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探思
2022-03-03何延清
何延清
摘要:议题式教学出现于高中政治课堂中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效益也获得了新突破,这种教学方法弱化了政治课程由于理论性过强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对他们政治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具有明显作用。本文将基于政治核心素养的四项内容,说一说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开展议题式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
引言:
议题式教学就是围绕某一论点展开集中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将理论信息内化、理解的过程,学生们在这项活动中都表示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收获,参与积极性很高。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议题式教学,需要教师对议题的选择,讨论过程中的引导等进行优质设计,将过去的“单边式”教学转变为“多边式”的互动,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转为主动。
1.在议题式教学中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
政治认同就是学生对我国政治路线、中产党领导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的充分认同和坚决拥护,能够在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信条来践行,这是政治核心素养中最基础的一点,也是其它各项素养发展的基础。高中生是未来社会建设中的中流砥柱,是否具备政治认同素养对民族和社会的稳定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发现,高中生对学习政治的重要性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兴趣不高,每当提到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产党的有关理论时,很多学生都会窃窃私语,甚至发笑,认为这样的词汇“太大”,太空洞,太过老生常谈。为此,教师应当选择一个优质的议题,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感受到这些政治理论的重要性,使其能充分信服。
在选择议题时应该注意三点:第一,具有生活性,以让学生对议题内容感兴趣;第二,具有教育性,以对学生发挥一定的政治教育作用;第三,具有契合性,符合课程学习内容,能够巧妙融入教学当中。例如,教师在讲解“政治自由”知识点时,可以设置“言论自由该不该受限”的问题,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并列举言论自由受限与不受限的生活实例。在讨论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言论自由应该受限,而有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受限。由于学生认知有限,列举的事件多为同学之间发生的小事,说服性不强,导致学生之间争论不休。此时,教师为学生列举“洁洁良”事件中田佳良在微博上发表的错误言论,让学生分析这些言论到底对不对,帮助学生认同言论自由应该有所限制[1]。
2.在议题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政治课程中,科学精神具体表现为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随时能够做出理性的选择,不做有损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事。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平时做事很容易“头脑发热”,不计后果,缺乏理性思维,固执的坚持不正确的观点,教师必须用政治素养中的科学精神来帮助他们改变生活中的一些陋习与问题,让他们学会尊重事实,坚持立场。
利用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关键在于“议”,学生在与别人争论的过程中不可“盲议”、“乱议”、“诡议”。不“盲议”即辩论的目标要明确;不“乱议”即辩论的语句要有逻辑,起到前后论证的效果;不“诡议”即议论过程中不可使用诡辩之术,要询证而论、实事求是。例如,教师在讲解“纸币的产生与发展”时,可以结合我国电子货币发展现状设置“纸币该不该被淘汰”的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2]。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纸币与电子货币各自的优点在黑板上列出来,然后通过科学理性的分析得出个人结论,对于学生的最终结论,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3.利用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遵纪守法是每个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最基本的准则,增强学生法治意识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要使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高中生的法治意识主要体现在“守法律、遵义务、晓权利”三个方面。在议题式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校园暴力案例来培养法治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权利与义务”时,可以引入校园暴力案例,并让学生扮演原告方、被告方、陪审员等多个角色,鼓励学生用法律条文分析解决案例涉及的问题。学生在思考、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权利与义务的认知。
4.利用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责任担当,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乐于为人民服务,积极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同时履行义务。公共参与是其他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有多种形式,但对于高中生而言主要体现在时政讨论中。高中政治教师通过开展议题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关注社会时政。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与学生相关联的时政热点,让学生对此畅所欲言。如果学生观点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教师不必急于批评、纠正,可以让学生先相互交流[3]。学生在讨论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共参与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引入“瑞典16岁环保斗士登上聯合国发言”的新闻让学生进行讨论。首先,教师让学生做出对与错的观点选择,并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
组。其次,教师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陈述个人观点。有的学生认为这件事情做得对,人类应该做好环保工作;有的学生认为做得不对,16岁学生的思想并不成熟,不能理解环保的真正含义,也不认同“周五罢课”的行为。此时,教师可以让持两种观点的学生交流思想,鼓励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最后,教
师让学生简单设想如果是自己会如何做,再次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4]。
5.结语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落实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不必固守于方法限制,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提升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使其更具教育价值。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自主创新,给予高中生自主讨论的权利,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高素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费金娟.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初探:以“走进哲学问辩人生”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4):17-18.
[2]覃遵君.凸显统整性课程重构探索议题式教学方法[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15-18.
[3]李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35-36.
[4]周业虹.实施项目式学习发展学科核心素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8):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