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太平圣惠方》治疗骨痹用药规律研究*

2022-03-03罗石任殷娜成鹏阁

中医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附子散寒方剂

罗石任,殷娜,成鹏阁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骨痹,病在骨,是以肢体沉重、僵硬、关节疼痛,甚则发生畸形强直、拘挛屈曲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骨痹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提出骨痹多发生在冬季的发病观点,认识到“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的传变规律。西医学的骨关节炎、痛风、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均属于骨痹的范畴。

《太平圣惠方》是政府颁布的一部大型方书,广泛收集记录了北宋之前方书及当时民间的医方 16 834 首,在医学理论方面也有颇多论述和阐发,对中医方剂学、中医骨伤学等临床医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2-3]。为了研究与掌握骨痹的用药特点,笔者深入研读了《太平圣惠方》全书,对书中治疗骨痹的用药规律进行了总结,现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方剂来源方剂来源于《太平圣惠方》,共收集治疗“伤折”“坠损”“金创”等方药共439首,经筛选315首纳入数据库。

1.2 纳入标准①所选医案描述符合骨痹中医诊断标准;②所选医案的方剂均为口服内用方且记录完整;③同方不同名的方剂仅纳入一次。

1.3 排除标准①医案中药物组成重复的方剂;②外用方剂;③处方不完整的方剂。

1.4 数据规范化处理及录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4],将录入的中药材规范化,如“小豆”“豆末”等统称为赤小豆;“买子木”“仙丹花”等统称为“红仙丹”。数据的录入由双人完成,并由双人对录入数据进行审核及核对,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1.5 数据分析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药物性味、归经、药物频次、组方规律、新方分析等进行用药规律挖掘。

2 结果

2.1 性味归经分析结果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见表1、表2。药物四气统计共得到有效数据1136次,治疗骨痹的中药材以温为主,所占比例为44.1%。方中五味的统计结果显示,总频次 1 797 次。五味分布以辛、甘、苦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37.5%、29.4%、25.0%,见表3。通过表3可知,方中药物归经统计结果显示,总频次3144次。其中归肝经频次最高,占22.3%,其次为心经,占16.7%。

表1 方剂四气分布

表2 方剂五味分布

表3 方剂归经分布

2.2 用药频次本次研究收录《太平圣惠方》315首,包含1 663味中药,对各味中药在方剂中出现的频次与频率进行统计,提取频次大于20的药材以频次从高到低进行列出,结果见表4。

表4 方剂中使用频次>20次的药物情况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用药分析利用“组方规律”功能对收集的315首处方进行分析,支持度个数设置为20,置信度为0.6,软件分析得到14条数据,包含中药11味,见表5。其中关联度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当归、桂心”“川芎、当归”“川芎、桂心”“当归、附子”“川芎、当归、桂心”。将置信度设置为0.7,提取的药物组合有10条,见表6。再根据“网络展示”功能将药物关联情况进行可视化网络化展示,见图1。

表5 使用次数为20次以上的药物组合情况

表6 方剂中药物关联规则情况

图1 核心药物组合网络展示

2.4 基于改进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设置关联度为8,惩罚度为2,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处方中两两药物间的药物关联度,现将关联系数≥0.017 8 的药物组合进行列表,见表7。

表7 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组合关联度分析

2.5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以改进的互信息法分析结果为基础,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获得35味药物组成的核心组合,共20个,见表8,最后“提取组合”,得到10个治疗骨痹候选方,见表9。并通过“网络展示”功能进行可视化展示,见图2。

表8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

表9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骨痹新处方

图2 新方网络展示图

3 讨论

3.1 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分析通过本次数据挖掘结果可知,《太平圣惠方》治疗骨痹使用频次较高(前10位)的药物有当归、桂心、川芎、附子、地黄、白芷、赤芍、蒲黄、大黄、甘草。研究表明,当归、甘草分别属于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血药、补气药,功效以补血活血、补脾益气为主[5-6];桂心、附子属于温里药,功效以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主[7];地黄、赤芍属于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功效以清热凉血为主[8-9];川芎为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10];白芷为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11];蒲黄为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化瘀止血药,功效以止血、化瘀为主[12];大黄为泻下药下属分类的攻下药,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之功效。可以看出,《太平圣惠方》治疗骨痹以补血补气、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清热凉血类药物为主,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并常辅以泻下、解毒类药物。

用药之四气以温为主,其次为寒,极少用凉性药物,从侧面反映骨痹的病因病机。早在《素问·痹论》提出了“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认为风寒湿三邪是痹证发生的主要原因[13]。《太平圣惠方》中的方剂,常用桂心、川花椒、干姜、附子、乌头等多种温阳药物并用,温阳散寒止痛作用效果明显[14-15]。用药之五味以辛为主,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16]。辛味药可以温补阳气、散寒除湿,多用于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辛能行气、行血,符合骨痹的“风寒湿”的病机特点,以散其邪。甘味药使用居其次,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本研究收集的处方多使用具有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这类药物多具有甘味。再者是苦味药,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泻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等作用,可针对寒湿、热证、气逆、湿热等病证[17]。归经中以肝、心、脾、肾、胃、肺为主,累计频率达到92.24%,其中入肝经的药物最多,为22.23%;其次为入心经,为16.73%。《太平圣惠方》对痹证的认识以肝、心、脾、肾、胃、肺的功能失常为主。

3.2 骨痹常用药物组合分析通过系统分析,常用的药物组合有“当归、桂心”“川芎、当归”“川芎、桂心”“当归、附子”“川芎、当归、桂心”等,其中使用频数最高的“当归、桂心”,当归味甘而重,其气轻而辛,故专能补血,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18];桂心味甘、辛,大热,有毒,主温中,利肝肺气,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当归与桂心同为辛甘之品,两药合用,补血活血、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祛风寒湿痹之功大增。“川芎、当归”也是治疗骨痹的常用药物组合,川芎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又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19]。当归与川芎两药配伍,当归以养血为主,川芎以行气为要,两者气血兼顾,相须为用,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共收补血活血之功[20]。药物组合“当归、附子”,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而附子温阳散寒止痛,属纯阳无阴之品。二者配伍,一滋阴一强阳、一补血一散寒,具有阴阳兼顾、相互为补之妙义,从而达到温经而兼有养血之效,补血而兼有温通之功,共奏补血活血、助阳温经、散寒止痛之功[21]。

3.3 新生成候选方剂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得到治疗骨痹的10个新处方,其中新处方1:川芎、甘草、肉苁蓉、白芷、羌活、细辛,方中川芎味辛,性温,入肝、心、胆、心包经,既能行气活血,又能祛风止痛;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肉苁蓉味甘、咸,性温,温补肾阳[22];白芷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23];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经,辛能祛风,苦能燥湿,温能散寒,具有较强的祛风湿作用,常与其他祛风湿药配伍;细辛味辛,性温,归心、肺、肾经,具有祛风、开窍、散寒的功效[24]。纵观全方,既可活血止痛、通筋活络、祛风除湿治其标,又可温补肝肾、强筋健骨治其本,肝肾阳虚、筋骨失养、夹有风寒湿痹侵入筋骨的骨痹患者可选用这组临床药物组合[25]。新处方2:续断、当归、白芷、川花椒、附子,方具补血活血、强筋健骨、温中散寒的作用,续断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当归补血活血;白芷祛风解表、散寒止痛;川花椒温中散寒、除湿止痛;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26]。诸药合用,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为主,兼温补肾,可作为风寒湿邪深侵筋骨,兼肾阳虚衰的骨痹患者临床药物组合。新处方3:艾草、青蒿、地松、麦冬,方中艾草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经,有调经止血﹑散寒除湿之效;青蒿性寒,味苦、辛,归胆经、肝经,清热解毒[27]。地松味苦,性凉,功在清热解毒、行血止血;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28]。诸药配伍,对于风湿热痹兼血瘀患者可辨证配合其他药物治疗。

猜你喜欢

附子散寒方剂
健脾暖胃、散寒止痛 试试桂花三红茶
凉秋调养 桂花温润最相宜
手足偏凉 艾叶青蒿泡脚
何谓中医“七方”
治三叉神经痛
中医有“七方”
探讨疣体注射法联合中药马齿苋方剂治疗跖疣
胃泰灵
中医治疗Meige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综述
有毒的附子产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