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理念下的城市设计初探
2022-03-03杨小青熊浩
杨小青 熊浩
【摘要】为了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低碳城市”成为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研究的热门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的向城市集聚,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消耗和CO2的排放量也与之俱增。如何打造“低碳宜居”的城市,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城市设计是从三维的角度对城市的空间进行的设计,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设计。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优秀案例,运用经典规划理论,并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分别从绿地系统、交通系统和社区单元设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力图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寻求建设“低碳城市”的方法。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设计;绿地系统;交通系统;社区单元
【Abstrac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mmon goal of 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w carbon cit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ll over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gather in cities, the urban scale is expanding, the economy is developing,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are also increasing. How to build a "low-carbon livable" city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Urban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urban space from a three-dimensional perspective. It is a design centered on human activities. By analyzing the excellent cases of foreign developed countries, using the classical planning theory and combined with China's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studies from three aspects: green space system,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community unit design, trying to find the method of building a "low-carbon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design.
【Key words】low carbon city; Urban design; Green space system;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mmunity unit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2.039
1、研究背景
隨着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据统计,全球大城市消耗的能源占全球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的80%,所以说,城市是最大的CO2 排放者,是实现“低碳化”的关键。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的向城市集聚,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消耗和CO2的排放量也与之俱增。如何打造“低碳宜居”的城市,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城市设计是从三维的角度对城市的空间进行的设计,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设计。建设低碳城市,不仅仅要重视对土地结构布局、经济结构等宏观的层面上和建筑技术节能等技术层面上的研究,还要重视中观和微观的人文感受、环境品质等城市设计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优秀案例,运用经典规划理论,并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分别从绿地系统、交通系统和社区单元设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力图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寻求建设“低碳城市”的方法。
2、城市绿地系统优化
城市绿地系统对实现低碳城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吸收CO2,减缓温室效应,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可以降低城市噪音、杀菌防病、净化空气、防震减灾,营造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美化城市景观。因此,建立良好的绿地系统是实现低碳城市的必备要素。
当前中国绿地系统理论研究框架结构已基本形成,但是理论研究广而泛、深度不够、研究严重滞后于社会关注程度,总体停留在系统内部要素相互关系的研究上[1]。而西方发达国家的绿地系统规划比中国更趋成熟,因此我们应发挥后发优势,向国外学习经验理论,同时要避免后发劣势,不能一味的模仿,要与中国城市具体情况相结合,体现城市特色。
2.1波士顿绿地系统规划
波士顿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可以说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经典案例。1880年,在波士顿公园体系设计实践中,奥姆斯特德等人突破美国城市方格网格局的限制,创造性地将一系列的公园相互连接成为一个公园体系—“翡翠项链”[2],形成了景观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被公认为美国最早规划的真正意义上的绿道。“翡翠项链”的成功,使城市绿地建设开始得到重视,由单个城市公园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城市公园,其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模式由散点式发展为带状、块状布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郊区化逐渐出现,城市及其周围自然环境遭到破坏。1893年提出大波士顿区域公园系统规划方案,将3条主要河流和6大城市郊区的开放空间连接到一起,形成波士顿地区开放空间体系[3]。1894年州议会通过林荫道法案,着手建设林荫道系统。1907年,大波士顿区域公园系统的格局基本形成[4]。波士顿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模式由带状、块状布局向廊道网络式布局转变,并朝着区域化的方向发展。
波士顿城市绿地系统的成功,不仅改善了城市的微环境,而且从更大的范围内调节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的成功在于:一、从区域的范围内规划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点、线、面相结合,由城市外围及内部大面积绿地向其他地区蔓延,形成了遍布整个大都市区的绿地系统;三、绿化面积大,以旧有公园、河道等自然资源为依托,形成“城市绿肺”。
总结国外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发展,其布局结构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联系、由联系到融合,呈现出逐步走向网络连接、成交融合的发展趋势[5]。
2.2中国绿地系统规划
中国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大都历史悠久或者地理条件优越,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应具有地方特色,不能千篇一律。
比如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以被誉为城市绿色项链的合肥市环城公园为特色,呈环状在已拆除城墙的遗址上利用原有的护城河及两旁茂密的林带作为复合介质建成的,不仅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憩场所和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还因其处在城市新旧区之间可有效隔离协调两侧不同空间形态及风貌成为联结新老城区的纽带。济南市则是利用古城内的大明湖、趵突泉公园、五龙潭公园、黑虎泉公园、护城河绿地、泉城广场等集中的公园广场绿地、穿过济南的小清河等河流、散布在济南市周围的千佛山、鹊山等自然山体以及散布在城市中的泉城公园、动物园、街头绿地等散点式绿地共同组成的绿地系统。
但是,在我国城市中,对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也存在着许多不足:1.各城市绿地之间缺乏关联性,各大城市公园、滨河绿带缺乏向城市中的渗透性。2.城市道路系统绿化少。3.城市广场、城市商贸中心大都硬地铺装过多,缺乏绿化与景观小品,缺乏人性化设计。
为了更好的实现“低碳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置应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设计。为突出城市特色,应在城市河流、古城区、及风景名胜、自然山体、城市公园等地段建立主要片状或带状绿地,并用道路绿地、街头绿地等散点式绿地将大面积绿地联系起来,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在商贸中心、广场等人流聚集区更应加大绿化,减少硬地铺装,从而调节城市的微气候。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绿地系统的设计并不只是种植植物,而是建立各种功能相混合的绿地系统,根据需求,可与健身场地、建筑小品相结合,为人们提供更多舒适宜人的交往、休闲空间,从而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城市交通系统优化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小汽车越来越普及,机动车尾气无疑是城市CO2的重要来源。优化城市交通系统成为实现“低碳城市”的重要方面。
3.1 TOD模式
TOD是通过对交通站点附近的土地高强度综合开发利用而实现公共交通主导的城市发展开发模式。TOD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应低碳效应:1.公共快速轨道交通;2.完善的非机动车系统;3.土地集约混合利用,资源与能源利用集约化。由此可见,TOD模式低碳效应显著。
3.2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优化
深圳市布吉地铁站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项目在设计层次上就属于局部城市设计,是最能体现TOD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路经常同程度的不同和车站本身也有一定长度(一般100m-150m),使得步行半徑的划定不可能向TOD模式的一样是一个半径为600m的圆形。因此,设计借鉴“日本札幌市车站及周边地区改造”的经验,将用地分成设计区与影响区,即以站点为圆心,200m半径之内为设计区,之外为影响区。因此,设计范围占地100hm2,其中设计区17hm2。设计区以火车站、公交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为核心,强调交通组织的便捷性,和不同交通系统间的“零换乘”,采取详细的规划设计。而在影响区,则强调土地的集约混合使用,和宜人的城市步行系统,采取弹性控制,创造24小时活力的城市社区。这个设计的特色在于把地块分为两个不同规划手法不同的设计主题的区域,设计区的“零换乘”有利于提高交通效率,发展公共交通;影响区更注重步行系统、景观系统的塑造,和土地的集约混合使用。交通“零换乘”和建立景观步行系统有利于减少机动车CO2的排放,土地的集约混合使用有利于资源和能源的集约化利用。总的来说,深圳市布吉地铁站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项目是一个合理利用TOD系统的城市设计优秀案例。
经过上述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是发展“低碳城市”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在TOD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交通系统优化。(1)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增加公共交通的可达性,以限制小汽车的发展。(2)实现交通一体化,建立地铁、轻轨、BRT等快速公交系统,实现交通“零换乘”。(3)完善的城市步行系统和自行车系统,建立宜人的城市景观步道,保证步行与自行车的安全出行。(4)土地集约混合利用,实现资源、能源的集约化利用。
4、城市社区单元设计
4.1从紧凑城市到混合社区的城市设计
“紧凑城市”在集约利用土地、增加短距离出行频率、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效率、推行步行、自行车等出行方式,加强邻里交往、所有市民共享城市资源等方面比传统形态模式的城市更具优势,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6]。“紧凑城市”也是发展“低碳城市”的重要理念。由于“空间”尺度属性,紧凑城市理念可以运用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层面上。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将,“紧凑城市”理念应该应用在社区的设计,正如约翰弗里德曼说:“社区才是城市之心”。
理想的发展模式是在既定的空间尺度内,以有序的规划空间形态,和多元化的城市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内居民的各类生产、生活需求,从而保证城市的基本单元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基本社区单元的有序结合,实现紧凑、低碳化的城市空间结构。所谓“复合社区”,是基于市场经济及自由选择的价值理念,借助规划手段,通过住宅就业区位的多样化组合创造不同类型的社区(产业型社区、科技型社区、居住型社区等),在保障适度规模的社区建设门槛基础上,强调生活与生产空间的适度功能混合,并通过水网、绿廊、商业结合的公共开放空间网络,配合丰富的快慢型交通体系来保持社区单元间动态、开放的活力,塑造出富有变化的城市风貌[7]。
4.2中新天津生态城
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是从“紧凑城市”到“混合社区”的优秀案例。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海边休闲旅游规划区内,占地34km2。该项目占地为盐碱地和荒地,节约了有限的土地资源;生态城的中心地区是由生态湿地保护和污水净化池组成的生态核心区;生态细胞单元构成主要的居住区,每个生态细胞单元都含有居住、商业、办公、教育、娱乐等建筑和空问,保证最短的交通距离;几种生态细胞单元组合成一个邻里,若干邻里组合成一个区,几个区组合成一个城市中心;交通主要采用轨道交通,轻轨站、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构成城市主要交通系统,公交车和电车作为补充;为了让不同收入人群均能体会,在规划中安排了20%的住宅为补贴住房,使得城市更具活力,实现了建立和谐邻里的目标[8]。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发展“低碳城市”的优秀案例。它从小范围内的社区单元入手,混合土地性质,节约资源,并逐渐从“混合社区”发展成为“紧凑城市”,实现土地真正的混合集约利用,另外配以高效的交通和政府的政策性,从而形成了“低碳生态”的城市环境。
结语:
“低碳城市”之所以能在几年之内成为各国共同研究的共同课题,是因为它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未解决能源危机、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等问题提供了可行性道路。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低碳城市”理论会日趋成熟,同时通过理论实践,城市发展会越来越合理。
本文运用中外优秀城市案例和经典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法,分别从绿地系统、交通系统和社区单元设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力求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寻求发展“低碳城市”的方法。
与国外相比,我国城市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同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寻求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浪.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及其构建研究—以上海为例[D].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
[2]朱俊夫.从规划视角看波士顿的形成和发展[J].北京规划建设,2006(4):90-94.
[3]刘东云,周波.景观规划的杰作——從“翡翠项圈”到新英格兰地区的绿色通道规划[J].中国园林,2001(3):59-61.
[4]许浩.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刘骏,蒲蔚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闫水玉,王正.四川岳池县城紧凑城市空间规划[J].城市规划
[7]陈琳,石崧,王玲慧.从规划理念到实践的低碳城市与复合社区—以上海市南桥新城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1(4)
[8]刘帅.“低碳城市”相关理论发展综述[J].四川建筑:增刊,2010.09//胡海艳,董卫.低碳理念下的城市设计初探—以武汉解放大道西段城市设计为例[J].
作者简介:
杨小青(1987.08-),女;民族:汉族,籍贯:山东省济南市,职称:中级,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