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制度与素质教育①
2022-03-02顾明远
顾明远
今年可以说是我国重要的教育年。今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讨论了教育问题。在学习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一次把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教育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事情,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教育的热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公平问题,二是素质教育问题。关于教育公平问题,国家正在采取各种措施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对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实施免费教育、教育投入倾斜等政策;各级政府也正在采取多种办法促进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当然问题不可能立马解决,但教育正在向均衡发展的方向进展。
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则应该是我们基层教育部门和每一所学校应负的责任,是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是每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和每名教师都应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会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总书记还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作了详细的解释。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这个重要讲话,并把讲话的精神落到实处。
素质教育与评价制度是第一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没有促进素质教育的有力评价制度,素质教育就难以推行。因此,我们这次年会的主题就是素质教育评价与学生发展。关于这个问题,中央领导同志也有明确的意见。今年9月8日,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黄城根小学并与教师座谈,在座谈会上总理对素质教育的评价作了精辟的讲话。他说,素质教育决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他还详细地解释了,什么叫综合性、全面性、经常性。总理的这些意见非常有针对性、现实性,符合教育规律。认真学习总理的讲话,领会总理讲话的精神,改革考试和评估制度,就能找出一条推进素质教育的出路。
素质教育与考核是不矛盾的。素质教育是目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考核是方法,是考核人才有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评价人才的方法。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因此,考核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在之所以产生矛盾,是因为考核的方法过于单一、过于功利,把考试当成了目的。教育有了两个目的,当然就产生了矛盾。考核确实也起到指挥棒的作用,但考什么就教什么,这就变成反客为主,把目的和方法颠倒过来了。因此,现在的问题是要摆正考核的地位,改进考核的方法,使它真正发挥检查、督促、评价、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作用,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
总理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绝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这就深刻地揭示了考核的规律,体现了考核是为素质教育,为培养人才这个目的服务的。他对“三性”的解释,又具体指明了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总理讲,所谓综合性,就是要教学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人的素质是综合的,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因此考核也应该有综合性,既要考核学生用脑的能力,又应考核他动手的能力。总理讲,所谓全面性,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方针,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考核也要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内容,不能只考知识,不顾其他。总理讲,所谓经常性,就是要根据学生长期的学习表现决定成绩,这是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曲折,不能凭一时一事来评定学生素质的高低,更不能以一考定终身,而是需要长期地考察,综合地评定。
怎样落实温总理的指示?首先,还是要从认识入手。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总理的精辟讲话,深刻理解素质教育和考核的关系,充分认识素质教育,即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考核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决不能颠倒过来,把考核,特别是考试作为目的。
其次,要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是培养人才的核心,考核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考核不只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包括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它是检验、督促、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的手段。因此,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要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改进和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理在黄城根小学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指明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他说,要给学生们更多的时间接触世界,接触事物,接触生活,学习更多的知识,做更多的事,思考更多的问题,培养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推行素质教育,除了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要求学生了解世界,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因此,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才是培养人才的根本。
第三,要改革考核评价制度。按照总理提出的综合性、全面性、经常性来改进现在的考核评价制度。中小学校要重视平时对学生的考核,考核的方式也要多样化。中小学生个别差异很大,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不要用一个标准来评价所有学生。我们的教育要提倡平等和差异。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但每一个人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的评价要提倡发展性评价,即重视每一学生的不同发展,学生有发展有进步,就是成绩,就值得赞赏,不能只看绝对成绩的高低。要多鼓励学生进步,不要把考核作为逼迫学生的手段。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许多专家都认为考核要实事求是,要考虑学校的起点、教师的起点、学生的起点。提倡发展性评价,国外有的称增值性评价,才能评出教师、学生的积极性。这就是说评价要重过程,不只是重结果。当然从选拔人才来讲,结果还是重要的,但也不能“一考定终身”,而是要全面考察,从他平时的努力程度等来了解他所具备的潜在能力。
改革评价制度包括高考制度,这是大家最关心的。已经有几个省制定了高考改革的方案,有些大学,如上海复旦大学今年作了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尝试,在社会上反应很强烈。全国的改革方案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讨论,逐步取得共识,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才能普遍推行。
(2006年11月18日中国教育学会第十九次学术年会上的开幕词,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