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足球的普及与训练
2022-03-03曹兴荣
曹兴荣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为了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各小学对校园足球的普及给予了足够重视。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更新颖、适合的训练方法。本文着重对小学足球的普及与训练现状做出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完善策略,希望以此来进一步优化小学足球训练成效。
关键词:小学足球;普及与训练;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8-01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8.073
足球作为世界上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各项训练活动的有效组织,不仅有助于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给青少年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尤其是在小学校园的普及,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还可以加强足球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青少年足球人才。但就目前来看,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的足球普及与训练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还需要联系实际,加强创新探索并不断完善。
一、开展校园足球的意义
针对校园足球的普及与训练来讲,不仅有助于学生积极进取、勤劳勇敢优良品质的培养,也能够进一步锻炼、提升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实现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踢足球的过程中,学生的意志也能够得到不断磨炼,在团结合作、顽强拼搏中充分感受足球文化的魅力,积累更多的快乐体验,缓解学习压力。为此,学校应适当增强对校园足球运动的重视,为小学足球的普及与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以此来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足球文化与校园风格,使得学生的足球运动潜能可以得到全面挖掘,给之后的运动训练奠定良好基础。
二、小学足球的普及与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虽然很多小学都重视起了校园足球的普及,得到了师生的广泛青睐,能够给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但在具体普及与训练中,很多学校引用的宣传形式都较为陈旧,只是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来推广,学生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获取相关信息。过于形式化的宣传,不仅不利于校园足球的进一步推广,也不利于学生参与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另外,还有一些学校未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引起充分重视,导致各项足球推广、训练工作无法顺利落实。在此背景下,教师也未重视起新颖、多样化训练方法的探索,不利于训练效果与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小学足球的普及与训练策略
(一)不断加强小学校园足球的普及
首先,要构建出能够为学校足球活动提供有力保障的管理机制。可以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明确校园足球活动理念、目标,以及管理措施,制订出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以此来为校园足球普及与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完善校园足球训练机制,为足球训练的基本内容、方法与措施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力支持,让足球成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确保每周开展一节足球课,以此来从整体上增强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意识,强化学生足球运动能力。具体来说,为了进一步普及校园足球,可以每班每周安排一节兴趣足球课,坚持每周三次,每次进行大约两个小时的训练,且还要安排专业教师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同时,还要注重教师团队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以此来促进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训练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在日常训练中发现有潜力的人才,才能够从整体上提升校园足球技能水平,并围绕足球项目来进行体育足球特色项目向本教材的开发,为小学校园足球的进一步推广,以及教学、训练内容与方式的革新探索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小学体育水平的显著提升。最后,要加大足球运动的推广普及力度,通过充分展现足球这项运动的魅力来全面激发学生兴趣,完善学生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培养,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足球训练当中。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实现人人学会踢足球、班班建立足球队、年年举办足球赛。学校要积极组织校园足球队参与市、区各级足球比赛,增加学校足球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此来为小学校园足球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推广提供有力支持。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校园足球文化拓展,将其与学校德育等教育工作紧密联系,以此来强化学生团结、拼搏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二)树立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新理念
培养能够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教师要重视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全面渗透。为此,教师在开展足球训练教学活动中,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化发展做出充分考虑,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改进教学计划,以此来充分满足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过程与方式等方面提出的各项要求。比如,在足球训练中,教师要通过足球训练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同时要重视国际足球体育精神的渗透,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精神的渗透主要强调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体育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总之,有效组织学生参与足球训练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锻炼下肢力量,提升身体协调性,也能够给其心理素质、团队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针对性提升训练方法
1.固定动作训练方法。可以围绕几个指定动作来进行,以此来促进学生足球运动动作灵敏度、熟悉度的显著提升。通常情况下,可以围绕肩部环绕动作、纵跳动作,以及前后跳动作等动作来进行训练。其中,肩部环绕动作主要是将肩关节视为基本轴心,然后指导学生直臂开展前后上下的大范围画圆摆动动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肩部肌肉,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增强肩部力量。这一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全身心协调性,同时也是非常适合学生的热身动作。在足球训练前开展这一动作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调整好状态,更好地参与训练当中。
2.条件式刺激训练。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奔跑练习,在教师给出信号后,向前冲刺跑10米,在教师发出停止的信号后,再向反方向冲刺10米,由此循环。这种折返跑的训练,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针对协调性的训练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固定内容学习、运动项目,以及训练强弱度的对比来开展不同类型的协调性训练,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处理人与球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足球控球能力较差的情况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另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跑步技巧。小学生的骨骼增长通常都比较快,但骨骼硬度相对较小,身体的柔韧性较大,不容易骨折,但也要注意骨骼变形的情况。对此,在运动训练中,可以通过四肢运动、跳跃运动来指导学生在跑步中强化体能训练。对于足球来讲,跑步是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但要想取得理想的训练成果,在跑步中,除了强调速度,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曲线式运动,带动足球进行技巧性的运动和移动。在日常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利用一部分时间来进行加速跑步练习,剩下的时间来进行带球曲线跑步训练,在地上将相应的曲线、赛道绘制出来,让学生结合曲线来反复练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实现对足球运动特点的准确把握,也能够促进其跑步协调性的显著提升。学生在曲线跑步方面取得理想成效后,可以继续增加练习难度,让学生一边跑一边观察,或者通过设置一些障碍来锻炼、提升学生的能力。
3.完善小学足球专项体能训练。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力量与速度,应尽早开展足球专项体能训练,以此来从整体上提高足球训练效率。简单来讲,就是要将训练中的练习强度合理控制在20%-50%,以小组形式来开展训练练习,在学生适应之后逐步提升训练强度。可以通过蹦跳、立定跳、跳箱子以及原地半蹲跳等训练活动来训练学生的下肢力量。上肢力量的训练则可以通过俯卧撑、实心球等训练活动来实现。教师可以按照每周一到两次的训练强度来帮助学生慢慢地提升训练效率,促进学生体能的不断提升。
4.多组织趣味性足球训练。为了全面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训练的热情,在实际训练中,教师可以在射门、进攻,以及防守等环节适当增加一些更新颖、合理的训练内容来增强足球训练的趣味性。这样既可以从整体上增强学生对足球训练的耐心,也有助于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趣味性足球活动的有效组织,可以帮助学生真正从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放松身心,通过全身心参与来增强身体素质,消除负面情绪。另外,足球运动是一个团队性的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也能够和同学搞好关系,強化学生吃苦耐劳、不言放弃等优秀品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足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足球逐渐成为小学教育中的必修科目。而对于小学生来讲,小学足球教育应始终围绕快乐、游戏来进行,不要安排过于复杂的训练内容,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踢球、运球、传球等运动技巧。同时,为了避免训练内容太过枯燥乏味,教师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技术内容来提升训练成效,全面激发学生的足球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对足球有更深入的了解,真正喜欢上这项运动,从而为之后的学习训练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蔡建军.小学足球特长生身体素质训练现状及对策探析[J].田径,2020(7).
[2] 林强强.魅力足球——探究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6).
[3] 于金池.深圳市小学足球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部分小学为例[D].西安体育学院,2018.
[4] 张小普.成都市小学校园足球推广策略研究——以成华区为
例[D].成都体育学院,2017.
[5] 娄晓斌.校园足球推广背景下大连市东北路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3.
[责任编辑 薛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