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在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2022-03-03齐月新
齐月新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其原因是骨密度和强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再加上老年人身体功能减弱、行走和活动不便等问题,导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风险增加。股骨颈骨折患者需要接受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尤其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及时治疗,避免相关并发症。临床上,股骨颈骨折具有行为受限、病情严重、疼痛剧烈等特点。目前,该病的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患者因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不活动的情况下血液更容易凝固而引起血栓等相关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股骨颈骨折手术后的高发疾病,常发生在下肢,患者有肢体疼痛、肿胀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血液返流阻塞、体温升高、肺栓塞、生命危象[3-5]。因此,有必要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本研究探析了快速康复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 收治的98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常规方法组和快速康复组,每组49 例。快速康复组患者年龄42~84 岁,平均年龄(65.34±7.78)岁;男32 例,女17 例。常规方法组患者年龄41~81 岁,平均年龄(65.21±8.07)岁;男30 例,女1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常规方法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快速康复组患者实施术后快速康复护理。①专业知识和心理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术后各方面注意事项,让患者进一步了解术后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耐心等待生命体征和病情稳定,督促患者尽早锻炼。增强患者的活动意识。告诉患者骨折断端可以有效恢复,指导患者不要过于担心,稳定患者情绪,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兼容性。②体位护理。术后长时间卧床增加了血栓发生的风险,因此,需要通过体位方面的干预减少血栓风险,可通过帮助患者转换体位和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被动运动、适当进行下肢上抬而改善其心脏血流量,从而改善下肢静脉血流情况,从而减少静脉血栓的产生。③病情观察。护理当中,若患者出现下肢肿胀、发热,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则需要了解患者的下肢具体情况,预防血栓形成,并观察是否发生肺栓塞。同时测量双下肢周长,了解肿胀程度。同时,仔细观察患者术后尿量、液体替换量等输入量和输出量,建议患者多喝水,防止血液粘滞,导致血流缓慢和血栓。此外,患者有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预防肺栓塞。④饮食指导。即护士需要指导患者术后合理进食,一般需要进食膳食纤维含量比较多的食物,并指导患者多饮水,以降低血液的粘稠程度,改善血流情况,并注意少摄入高糖高盐和高脂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⑤药物护理。即患者给予利伐沙班和肝素钙治疗,前者口服,后者皮下注射,剂量为4100 U,以促进血液流动,从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⑥康复指导。在患者各方面情况稳定时,引导患者开始活动肢体,先帮助患者按摩上下肢,再让患者做抬起双下肢直腿的练习,再督促家属陪患者下床,加速患者体内血液流动,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指导和鼓励患者术后进行科学正确的功能锻炼,以加快静脉血流速度,减轻水肿,改善血流动力学,防止红细胞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分值越高提示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生活自理能力(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强)、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分值越低说明疼痛程度越轻)及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髋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髋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护理前,且快速康复组髋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方法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常规方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常规方法组护理后比较,bP<0.05
2.2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快速康复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3.23±1.01)h、(19.21±1.21)h、(7.52±3.25)d,均短于常规方法组的(15.21±2.05)h、(23.21±2.45)h、(9.21±3.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 快速康复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1 例(2.04%),而常规方法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9 例(18.37%)。快速康复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常规方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通常需要长时间卧床,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锻炼,患者往往出现下肢肌肉萎缩、血液循环缓慢等现象,因此,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6-8]。面对这种情况,虽然传统的护理模式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不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仍然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髋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护理前,且快速康复组髋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方法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常规方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方法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常规方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按摩和应用物理仪器可促使患者血液循环状态得到改善,达到减少下肢血栓出现的风险率。而综合康复护理始终关注患者的身心状况,帮助患者加深对股骨颈骨折手术及相关并发症和术前注意事项的了解,减少患者的恐惧;术后要求护士实时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锻炼计划,保持良好的下肢血液循环状态,帮助患者早日康复[9,10]。
综上所述,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自理水平,缓解疼痛,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产生,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