3]利用微信接口,将各种信息服务整合到微信平台,提供了设计和开发经验;张蓉晖等[4]基于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实证分析,构建了知识交互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推送“微”化服务模式。之后学者们集中在利用微信公众号实现某一服务的研究,尤其是面向阅读推广服务的研究[5-6],认为很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存在微信公众号服务水平偏低的问题。

由于微信公众号具有移动性强、用户关注度高、服务推广范式灵活、互动性强等特点,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服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利用公众号实现了信息推送、资源推介以及场所预约等功能,但是微信公众号的开发模式以及个性化功能等都有待开发研究,另外针对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研究很多,但参考咨询、信息素养教育和学科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功能研究明显不足。

3.2 公众号运营现状调查

在各高校相继开通微信公众服务之后,出现了很多针对开通运营现状的调查研究。此类研究主要采用网络调查法,通过微信搜索、关注目标高校的图书馆公众号,从公众号的开通情况、发布频率、发布内容等角度进行调查分析,包括全面性调查及对某一类型图书馆的调查。张秋等[7]于2013年的全面调研统计中发现,开通微信公众账号及经过认证的高校图书馆数量较少,而且发帖频率很低,微信服务很不成熟。曾润喜等[8]针对全国高校图书馆的大样本调查则发现开通微信服务的高校明显增多,但在管理、服务方式及互动交流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还有针对某一特定类型图书馆的研究,如选取“985”[9]“211”[10]“双一流”[11-12]或某个地区[13-16]的高校图书馆进行统计调查,虽然调查对象的范围和类型不同,但均发现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普遍存在名称规范不一、使用率低、推广力度不大、内容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针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调查研究,其样本选择涵盖了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以及不同范围的高校,调研内容也涉及公众号的开通情况、菜单栏目、发布频率、发布内容、受欢迎程度等大部分内容。但是由于调研方法单一,目前只限于网络搜索调研,有一些内容包括粉丝数量及留存、运营管理模式和方法、用户满意度等,由于网络调研无法获得且存在调研难度大的问题,尚无很多研究涉及。

3.3 公众号运营效果评价

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运营效果的评价主要从推文的阅读量、点赞量、收藏量、转发量等指标来评价公众号的受欢迎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可分为直接利用现有平台提供的微信传播指数和通过自建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两类。首先是利用清博大数据平台的WCI(微信传播指数)进行评价:刘骁[17]使用WCI指数将“985”高校图书馆公众号按照影响力排名分析,认为发文时间、主题设定等对公众号传播效果影响较大;张文珏等[18]利用WCI指数选取排名前50的高校图书馆公众号,从公众号活跃程度、用户黏性、头部账号传播力3个角度与公共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高校馆在运营上存在明显不足。其次是通过自建模型及指标体系进行评价[19]:李晓蔚[20]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四川大学图书馆进行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实用性强的内容更受用户欢迎,头条对传播效果有显著影响;相甍甍等[21]使用信息传播5W理论构建解释结构模型,经分析得出运营和推广能力、用户活跃度、影响力及社会地位、平台互动性4个因素是公众号传播效果关键影响因素;刘佳静等[22]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33家“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排名分析,认为原创性、定期更新、微博同步、增强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号传播效果。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原创和头条文章具有传播优势,高质量内容及互动有助于提高运营效果。

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评价主要包括评价维度、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内容,目前比较公认的方法就是直接使用WCI指数进行排名。在自建评价体系上则众说纷纭,缺乏相对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学者们分别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不同的方法构建指标体系,目前没有形成具有高影响力和大多数人认可的评价机制。

3.4 公众号运营策略研究

学者们在调研高校图书馆公众号运营现状及研究影响运营效果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运营策略。李伟超等[23]综合高校图书馆的优秀实践,提出包括规划策略、设计策略、内容发布策略、新功能开发与应用策略、宣传推广策略在内的一系列微信服务策略;赵星等[24]通过分析693篇高影响力推文的标题和内容,提出要突出图书馆功能定位、立足读者需求、贴近读者心理、注重与读者的互动;戴静[14]在调查分析安徽省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应加强宣传渠道、组建专业团队、调整推送内容和频率、提供多元化服务、扩展推广形式5个方面完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卫芸[25]通过分析典型高校图书馆的推文,提出了提高微信公众平台消息推送有效性的若干策略:加强运营管理,从标题、内容及原创上下功夫,注意增强互动以提高用户黏性,建立评估机制来接收用户反馈。综上所述,这些研究所体现的运营策略可从管理上加强重视、内容上以师生需求为核心、人力上打造运营团队三方面来进行。

以上研究提出的策略涉及各个方面,总体来说比较全面,但缺乏理论的支撑和创新,很多策略流于形式,很难落实在实践中。未来的策略研究需要更加深入和具有针对性,研究出真正切实可行的运营及改进策略。

4 结语

综合文献计量和研究内容分析,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研究还处于增长阶段,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科,作者分布分散,缺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对功能及服务的探究、运营现状调查、运营效果评价和运营策略的研究。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研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研究不够深入,还存在很多欠缺:(1)对微信公众号的开发模式,对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参考咨询、信息素养教育和学科服务的功能开发和利用不足。(2)对高校馆公众号运营现状的调研上,存在研究方法千篇一律,研究结果大同小异的问题。(3)在运营效果评价上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有影响力的评价机制,需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影响力评价研究。(4)在运营策略上缺少真正切实可行的提高影响力的方法。

猜你喜欢

公众微信图书馆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图书馆
微信
微信
微信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