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刍议
2022-03-02盛跟相
盛跟相
(甘肃省静宁县城关镇西关小学 甘肃 平凉 743400)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生根,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高效提升?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再优化、进一步减轻学生繁重的作业负担?这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打破这一瓶颈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就自身多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现提出以下策略,以求教于方家。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现状调研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小学英语课教学现状,查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为今后“双
减”背景下课堂效率的全面提升,笔者对县域内小学英语课堂进行了调研,对教师学生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教师方面。
一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标研究不深不透,不能完全领会课标所蕴含的对小学分阶段英
语教学设定的目标任务,教学存在盲目性。《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偶小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在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与制定上缺乏具体实践,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老师教什么,自己就学什么,没有英语学习的长远规划。这是教师没有充分研究课标、学习课表,并在教学中对症下药坚持引导的结果。
二是课堂教学没能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学生学习存在被动性。《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但就在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没有从学生学习的生活情景及经验出发,只是照本宣科,固化在知识点的教学上,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的引领,且所学知识均为碎片化的知识,缺少系统性,实践性。
三是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少,多媒体应用生涩,学生学习的激情不足。通过调研发现,有近四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引入生活情景,教学仅仅依靠多媒体演示,且画面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不高,感知感悟生活情景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单纯依靠背记的形式进行学习,学习的效果较差。与此同时,教师的讲解多,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实践操作好,整个课堂容易出现脱节现象。2.学生方面。
一是良好语感的形成不到位。良好的语感需要在长期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有效训练,教师在学习活动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只有置身其间,通过大量的口语训练,才能感知语言的魅力,并熟练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形成自我表达的能力。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戒备,不能或不敢在校园等公众场合使用简单的英语口语进行相互交流,仅限于在课堂教学中回答问题,这样长期以来,学生的自我表达欲望低下,语感差,表达不流畅,愈是如此,愈是形成恶性循环。
二是运用具体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使用具体的知识点解决语言运用中的问题,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今后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语言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地将具体的知识点带入到具体的情景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红绿灯”一节的教学中,教师“A red light;A green light;Yellow light;forward;stop;fast;slow”等单词短语进行了教学,学生无论从短语单词的构词形式,还是从单词短语的意义都有了较为扎实的掌握。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运用已学单词短语进行具体环境下的语言教学,而是对单词短语进行了反复的听写练习,虽则学生掌握了具体的单词短语,但缺乏运用,对于生活情景还是不能正确使用。如此以来,学习仅限于片段化、碎片化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实践性。
三是对于英语表达中听力学习重视不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重要作用在于学习并学会使用语言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但作为目前英语学习的现状而言,学生对于英语听力的学习缺乏动力,动辄听不懂流利的英语表述,造成英语学习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相剥离。并没有达成语言学习的终极目的,语言的实际运用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二)成因分析
1.教师方面。
一是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不深入,不能对现有的教学目标和标准有明晰的认识。尤其是在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能分层次进行,缺少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开展教学工作缺乏阶段目标,教学存在过度开放与自由。二是没能从生活情景中挖掘学习的范本,教学仅限于教材文本,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把握不精准,缺乏教学的灵活性。三是教学中缺乏创新思想,固化于已有模式,对新型课堂教学研究不多,思考少,教学中缺乏新意。
2.学生方面。
一是强化自我训练的意识不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进行强化练习,在学习中存在瞻前顾后的现象;二是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意识弱化,总以为教师教给的知识点就是自我学习的重点,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三是对语言学习心存畏惧,惧怕将知识转化为已有能力。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
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现就“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以下改进
策略,以便推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一)充分认识“双减”要求,全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双减”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针对新时期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提出的新的要求,作为教育
工作者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双减”精神,即一方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培训负担。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小学教育必须牢牢把握“双减”核心要义,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在此基础上,杜绝学生参与课外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种文化课培训。
一是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情景设置,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必须抓住这一阵地不放松,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新知、固化旧知的主要途径,为全面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强化知识的运用与转化,优化课堂教学机构,进行有效的情景设置是必不可少的主要途径。
例如在教学学生了解认识“四季”这一节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身边的现有资源,假如目前季节为春天,就可将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对身边的旅游资源进行前期考察,确立其中的一处风景作为学生体验的对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具体的场景中,根据场景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的知识点之后,就可分组进行实地运用。如在组长的角色分配下,让学生分别扮演售票员、购票员、导游等,然后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这样以来,学生就能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对于目前季节之外的知识,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季节情景的展示,结合学生自身拥有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调动原有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情景观察、体验,进而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形成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点,进而分角色进行知识的转化运用。
通过情景设置,可有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场景引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激发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展示,将碎片化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二)全面深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阶段检测的有效性
作业时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检测,时教师了解学情把握学生制定下阶段教学计划的依据,
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书面呈现,因此,作业设计体现了师生双边活动的全部,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体现作业设计与检测的实效性,教师在作业设计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严控作业数量与时长。作业数量的设置依当天课堂教学的科目而定,以县域内乡镇农村学校为例,班主任对当天班级作业进行总负责,对本班级各科任教师各科作业进行前期问询汇总,对各科作业总量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科目作业提出修正意见,会同班级个科任教师进行修正后重新合议,商定后在班级进行公布。这样就可将各科作业总量进行有效把控。对于英语科目的时常而言,教师根据当天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少而定,根据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把握程度而定,学生掌握较好的内容布置作业相对较少,掌握比较生疏的内容相对较多。另外,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而定,部分时段可布置口语朗读方面的作业,让学生强化口语运用训练;部分时段布置书面性作业,让学生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书写训练。只有将知识的内化与外显相结合,这样的作业设计才能真正凸显教学的重点,全面提升作业检测的有效性。
二是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检测的层次性、梯度性。作业设计要因人而异,实现分层设计,设计凸显梯度性,能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检测,让教师真实把握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效果的情况。
在实际作业设计中,教师首先要对本班学生当天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哪部分学生通过较短时间能够完成高层次的作业,实现综合思维的提升训练;哪部分学生需要努力能够完成中层次的作业,实现思维的跳跃训练;哪部分学生经过努力,仅能完成低阶思维的顺序化训练。教师只有做到了胸有成竹,方能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层次性,层次性就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实现学生不同思维模式的训练和达成。梯度性设计的目的就是针对同一学生不同层次思维能力的训练,让他们实现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模式训练,进而实现在自身原有基础上不同程度的发展。
通过多层次多阶段作业设计的训练,既能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激发自身潜能,不断在自身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实现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转化,即低阶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向中阶发展,中阶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向高阶发展,进而有序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是全力做好作业检查与评讲,确保作业训练质量。作业要做到有布置就有检查,有检查就有评讲,尤其是英语学科教师更要注重作业训练的检测,尤其是口语训练的作业设计,要抽出具体时间对全体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亲自检测,对口语表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评讲更正,让学生从一起步就掌握正确的发音,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这样,通过一个时期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够定型,并将片段化的知识综合化,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
(三)强化语言学习的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语言的学习跪在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尤其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主抓三阶段训练促进学生习惯养成。
一是“晨练”,即充分利用早晨自习时间的口语训练。晨起的时光是进行英语口语训练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在精心组织下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选择合适的场所,让学生在组长的统一组织下进行充分地自由练习,操场上,校园小径上都可以成为学生口语练习的良好场所,通过充分地自我表达,形成口语表达的正确口型,尤其是英语表达中语速较汉语较快,升降调变化快等特点,反复地进行强化练习是促进口语表达的关键。
二是“课堂练”,即整节课堂教师完全使用英语口语进行讲解。初始时,学生可能会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不是很到位,但只要教师长期坚持,就一定能够给学生良好的示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到熏陶与教育。对于学生的提问及相互交流,教师依然建议学生尽可能使用英语口语进行表达,虽不是完全规范,但可以创设良好的语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形成自我表达的欲望,并能够有勇气直面自己的表达热情,逐渐形成表达习惯。
三是“亲子练”,对于有一定家庭语境的学生而言,完全可让学生在家学习期间和家人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如果没有一定能力的家庭,教师建议学生在家学习期间使用现代媒体进行配合,播放精炼电影台词,精美的口语练习片段,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逐步养成不自觉讲英语的习惯,通过这种形式的长期训练,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听力能力,对于连贯的口语表达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只要充分了解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有清晰的自我认识,并对症进行自我分析,形成针对性改进策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通过结构优化,作业优化,教学强化训练等具体措施的落实,逐步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多方位多层地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环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参与度,加之教师的趣味引导,就一定能够推动英语课堂教学的纵深发展。
鉴于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双减”的政策背景,全力推动课堂教学由传统的缺乏高效向结构优化的高密度进行转化,促进学生学习中唯分数是取向能力提升转化,促进作业设计由低效机械向积极应用转化,只要通过师生共同的不懈努力,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就一定能够迎来春风化雨般的明媚,真正将“双减”落实在课内课外,全面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