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2022-03-03聂晓兰
聂晓兰
语文学科是中学文化基础课程中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最强的一门学科,而阅读在语文学科中尤为重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和评价能力。且学生与社会接触很少,阅历浅,所以他们也需要在书本中获取一些课外信息,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的阅读对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发掘写作灵感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足见朗读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曾经也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要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1、多朗诵经典美文。
朗读是倾听自己的声音,在朗读过程中获得充实和满足感,有利于形象思维能力和自己价值的培养。朗读自己的作品实质是修改完善的过程,朗读经典美文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平时多准备一些经典美文给学生朗读,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在诵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长期坚持诵读,就会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去体验、去占有名篇佳作的精髓,主动地消化和吸收;朗读还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同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
2、正确指导读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注意节奏,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读出情感,增强语感。朗诵时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速的缓急和语气的轻重,则会将朗读者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大大提高了记忆力。经典之处反复的朗读,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抒发自己的感情,以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课外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使学生处在自然的书香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班上要建立图书角,班级要制定读书计划和要求,人人都要读书,让每个学生都有读书的好习惯,让他们互相影响。所以每学期指导学生家长准备好六本以上的名著和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杂志,体裁多样化。在班上成立书社, 集体看书,写后记,谈感受。多组织一些读书活动,激励他们读好书,好读书。当然老师也要积极参与,作一个读书的好榜样。也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家与学生一起阅读并交流。叶老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起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能力越来越强。 所以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只有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才能实现博览群书,积累而薄发的宗旨。
三、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在语文测试中,同学们最为头痛的往往是阅读部分,相当一部分同学作阅读题时没有一点思路和条理,无章可循,更有甚者是谈阅读而色变,其实除了我们在平时学习中除了多阅读多积累,整体提高自己的语感和阅读水平外,还要能够掌握一些必要的阅读技巧,才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1、把握文体特征
因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而不同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在阅读过程中的不同侧重点。我们只有把握好了这些文体的特点,才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依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有条理地开展阅读。文学作品阅读,最常见的是散文和记叙文,实用文体有说明文各议论文。散文的重点在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上,通过品评文章语言来披文入情,还要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或托物喻意或借景抒情。记叙文细节描写是重点,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细节等描写手段来表现人物性格,抒情议论是最后画龙点睛之处。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描写,看一看这些描写都分别是从那个侧面来刻画人物的,也可以说是表现了人物的那一个方面。再如议论文章,它的重点就是要通过阅读,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能明白是通过那些论据来完成对论点的论证的;论证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等等。
2、要有整体意识
无论哪种文体,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有整体意识,整篇文章写了什么人,写了什么事,人有何特点,事有何特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情感。
3、注意重点句段和关键字词
在阅读所给材料中,有些语句或是语段甚至是个别字词,在文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或是升华和深化主题的作用,在阅读中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这些句子,往往能夠快捷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所以我们在解读过程中,要注意这些语句和语段。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中心。
4、语言表述准确
考试结束后,有一部分学生自我感觉很好,但成绩一出来就傻眼了,明明阅读很容易,但为什么得分很低呢?究其原因就是答案表述不准确,关健地方是没有能够真正把握题意,所答问题没有能够准确表达题意。所以我们要能够做到准确表述自己的语言,使所说的话能够语言精练,表意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