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纽带》关于俄罗斯汉学的学科故事化叙事策略
2022-03-03王铮
【摘要】国内首部国际汉学纪录片《纽带》于2015年5月17日CCTV-9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映,以摆脱纪录片传统叙事模式的极强可视性策略,将极具学术性的国际汉学呈现在世界眼前,以助于人们更明晰的认识历史上中国与世界各大国家的跨文化交流。以第五集中黏土动画与历史影像配合的表现策略,使俄罗斯汉学的产生与同质化发展这跨越数百年的图景重现在现代文明体的视野下。
【关键词】《纽带》;俄罗斯汉学;黏土动画;历史叙事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特别呈现》时段,2015年5月17日开播的《纽带》系列纪录片以较高的收视率,后同年6、8月3次特别编排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作为一档以讲述汉学起源、发展以及国别汉学发展史为主的8集系列纪录片,通过50个相互独立并伴有起承转合的真实历史故事,将汉学学科这个冷门又宏大的世界内交流活动展现在观众的眼前。《纽带》总导演刘军卫曾表示:“毕竟是一门高冷的学问,在这样一个碎片化、娱乐化当道的时代,要把它影像化,天然就是逆行、就有障碍。”[1]但是刘军卫及三多堂传媒创作团队依旧秉持着“中国纪录片人从未放下肩上‘记录’的责任与使命”,“重新认识中国”的目的来构筑这本冷门的汉学学科知识体系。
创作团队对于《纽带》作出的定位就是“学科化”与“观众高接受度”的结合,这种琐碎繁杂信息的再生产创造是困难的。《纽带》这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是内在的基础,而它的表现形式必须要追求的最佳载体就是将其打造成“故事性”叙事模式,以《纽带》第五集俄罗斯汉学《双头鹰,凝视着东方和西方》为模版,审视《纽带》整体纪录片中所具备的独特故事化叙事策略,以其中最具代表的“黏土定格动画”与传统纪录片叙事模式结合等策略,对“学科——纪录片”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随着定格动画艺术的发展与学术认可,其大量应用于纪录片《纽带》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定格黏土动画本身具有的一定艺术与绘画的审美表现能力,这与纪录片传统的严肃叙事形成对比。“纪录片”最早由格里尔逊所提出,后在巴赛克主编的《电影词典》中解释为:“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称为纪录电影……总的说来,纪录电影是指故事片以外的所有影片,纪录片的概念是与故事片相对而言,因为故事片是对现实的虚构、搬演或重建。”定格黏土动画可以说是新时代艺术与媒体创作对于纪录片定义的再补充环节,《纽带》第五集俄罗斯汉学部分在片长47分50秒的画面展示中,将定格黏土动画与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的纪录片结合其来的纪录片故事化历史叙事直接展示了出来,其成功的观众接受度直接回应了早在2002年冷冶夫以及媒体从业者关于“纪录片故事化”的探讨。
在《双头鹰,凝视着东方和西方》长约五十分钟的纪录片中,黏土动画以13次且时常均在20秒以上的时间篇幅大幅度参与影片的构成,以砂砾、木偶、黏土等有细腻刻画的真实客体所构建具有视觉影响美感的造型艺术,这不同于传统的二维扁平动画形象,将已经逝去无法在现实生湖中再现的汉学家学术形象生动的再现了出来,这种具有动感与质感的黏土动画使得内容更具有生命。动画是以视觉造型艺术为基础的,而造型艺术是在感官上优先感知的审美艺术。观众对于传统动画的印象转嫁,使得黏土动画的出现就附带有如同“诗、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审美感受。黏土动画在纪录片中以独特的审美关照被观众所把握,这样就使得纪录片具有了关照的深度与审美体验。在动画制作中,角色的塑造是决定性的阶段,以往架空的动画剧情世界总是缺乏“真实”的灵魂,但是这对于复现历史人物来说,仿佛是一道天赐的财富。以比丘林、巴拉第、瓦西里耶夫、阿列克谢耶夫、齐赫文、李福清、季塔连科这些汉学家为人物黏土动画蓝图,辅之以真实影像的记载,所塑造出的动画人物形象是从视觉上的直接投射。定格黏土动画对于历史人物的再现以及接受。在《纽带》中的定格黏土动画以观众视觉残留于原理来主动制造的动画,以此想表现记录汉学家时空再现的艺术形式。
再现真实影像与当代专家口述评议采访仍然是作为纪录片历史叙事的最主要成分。作为国内外学者都曾提倡的“影视史学”方向,就是试图以现代媒体的方式来讲历史被更多的人们所触碰,“通过设计,以扮演的方式,将已经发生、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者人物内心世界用影像表现出来”[2],定格黏土动画就算是“影视史学”新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汉学发展到今天有三四百年的进程,他幸运地被囊括在了摄影艺术起步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声音材料有限,但是《双头鹰,凝视着东方和西方》中以30处图片视频资料的实物展示,让这个本存在于文字中的历史不再那么贫乏无力,甚至将“历史”拉到了“现场”。而各位“讲述者”作为“散点透视法”的“群言”基础,将汉学家的历史发展事件从多视角和单元差异的客观现场逐渐修缮完整。当代汉学家、东正教教父、研究员的口述评议状态和汉俄双语声音的呈现,给俄罗斯汉学在“真实影像”的可视性基础上补全了声音叙事的效果,使得俄罗斯汉学的发展历程“活过来”了。
《纽带》中定格黏土动画与真实影像的结合是在考慮了观众接受与纪录片本质后的成果。根据吕新雨关于纪录片本质的评议:纪录片是一种人类的生存之镜, 它介于新闻与文学的中间地带,构成一种具有历史意义和人文意义的新的文体形式。[3]《纽带》式的人道主义关怀,通过定格黏土动画、再真实影像与口述评议提升了观众与历史交流的可能性。这种探寻更优表现形式的纪录片行为,透露出的是对于观众情感需要的满足与增添历史的社会效应的目的。因为俄罗斯汉学表现的“真实”不是作为考量历史学科的认识,而是同《纽带》其余国别汉学一起探寻“他者”对中国的“感受”的真实。“活着的”历史再现纪录片中,让当代观众关于“他者感受”后的中国认知的理解,有利于历史的延伸,这对观众接受的“历史再创造”也正是纪录片附带固有的性质。
参考文献:
央视网:刘军卫《编筐——关于《纽带》的纠结》http://jishi.cntv.cn/2015/05/11/ARTI1431325422688132.shtml
2 蔡元.真实再现与历史纪录片[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2):84-86.
3 吕新雨.人类生存之镜──论纪录片的本体理论与美学风格[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01):20-28.
作者简介:王铮(1995-),山东济南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俄罗斯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