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信息集锦

2022-03-02张怡

大众考古 2022年9期
关键词:石窟寺考古文物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史前文化与社会的探索》

赵辉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年8 月

本书分考古学文化研究、古代社会的复原研究和考古学方法理论的思考三部分。研究范围涵盖关中、中原、黄河下游、东北、长江下游、长江中游和岭南地区等,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新石器考古学术史的变迁,另一方面也可以观察到作者扎实的学术之路。

《多维视野的考古求索》

李水城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年8 月

本书首篇侧重对考古学学科史以及理论方法的独到思考,折射出前辈学者高尚的人文情怀和厚重的学术养成,他们也因此构成了考古学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其他章节涉及区域考古、专门考古、盐业考古、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可谓林林总总,视野十分宽广。

《中国石窟寺》

李裕群 著

科学出版社,2022 年7 月

石窟寺是开凿在河畔崖间的佛教寺院,起源于古印度并在中国发扬光大,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石窟寺艺术。本书展现了中国各区域石窟寺发现与研究的情况以及各石窟寺的时代特点、区域特色和石窟寺考古学的研究方法等,是一部全面阐述中国石窟寺发展演变过程的重要著作。

《庄严佛国:中国石窟寺》

常青 著

文物出版社,2022 年5 月

中国石窟寺是特定时代里的佛教艺术形式,是以建筑、雕塑、绘画三者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本书是从考古学角度对中国石窟寺的介绍。中国石窟寺经历了东晋十六国的初步发展,北魏到唐朝的繁荣昌盛,并从五代开始走向了下坡。这是因为山崖间的石窟正在越来越多地模仿着地面上的寺院,而自己本身的特色却慢慢消失了。

《我们从哪里来:史前环境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史三洋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 年4 月

9.6 亿年前到公元前4000 年的史前中国有着怎样沧海桑田的环境变迁?我们的祖先如何抵御外部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与现代人脑容量相当的祖先们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在单纯依靠历史学无法探知的领域,作者综合运用人类学、环境学、考古学、地质学、神话传说等诸多领域知识,试图解答“我们从哪里来”。

《在田野看见宋朝》

包伟民等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2022 年9 月

本书由宋代历史研究的数十篇随笔集合而成,作者来自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高校或单位。其内容涉及宋代的建筑、人文美学、政治制度、市民生活、墓葬考古等诸多领域,涵盖了宋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作者古今结合的观察视角和田野考察与文献记载相对照的学术旨趣。

穷物理

早期人类700 万年前或直立行走

法国普瓦提埃大学的Guillaume Daver、Franck Guy 团 队 对2001 年 发 现的乍得沙赫人一块左大腿骨骼(股骨)和一对前臂骨骼(尺骨)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已知最早的人属—乍得沙赫人在大约700 万年前用双足行走。相关结果8 月24日发表于《自然》杂志。股骨的解剖结构表明乍得沙赫人在地面上用双足行走,支持了化石头骨证据的预测。尺骨特征与适应攀爬的特征相符,但该结论需较谨慎。综合而言,这些证据表明人类和黑猩猩分化不久之后,早期人类就演化出了双足行走能力,同时保留了允许攀爬的骨骼特征。(冯维维,《中国科学报》2022 年8 月25 日)

东亚最早现代人植物类食物的直接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妍研究团队,通过提取分析湖南道县福岩洞遗址出土的、迄今所知东亚最早现代人牙齿化石(距今12 万—8 万年间)的牙结石,发现了东亚最早现代人植物类食物的直接证据,并发现当时的古人类就已经有了剔牙行为。这项重要研究成果已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植物科学前沿》发表。(孙自法,中国新闻社)

知文明

中国史前陶斝初论

史前陶斝最早产生于豫西、晋南地区,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居民在大汶口文化陶鬶的启发下创制而成的。龙山早期陶斝主要分布于晋中南、关中、豫西、豫西北等地区,至龙山晚期遍布黄河中游及邻近地区,并形成了釜形斝、罐—盆形斝两大传统。早期陶斝一般作为炊器使用,晚期可能兼有储水、温酒等功用。陶斝的发展与传播带动了中原与周边文化的交流互动,促进了中原史前文化的繁荣兴盛。(秦存誉、王涛,《北方文物》2022 年第5 期)

战国秦陵

秦称王后在都城西郊开辟了咸阳原陵区,随着都城向渭南扩张,又出现了芷阳陵区。战国秦陵在陵园形状、墓形、建筑、陪葬坑、祔葬墓等方面有共性特征,根据其内部差异,又可分为“咸阳原类型”和“东陵类型”,前者充分借鉴了东方列国、尤其是魏国陵园制度,呈现出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新特征;后者在某些方面趋于守旧,为本土保守派势力回归传统的选择;而夏太后陵、乃至后来秦始皇陵园的规划设计,是二者发展、融合的结果。在陵园墓主确认方面,芷阳一号陵园葬秦昭王与唐太后,芷阳四号陵园属宣太后,严家沟秦陵为“公陵”、周陵镇秦陵为“永陵”,司家庄秦陵的墓主为孝文王,“韩森冢”的墓主为叶阳后。(梁云、王欣亚,《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 年第7 期)

民族交融视野下的十六国墓葬

十六国墓葬可以集约出吐鲁番—河西、辽西、关中三个重点区域。三个区域墓葬所呈现的民族交融状况对应三种类型:吐鲁番—河西地区其他民族基本接受了汉文化,辽西地区汉人鲜卑化现象突出,关中地区呈现出胡汉交融状态。关中墓葬材料显示北方地区从十六国已经开启了巨大转变,而不待北朝。北朝隋唐墓葬的基本特点,如多有天井、过洞、小龛和土雕建筑,壁画从墓室延伸到甬道和墓道之中,随葬成套铠甲鼓吹俑、武士俑和伎乐俑,不过是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的延续和发展,这是关中十六国墓葬的创造性价值,是对民族交融状况特别而充分的展示。(韦正、辛龙、宁琰,《中原文物》2022 年第4 期)

读天下

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在广州召开

8 月24—26 日,由 国 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办,南沙区人民政府支持的新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论坛在广州召开。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斌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主持。25 日上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等6 位专家学者分别以《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展望》《新时代河南考古:谱写华夏文明新篇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视野下的石峁考古发掘与研究》《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新时代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履践致远穷海隅 砥砺深耕溯古今—新时代广东考古工作回顾与展望》为题作主旨报告。25 日下午至26 日上午的交流发言阶段,近30 位专家学者进行了跨学科、宽领域、多维度的交流和研讨,提出了很多具有启发性、建设性的新概括、新阐述、新思想。(郭晓蓉、张怡、张宸,国家文物局网站)

“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开幕

9 月1 日晚,第九届博博会重要主题活动“博物馆之夜暨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开幕式在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成功举办。展览以“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为主线,分为四个单元,带领观众走进考古发现的中国历史,探索东亚人类起源、中华文明探源、夏商周青铜文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等历史问题。通过100 处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集中展示中国考古学百年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物质精神文化。100 处遗址中有旧石器时代遗址5 处,新石器时代遗址33 处,夏商周遗址25 处,秦汉及以后遗址37 处。同时推出的还有“文明的渊薮—河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展示河南地区百年考古重大发现。两个展览汇集全国文博力量,21 省79 家考古文博单位共同参展,展出来自全国的889 件(组)精品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多达115 件(组),部分文物为考古发现后首次面向公众展出。(郑州博物馆网站)

洛阳成立考古研究院

9 月21 日,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河洛文明起源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河洛文明起源研究中心)由原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市文物保护中心)、原洛阳市文物交流中心、原洛阳市文物勘探中心合并组建而成,为洛阳市文物局管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相当于正处级。该院将围绕“考古中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国家战略机遇,扎实做好历史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与活化利用,同时推动洛阳地区考古调查与勘探、田野发掘、文物保护与利用、科学研究、公众考古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发展,进一步赓续千年城市文脉、彰显河洛文化魅力。(张怡,国家文物局网站)

猜你喜欢

石窟寺考古文物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文物的栖息之地
三星堆考古解谜
石窟寺文化需要基于保护的“新开发”
“考古”测一测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启动 “数字重生——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数字化保护项目”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甘肃武威亥母洞石窟寺的几件西夏汉文文献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