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次梁整浇地下室顶板结构设计方法的探讨
2022-03-03林建军
林建军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绍兴 312000)
当前整浇的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常规都采用梁板分离的设计方法:设计时先把板荷载导到梁上,然后由梁单独把荷载传给柱,梁和柱组成空间纯杆系结构(框架),然后分析这个结构,确定内力,板对梁的影响只通过梁刚度调整系数来实现;而板的计算则基本不考虑梁的刚度。在板较薄,板刚度比梁刚度小很多,板对梁的影响较少时,这种常规的设计方法,误差不大,是适用的。但当地下室顶板采用无次梁的梁板结构时,板厚一般有250 mm、300 mm等,此时板刚度较大,对梁的影响则无法忽略,故此时必须考虑板对梁的影响。本文使用MIDAS GEN软件,采用实体模型、板+杆模型、纯杆模型对整浇的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进行计算分析和对比,探索厚板的梁板结构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法。
1 计算模型
本文算例采用2×1跨单层结构(图1),层高4.0 m,柱矩7 m×7 m,柱500 mm×500 mm,边梁和中梁均为300 mm×800 mm,板厚300 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这些参数均来源于实际项目。
图1 模型三维图
采用MIDASGEN软件,分别用实体模型、板+杆模型、纯杆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其中实体模型中柱、梁、板均采用8节点构成的三维实体单元模拟,分割的网格尺寸为100 mm,结果非常接近实际受力,误差较小;其他模型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均以此模型为参照。板+杆模型中板按4节点的平板单元(薄板)模拟,梁柱按梁单元模拟(MIDAS GEN中的梁单元就是杆单元),梁顶柱顶板顶平齐。纯杆模型中梁和柱按梁单位模拟,模型中不建板,梁刚度放大系数,中梁取2.5,边梁取1.25。该模型和常规设计基本相符,唯一差别是常规设计是按刚性板假定,各柱顶节点之间在板平面内没有相对位移的,而纯杆模型属于纯刚架,各柱顶之间有相对位移。平板单位和梁单位分割的网格尺寸为500 mm,和工程实际设计计算时的精度相符。
2 计算分析
1)算例1:在上述2×1跨模型中的中梁上输入240 kN/m的竖向荷载,边梁及板上荷载均为0。
经计算,各模型下的梁最大挠度值为4.28 mm(实体模型),4.94 mm(板+杆模型),5.92 mm(纯杆模型)。实体模型中结构变形等值线图见图2,板+杆模型结构变形等值线图和实体模型的基本相符,板上本没有荷载,然而却发生了变形,说明梁板发生了协调变形,梁板共同作用,板帮梁分担了荷载,所以实体模型和板+杆模型挠度小一点,而纯杆模型中没有板,故挠度最大。
图2 变形等值线(中间变形最大)
中梁内力值见表1。
表1 中梁内力值
中梁跨中和梁端弯矩值,板+杆模型和实体模型的计算结果接近,板+杆模型稍大,而比纯杆模型小很多,这是由于实体模型和板+杆模型中考虑了板的参与,梁板共同作用,分担了梁的荷载。
中梁跨中轴力值,实体模型和壳+杆模型计算结果接近,两个模型在梁跨中均有较大的轴拉力,梁处于偏心受拉状态,纯杆模型梁跨中是轴压力,值比较小,同时三种模型在梁端均存在轴压力。从实体模型和板+杆模型的梁内力图上可见,梁从跨中向端部方向拉力值逐步降低,最后到梁端变成了压力,压力值比跨中轴拉力值小很多,纯杆模型梁全长存在大小一样的轴压力。
中梁梁端剪力值,实体模型计算结果比板+杆模型计算结果大,而纯杆模型由于没有考虑板的作用,剪力均通过梁本身传给柱,所以剪力最大。
2)算例2:在上述2×1跨模型中的板上输入50 kN/m2均布竖向荷载,梁上均没有荷载。
纯杆模型中没有板,故没有板应力结果。板带分布示意图见图3,应力和内力计算结果见表2、表3。
表3 板内力计算值
图3 板带示意
表2 板应力计算值单位:N/mm2
从板的应力结果对比来看,在板+杆模型和实体模型中,板的跨中均板底受拉板顶受压,支座处均板顶受拉板底受压,这些均符合力学概念。在相同部位板底和板顶应力值不一样,说明板中均存在轴力。应力值在板的跨中两种模型基本相符,在梁边和柱边相差稍大,这是由于板+杆模型中,板是采用平板单元模拟,梁柱是按梁单元模拟,梁边柱边这些地方是两种不同单元的连接处,应力应变有点不协调,但板+杆模型相对大一点,所以采用板+杆模型来计算是适合的。
从板的内力结果对比来看,常规设计时板的支座只能考虑铰接或刚接,实际上板支座不是完全铰接的,也不是完全刚接的,和梁的刚度相关,当梁截面改变或梁上荷载发生变化时,板的内力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板+杆模型中内力结果显示,边梁支座有弯矩,但不大,中梁支座弯矩相对大一点,但比常规设计的刚接要小,说明板+杆模型是考虑了梁板共同作用的。
3 结 语
通过上面两个例子的计算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在进行无次梁整浇地下室顶板(厚板的梁板结构)设计计算时,应优先选择实体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及取值,也可用板+杆模型替代,并直接取其计算所得弯矩值和轴力值,但其剪力值须予以放大后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