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柬埔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的考古勘探

2022-03-02黄雯兰齐珍怡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

大众考古 2022年9期
关键词:角砾岩吴哥王宫

文/黄雯兰 齐珍怡 图/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

吴哥王朝是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印度教—佛教帝国,中国古籍称这个国家为真腊、吉蔑、阁蔑、占腊。8 世纪末,真腊被来自爪哇的夏连特拉王朝征服。802 年,真腊王子阇耶跋摩二世摆脱了夏连特拉王朝的控制,自称转轮王,立都于摩诃因陀罗山,标志着吴哥王朝的建立。15 世纪吴哥陷落标志着王朝的终结。吴哥王朝留下的最大文化遗产是吴哥古迹,证明了王朝的实力和财富,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建筑技术、美学成就和各种信仰体系。

王 宫遗址位于柬埔寨吴哥古迹世界文化遗产区范围内,是9—15 世纪吴哥王朝的王宫所在。遗址面积约14万平方米,平面呈矩形,东西长587 米,南北宽246 米,四面有保存较为完好的角砾岩围墙,高4 米多。王宫遗址共有5 座塔门,分别为东侧1 座、南侧2 座、北侧2 座。从现存遗迹推测,遗址曾有4 个建有南北向隔墙的院落,目前仅3号院和4 号院之间隔墙较为完整。4 个院落中,除4 号院落地表无任何建筑基址外,1、2、3 号院落的地表都存有各种不同的建筑基址。

2019 年6 月11 日—7 月4 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赴柬埔寨开展“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修复项目”专业考察工作。在地面调查和现状测绘的基础上,我们分别选择空中宫殿、西北塔门、西南塔门、遗址1、遗址2、遗址3—6、遗址7、遗址8 和围墙等进行勘探和局部解剖,目的是初步了解各单体建筑的基础形制结构、分布范围和地下埋藏堆积的状况,为修复工程提供文化层堆积、建筑基础埋藏,以及岩土工程方面的科学数据,并为下一步选择和确定重点发掘区域奠定基础。

王宫遗址勘探位置

收获

地层堆积

我们在空中宫殿、西北塔门、西南塔门和遗址1—8、围墙周围共布置11 条探沟,分别是位于空中宫殿东南角的T1、西南角的T2 和顶部的T11,西北塔门的T3,西南塔门的T4,遗址1 的T5,遗址2 的T6,遗址3—6 的T7,遗址7 的T8,遗址8 的T9 以及围墙的T10;还有17 个钻孔,其中7 个是自现状地表钻探的独立钻孔,其余10 个钻孔位于探沟中。由于地层情况较为接近,现选出T4、T11 以及T10 三处进行简要介绍。

西南塔门T4 地层根据探沟T4 内的土色、土质可以划分为4 层。第1 层厚37—57 厘米,黑褐色粉质砂土,不粘,稍密,稍湿,包含大量树枝、树根,出土砂岩石块和砖块,以及一些陶器、瓷器残片和红陶瓦,与带有线脚的须弥座下层位于同一层。第2 层厚23—44 厘米,灰褐色粉质砂土层,为填土层,密度适中,稍湿,含砂岩石碎块,出土建筑陶器和陶器残片,与三层台阶状的素面砂岩基础大致位于同一层。第3 层厚42—51 厘米,灰黄色夯土层,包含砂土、粘性土和碎石,密实,稍湿,硬度大,有大量砂岩、角砾岩石碎屑等,与浅红色的角砾岩基础位于同一层。第4 层为粉红色细中砂土,砂质较纯、密实、稍湿,可能为生土层,局部下挖了10 厘米。第4 层之下用洛阳铲向下钻探了1.2 米,探孔内的土质、土色与第4 层相同。

空中宫殿顶部T11 地层空中宫殿顶部探沟T11 位于空中宫殿第三层须弥台的西北角,距北侧回廊台基2.08 米,距西侧回廊台基0.56 米。经过清理后,发现了一层高度均匀的角砾岩和砖块石铺砌层,高度约12 厘米,其下是一层水平的角砾岩石铺砌层,发掘至角砾岩层停止。为探明下部埋藏情况,在角砾岩石的缝隙中向下钻探了2.1 米,其下因触到坚硬物体无法继续钻探。根据土质、土色和土壤中的包含物,钻孔内地层分为2 层。第1 层厚70 厘米,呈深棕色,砂土层,混合角砾岩石、砂土以及碎石;第2层厚140 厘米,呈深棕色,砂土层,包含砂石。

围墙T10 地层围墙探沟T10 位于大砂岩水池北侧正对的小门以东1 米处围墙南侧,根据土色、土质可以划分为4 层。第1 层厚30—34厘米,黑灰色粉质砂土,土质疏松,含角砾岩碎屑、瓦片、碎石和植物根系,与带有线脚的角砾岩墙体位于同一层。第2 层厚30—39 厘米,浅黑灰色粉状土,含少量角砾岩碎屑,在西侧发现砂岩石残块,与下一层带有线脚的角砾岩墙体位于同一层。第3 层厚35—41 厘米,黑灰色砂土层,这一层为夯土层,密实,坚硬,含有大量的角砾岩碎屑,以及瓦片和陶器残片,与角砾岩外扩基础位于同一层。第4 层厚36—55 厘米,呈黄褐色,密实,坚硬,稍湿,主要成分为砂土、粘性土和碎石,用铁锹很难发掘,在西北侧发现了叠压在上一层角砾岩外扩基础下层的砌块,角砾岩石延伸至整个西侧壁,与围墙基础的角砾岩石方向垂直。第4 层之下继续局部向下挖40 厘米,并钻探30 厘米,揭露的地层情况与第4 层大体相同。

遗迹现象

通过考古勘察,我们对王宫遗址空中宫殿、西北塔门、西南塔门,遗址1—8 及围墙建筑的地层情况、基础形制结构和地下堆积埋藏状况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西北塔门与西南塔门西南塔门的基础坐落于粉红色砂土层之上,台基和基础采用分层砌筑夯实的方式建造。粉红色砂土层之上为夯土层,其上为浅红色的角砾岩基础。角砾岩基础的外侧夯筑了厚29 厘米的夯土层,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补强。角砾岩基础上为一块开凿成不规则三层台阶状的砂岩石,这一层的外侧是砂岩基础砌筑后形成的夯填土层。砂岩基础上为埋藏在砂土里的带有线脚的须弥座下层。

T10 平、剖面

西北塔门和西南塔门的结构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是西北塔门的角砾岩基础直接建在粉红色砂土层之上,西南塔门的角砾岩基础与砂土层之间还有一层夯土。此外,通过地层堆积和建筑基础形制可以初步判断,两座塔门的原始踩踏面均对应角砾岩之上的外扩砂岩顶面。

空中宫殿顶部及基础空中宫殿顶部的上层铺地石是由角砾岩和砖混合砌筑而成,表面高度不均匀,其下为一层由角砾岩砌筑的平整铺地石。通过钻孔可知,在角砾岩砌筑的铺地石之下是建筑内部的填土层,上层土质较粗糙,含砂土和碎石,下层砂土含量更大。空中宫殿顶部上层铺地石表面高度不均匀反映出该层地面可能是后期添加的或者经过了改动。

图① 西南塔门南立面

图② 西南塔门基础结构

图③ 空中宫殿东立面

图④ 空中宫殿东南角的砖铺地面

空中宫殿的东南角和西南角的基础结构大体相同,在带有线脚的角砾岩下层有两层角砾岩作为基础,中下层角砾岩为外扩的基础,其与砖块铺砌的地面位于同一层。根据建筑基础的形制和结构可以大致推断,砖块铺砌的地面可能是在空中宫殿周围统一规划下完成的。由于未对砖砌地面以下进行发掘,因此建筑基础角砾岩与砖砌地面的关系,以及角砾岩基础和砖砌地面以下的埋藏情况未知,暂时无法准确判断砖砌地面的年代和性质。空中宫殿西南角的堆积较东南角高得多,建筑基础被埋得更高,这与空中宫殿地表呈现出的不均匀高低起伏是一致的,反映了空中宫殿周边人为堆积情况的复杂性。

遗址1—8 基础遗址1 南侧的T5 揭露了建筑台基和地基的形制结构。根据建筑的形制和工艺推测,红砖铺砌的地面可能是原始的踩踏面。遗址2 的T6 揭露出一层角砾岩建筑基础,在与角砾岩基础同层的位置,发现了不规则的角砾岩石块和砖块的杂乱堆积,这反映出遗址2周边可能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位于遗址5、遗址6 之间的T7 揭露了建筑基础与红砖铺地的形制和工艺。角砾岩基础与四层红砖铺砌的地面位于同一层,四层红砖铺地排列规整有序,推测红砖铺砌的地面可能为原始踩踏面。T8 局部揭露了遗址7 的地下埋藏的情况。在T8 东侧距离地表深103—158 厘米处,有重叠的角砾岩堆积,它们可能反映遗址7 基础叠压在更早的遗迹之上。另外,第2 层杂乱的角砾岩和砂岩的堆积,反映了建筑经过复杂的演变过程。T9揭露了遗址8 的台基结构和形制,显示遗址8的埋藏情况和基础修筑方法较为简单。

遗址1

遗址5

遗址7

遗址8

T5 揭露的砖铺砌地面和基础形制

T7 揭露的红砖地面

T8 揭露的遗址7 埋藏情况

T9 揭露的遗址8 埋藏情况

围墙及小门

T10 西侧角砾岩石埋藏情况

围墙基础T10 局部揭露了围墙底部和基础的埋藏情况。围墙下部两层带有线脚的角砾岩被埋藏在砂土中,在基座下部为角砾岩基础,角砾岩基础以下为夯土,密实、坚硬,用铁锹难以向下挖掘。在围墙的角砾岩基础之下,叠压着另外一层垂直于围墙的角砾岩基础,位于T10 的西侧。据推测,这层角砾岩可能与小门的基础有一定关系。根据角砾岩基础的早晚叠压关系,可以推测围墙的建造可能较小门的建造时间稍晚。小门的结构和形制可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出土遗物

在本次考古勘探工作中,出土了大量建筑陶器和生活陶瓷残片,以及少量中国青瓷残片。建筑陶器包括了拱瓦和弧瓦,多为红褐陶。生活陶瓷器以本地的夹砂陶器和釉陶器为主,夹砂陶器口沿带有简单的压印纹。

T3 出土的中国青瓷残片

T8 出土夹砂压印纹陶器残片

讨论

王宫遗址占地面积大,文物遗存丰富多元,除了空中宫殿外,还保留多处平台及砖石结构的建筑基址、塔门遗址和围墙,以及大量埋葬于地下的遗存。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记载了13 世纪末王宫建筑“屋头壮观,修廊复道,突兀参差,稍有规模”的景致。随着15 世纪吴哥王朝的衰落,吴哥城内的王宫被废弃并逐渐淹没在原始森林中。19 世纪60 年代开始,王宫遗址被重新发现,各国学者对王宫遗址展开了百余年的调查与研究。既往的研究成果认为王宫遗址在吴哥王朝时期一直连续使用,现存的空中宫殿、宫墙、环壕等可追溯到10 世纪下半叶,且推测空中宫殿下方9 世纪时曾搭建过木结构建筑。

本次考古勘探工作让我们了解了王宫遗址的空中宫殿、西北塔门、西南塔门,遗址1—8及围墙等建筑的基础形制结构、砌筑工艺、分布范围和地下埋藏情况,为保护工程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王宫遗址是设计精巧、层次分明、充满神秘感的多功能复杂建筑群。王宫遗址内各单体建筑基础的建造方法、深度和埋藏情况有显著区别,说明各建筑是在不同时期建造的。另外,建筑基础叠压现象说明一些建筑经过了建造、毁坏和重新使用等改扩建过程。

与王宫遗址的复杂性和神秘性相比,我们的认识还很有限,以“中国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修复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将有助于进一步厘清王宫遗址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各建筑年代、性质。

猜你喜欢

角砾岩吴哥王宫
Chapter 4 Aladdin's love
在布罗卜丁奈格的其他经历
通向王宫的路
山东五莲七宝山长老庄隐爆角砾岩特征及其找矿指示
扶贫工作中的一段“插曲”
张辉版画作品
金矿床隐爆角砾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辽宁沈阳汗王宫遗址
富水角砾岩岩溶隧道综合加固效应及基底稳定性分析
浅谈断层角砾岩的识别及其找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