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的结合策略探寻

2022-03-03王利霞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结合策略课程游戏化区域活动

王利霞

摘要: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非常关注倡导“以学生为本”理念,教育对象的兴趣爱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要引导幼儿充满兴趣的学习,快乐的成长进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课程游戏化设置越来越普遍,同时由于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是个主要教学形式,二者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所以如果将他们有机结合起来,一定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中,幼儿教师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类型,开展主题活动,要重视游戏结束后的推进策略,做好总结、引导,还要确保区域游戏活动要寓教于乐,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区域活动;结合策略

引言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学前教育革新中的重要举措,是当代“以学生为本” 理念的基本体现,主张将幼儿的个性、感性经验充分联系起来,将富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游戏整合起来,提高学前教育的有效性。而区域游戏则注重让幼儿主动在区域内探索,以幼儿自主的形式将教育内容以形象的、可感知的、具体的形态融入脑海中。这两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共性,这就为幼儿教育改革指名了方向,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重视进行这方面的探索研究,寻求有效结合策略。

1 幼儿教师教育意识的转变

新时期背景下,作为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引导者,幼儿教师对教学意识的认识直接决定了教学有效性。一是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结合并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尊重幼儿生活方式的教学理念,游戏在幼儿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必须要尊重幼儿的生活方式以及成长规律;二是要正确认识到区域活动和课程游戏化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幼儿的生活经验,让知識内容和幼儿的发展建立起应有的联系,这样才能促使幼儿主动探究新的知识内容;第三,幼儿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教学活动都是需要幼儿与教师之间充分的沟通,所以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要做参与者、引导者,合理干预,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促进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实现更好的结合[1]。

2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的结合策略

2.1根据不同区域的类型,开展主题活动

在幼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更好的结合起来,还要注重对幼儿园活动范围的合理规划,科学分配各个区域的活动项目,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确保最终的教学开展效果[2]。比如,在幼儿园教学楼的走廊墙壁上张贴展示各种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在创作区域鼓励小班幼儿自由发挥,在手工区引导大班幼儿动手操作。除了设置不同类型的区域活动,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展与幼儿园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活动,从而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有所获得,培养和提高能力素养。例如对于幼儿美术手工课的开展,可以借助五一劳动节这个契机,选择益智区组织“劳动模范”的主题活动,教师提供种子、花盆、泥土、铲子、水壶等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们尝试将种子种在花盆里,教师可以来回巡视,指导栽种步骤,纠正错误的做法。教师还要告诉幼儿们种下种子不是结束了,以后还要细心照料,定期浇水,时常观察种子生长情况,最好用文字或拍照记录下来,这样幼儿们一定会积极参与其中,在亲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到了知识,产生热爱植物和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最终达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2.2重视游戏结束后的环节,做好总结、引导

在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能合理平衡教学和游戏的关系的问题,不能单一的进行教学,也不能只为了游戏娱乐的形式化,否则也会影响课程的有效性。还有的有的教师在游戏活动当中依然把握决定权,规划好了一切的游戏活动,要求幼儿按照步骤完成,这样导致孩子在游戏中失去了思考,不利于思维创造力的发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并不仅仅需要注重区域活动游戏过程中的干预,还需要注意游戏结束后的总结、引导。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适当组织幼儿总结游戏过程中的经验,通过奖励、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思考游戏过程[3]。需要注意:一是要把握总结内容的适宜性,教师要注意总结方式、总结内容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呼应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获得的经验。举个例子,在“手工”区域游戏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在总结阶段选择出几个优秀的作品,然后为幼儿分析作品的优秀之处,将幼儿名字张贴在预先设置好的“优秀画板”上;二是要在总结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主动表达,教师要在必要的环节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同时进行全面的观察以及细致的观察,分析幼儿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合理引导;三是应该根据幼儿的表达能力、习惯、性格等因素,灵活采用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四是要采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吸引更多参与讨论和总结。

2.3区域游戏活动要寓教于乐

一是要注重知识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潜移默化性,让幼儿在良好教学氛围中学习、感受,创造性游戏课程是区域活动和课程游戏化结合的主要切入点,而既往教学研究证明,创造性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影响是相对特殊的,此类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以自己最适宜的方式学习,并在锻炼的过程中完成一种渐进性的知识沉淀;二是要充分调动幼儿的情绪,在富有情绪的活动中,幼儿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感知往往印象比较深刻,区域活动中幼儿不仅仅需要感受到快乐,同时还要感受到困惑、苦闷、坚持等等情绪,这样才能够以幼儿的感性情绪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4]。

结语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年龄阶段所对应的需要进行课程与活动的安排,创造一个更加和谐、舒适的环境。并且教师应当对游戏形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为幼儿带来更加新鲜的参与体验,引导他们在自由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相关能力素养,从而通过将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峰,林瑞芳.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2):275-276.

[2]刘丹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分析[J].科学大众,2018(11):93.

[3]肖玲.共创 共享 共成长——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室内公共活动区域创设之思考[J].早期教育,2019(01):48-49.

[4]徐晓红.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讨[J].学苑教育,2019(02):76.

猜你喜欢

结合策略课程游戏化区域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品三口而知味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