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六,西迁大潮中的西安建大
2022-03-03东鲁钟声
东鲁 钟声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他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火热沸腾的大学生活像朝霞一样鲜艳,充满着光明和力量,奔向那光辉的远方;祖国在召唤我们去描绘美丽的蓝图……把一切獻给共产主义事业,这是我们的伟大理想!”
这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馆中陈列的20世纪50年代师生歌集《建院歌声》中的歌词。
看到这些令人热血沸腾的诗词歌赋,不由把我们的思绪带到60多年前那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年代,一批批青年大学生不畏艰难,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之中……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破烂摊子”。经过3年努力,1952年新中国完成了经济恢复的任务,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已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
根据国家“一五”计划,国家确定了以苏联为主要学习对象,实行苏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与此相适应,包括教育在内的全国各个行业领域,都加快了大幅调整的步伐。
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中央决定把国家经济建设重点放在西部(西北地区)。在国家“一五”计划中,全国工业投资的三分之一安排在西部地区,在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西安就占了17个。
但是西部工业建设所需要的大量专门人才却十分缺乏。为了“改变目前高等学校过于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的状况”,同时鉴于国家建设需要和国防形势,1955年,高等教育部根据中央的决定精神再次调整部分高校的院、系、专业的设置和分布,并决定将沿海地区一些高校的全部或部分西迁至内地。
这一次大学迁校明显带有战略转移性质。这次院系调整不仅大大地改善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而且为陕西乃至西部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至今仍给人以强烈的感召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西安市南郊作为一个承载教育和文化设施的规划区域,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高校建设高潮,这里集中了很多新调整组建和内迁的高校,明清西安府城外,原本人烟稀少的颓貌为之一变。其时内迁至西安或新组建的有交通大学西安部分(由上海迁来)、西安动力学院(后并入交通大学)、西安航空学院(后与西北工学院合并,组建西北工业大学)等。
据参加筹建的来自西北工学院的老教师耿维恕先生回忆,高校内迁、院系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时初到西安,望着一望无际的原野,正在建设和刚刚建成的学校的建筑零星分布其间。仅道路交通状况就可看出:西安城墙外基本全是田野,通向各个新学校的道路全是土路,加上西北地区风沙大,晴天风一吹,沙尘漫天,被当时从东部地区迁来的师生们戏称为“扬灰路”,而一到雨天,道路泥泞不堪,就成了“水泥路”,根本无法出行,公交车、汽车极少,大部分都是靠当地的马车进行运输工作。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仿照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应运而建的。(1956年,学校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建筑、土木、市政类系(科)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的诞生不仅是学院本身基础良好,更重要的是为西北地区培养优秀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技术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对于更好地加速完成西部地区特别是陕西地区的建设起到重大作用。
1955年3月,在建筑工程部的领导下,在北京报房胡同69号成立了由王台(时任建筑工程部高等教育局局长)、甘一飞(建筑工程部)、赵文钦(西北工学院)、赵超(东北工学院)等11人组成的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筹委会设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总务处、基建处等办事机构。同月,筹委会成员来西安考察并确定即将筹建的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的校址,经过详细考察,最终确定在西安市南郊文教区建校。
1955年4月,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筹委会干部从北京迁至西安办公。5月,基本确定了学校建设区域范围,校址选在明清城墙和平门之南一公里处。1956年,成千上万的师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背起行装义无反顾地走向大西北。
单就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来说,建校之前的校址是农田、乱坟岗混杂之地。据建校时文物部门对此处的普探资料,学校范围内宋元以来无主的古墓达数百个之多,建校后的几年中周围还全是农田。
1956年开学之初,学生们虽然能够上课,但是建筑工人还在脚手架上进行紧张施工,校舍周围土一堆、砖一垛、废木烂竹杂乱地放着;教学楼只有两栋,其余全部是教职工、学生的宿舍和附属工程,餐厅也只修成了一座,基本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正常吃饭都成问题,当时的条件显然不能满足学校数千人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需要。
但是从四面八方迁入西安的师生们克服重重困难,并没有被简陋的条件和恶劣的环境所压倒,他们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建校劳动中去。短短时间内,师生们自行设计施工了校内的道路、食堂等一系列基础设施。
据当年从青岛工学院迁来并参与建校的老教师黄农先生回忆,1957年初,校党委成立后的第一届党代会就是在临时搭建的工棚中召开的,而运动场则是师生协力把校内的一座十几米高的土包削平而建成的。
当年西迁高校的情况都差不多,广大师生都表现出了迎难而上、不畏艰苦的精神,《西安日报》对此发表社论:“把这种精神(师生克服困难的坚韧不拔的精神)用之于建校,学校定会建设得更好;把这种精神用之于学习,学习会取得更大的收获……各校原有的一切优点和优良传统,定能得到保持和发扬光大。”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之初,即受到老一辈中央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与勉励。
1957年夏,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邓小平和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分别给学校首届毕业生题词。
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是:“记住毛主席的话: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郭沫若同志的题词是:“请以上火线的精神,走上祖国建设的阵地,实事求是地作最大努力,坚持到底。”
西迁并校后,学校以教学工作为主,按照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政治报告”里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学院立即响应,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高潮。
由于科学研究开展不久,学院的科研机构处在开始组建之中,还没有形成大批的专业研究机构,大部分是借教研组和以研究项目组成的“初级组织”,正是这些“初级组织”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努力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迅速提高了科学技术水平。
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全国统一征集通用大学教材,仅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在这一时期主持、主编的高质量通用教材就达百余套,这在陕西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是前所未有的。
在国家倡导开展的“教育革命”运动中,学校大搞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加强与其他地区有关科研机构、兄弟院校、厂矿和设计机关的密切联系,根据需要签署合作合同,互帮互助、交流技术。
陈叔陶教授是当时国内著名的钢结构专家、全国人大代表,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经常到校外一些业务单位和科研部门作专题报告,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平常教学中鼓励青年教师将科研教学和社会建设中的实际工作相结合。期间,学校还涌现出许许多多在科研教学方面做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不仅如此,学生培养质量也很高,大学生注重“真刀真枪”搞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先后设计了西安市报话大楼、西安医学院教学大楼等一系列建筑;不少学生有一到两个工种达到三到五级的水平,在首钢大型轧钢厂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56级学生为钢厂完成了400余张设计图纸。学校积极探索生产、科研、教学“三结合”的新模式,为祖国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当时的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不仅在科研、教学方面走在陕西高校前列,而且在文体方面成绩斐然,称雄西北。文艺方面,学校文工团在当时西北地区高校中首屈一指;体育方面,学校劳卫制达到4个100%,很多学生运动员打破了全国纪录和省纪录。
1958年,国家体委表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的劳卫制锻炼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同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贺龙副总理亲自颁发了“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锦旗,当时全国仅有5所高校获此殊榮(其他4所高校分别是现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
同年,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到西安考察工作,在参观陕西地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成就展览会的过程中,他对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并校以来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他说:“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作为一所新办起的学校,工作做得的确好,搞出了很多东西,很有成绩。”
60余年过去了,西迁并校时种下的树苗已成为参天大树,昔日恢宏古朴的苏式建筑相映在现代气息的高楼广厦之中,默默地叙说着那些岁月变迁的故事,但唯一没变的是,学校百余年办学历史和60余年并校史所积淀的“自强、笃实、求源、创新”校训和“为人诚实、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校风,始终激励和鼓舞着建大人在新时代不断向前奋进……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