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有效性

2022-03-03梅陇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梅陇

摘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标准的朗读应该做到口、眼、心并用,将阅读的文字在用心感受后,经口表达出来,用语气和语速表现出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情感朗读与机械式朗读是相对的,这能够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进一步,也能令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温度”。本文介绍了情感朗读的概念和特征,提出了几点情感朗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朗读

引言:

朗读尽管一直以来都被作为语文课上的必要性环节,但是由于教师在朗读的情感性上未充分强调和要求,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情感朗读顾名思义就是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用朗讀的方式表达情感。对学生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语言训练,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对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1.情感朗读介绍

朗读包括默读、齐读、有感情地朗读多种形式,情感朗读是最具感染力的一种。情感朗读具有几项特征。首先,学生必须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在朗读过程中自己揣摩语气和语调,绝不是无病呻吟地加入一些做作和夸张的表现。其次,情感朗读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可以为学生做示范,但不能让他们完全模仿自己,否则就失去了朗读的意义,我们要争取让学生在朗读中将不理解的部分理解,一步步达到与作者思想情感的统一。此外,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情感,教师可以使情感朗读的方式多样化,比如在朗读时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和表演,朗读的形式越多,效果越好。最后,还要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忠于文本,紧扣主题思想,不能曲解原文,否则表现出再多的情感也是错误的。

2.小学语文情感朗读教学策略

2.1走进课文激发情感

只有真正走入文本之中,理解文本的内容,感受到每一字一句表达的情感,才能在朗读时运用准确的语气去表现。教师不能在学生没有理解文章之前就直接要求他们有情感的朗读,应当先浏览、默读,再对文章的要点进行分析和讲解,最后再让学生在正确的情感基调下去读。

比如,我们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时候,文本中那句:“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表达效果非常好,作者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更加准确的表达出当时自己愤怒的心情。对于这类句子,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朗读,可以转换句型,比如用陈述的口吻来朗读一遍,体会情感;再用反问的语气朗读一遍,对比选出最符合课文情感的读法。通过“但是,在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和“但是,在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两种语气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在当时的情境下对于中华不振的愤怒与悲哀。可见,我们在文本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讲授法”转变为朗读的时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在反复对比朗读之后,更容易掌握文章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如何将文本中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情感理解[1]。

2.2透过朗读把握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涉及到的题材各样,类型也是丰富多彩,有直抒作者情感的短篇诗歌;也有关于描绘大自然美景的社会类文章;还有委婉叙事表达人物情感的人文类文章[2]。不管是哪一类型的文章,其表达的思想情感都各不相同,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辨识能力,在不同文章的不同感情基调下,朗读出不同的情感。最好还可以边读边思考,作好记录,再接着往下读,这样读完全文,学生就会充分的体会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对文章朗读的把握也就会有自己的力度。

比如,我们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文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先给学生放映一段桂林山水的风景视频,并且配上高山流水的唯美音乐,让学生沉浸与欣赏山水美好的意境之中,然后再引领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感受“山”的奇美、俊美;感受“水”的清美、秀美。通过先看视频,再朗读,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真正的释放,在释放中拥抱祖国大好河山,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

2.3利用教师的热情让学生体验情感

要想让学生有情感的朗读,教师首先要有情感朗读的能力,要富有热情地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和动作以及表情非常重要,在教学时要结合文章主要内容为学生进行讲解,为学生说明不同语言的表现形式,在语气的表达上应该进行怎样的转换,具体配合怎样的感情朗读方式需要学生自己去把握。在传统的朗读教学方式下,教师硬性要求学生将课文读出规定的语气,让朗读变成了课文的陪衬。但实际上朗读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课文而出现的,其既能够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又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感性的认知。我们不可强制性要求学生怎样朗读,而应该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有情感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增加学生情感体现,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表达自己对课文的不同情感和看法。

2.4做好朗读评价与情感指导

小学生由于自身阅历的浅薄,在文章情感把握上很容易出现偏差,不少情况下,因为文章句式表达的关系,学生很可能不能正确把握其情感,进而在朗读过程中出现问题。对此,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朗读做好评价,并且加强情感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文章情感。比如,教学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时,学生要通过朗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体会红军不畏艰险的精神,一定是学生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换位思考的结果,如果学生读出了这样的情感,我们就应该给予学生肯定,没有读出这样的情感来,我们就需要多次引导,并且鼓励学生多尝试[4]。

3.结语

总之,情感朗读是对文章情感的再现,是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外在表现,是阅读从浅显到深刻的一次过渡。教师要把握住情感朗读的原则和特征,设法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让他们在强烈的情感动机下读出文章的韵味,得到自我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吕珠源.追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有效性[J].教育,2021(2016-4):163-165.

[2]李春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有效性探析[J].语文课内外,2019,000(034):149.

[3]罗美莲.追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有效性[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22):65.

[4]李耀军.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7(3):2.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