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提高特殊教育儿童语言训练的实效性
2022-03-02江苏省盐城市残疾人教育康复中心
江苏省盐城市残疾人教育康复中心 经 晶
自闭症又被人称为“孤独症”,0 6岁的儿童会患有该项疾病的可能。同时,自闭症儿童自身的行为方式比较刻板,语言发育存在一定障碍,和人进行沟通交流时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应激反应。如果自闭症儿童得不到有效治疗,不对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和其他康复训练,他们很难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只有将提高特殊教育儿童语言训练的实效性放在重要的位置,积极制订相应的策略,检验相关措施的有效性,才能提高特殊教育儿童语言训练水平。但现阶段,部分教师的训练方法和理念相对落后,无法与时俱进,没有积极主动地征求特殊教育儿童的配合,导致语言训练存在一系列问题。这需要教师主动出击,积极探索多措并举提高特殊教育儿童语言训练的实效性。
一、合理运用语言训练游戏
调查研究表明,很多特殊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并且对外界事物缺乏相应的关注度,很容易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特殊教育的教师需要增加和这些儿童沟通交流的频率,并采取适当的形式提高其注意力和参与度。运用游戏教学活动达到相应的目标是教师经常采取的方法之一,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自闭症儿童掌握更多的语言技能。呼吸训练是特殊教育儿童语言训练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带领0 6岁的自闭症儿童以及其他特殊教育儿童开展训练活动时,可以以吹物体的游戏方法带领他们开展游戏式的学习活动。教师首先指导这些儿童利用教师所提供的纸张、剪刀、竹签子等物品自己动手制作风车;然后鼓励这些儿童用嘴吹动风车,同时自己控制形式和频率,有利于进一步集中其注意力,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进行自主呼吸训练,促进呼吸肌肉群的健康发育,帮助自闭症儿童掌握呼吸的节奏,为接下来的语言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进行一些音节拼写训练或者嗓音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导入一些趣味拼读游戏或模拟游戏,让自闭症儿童参与到游戏中。教师可以提供一面面形式各样、颜色鲜艳的镜子,让自闭症儿童进行挑选。在开展拟声训练或拼读训练时,要儿童观察自己的口型和舌头位置,对a,e,i,u等元音进行反复感悟。教师应开展有趣的模拟训练活动,让特殊教育儿童积极主动地投入相应的训练活动中,提高语言训练的实效性和参与度。
二、开展动作模仿训练活动
在进行特殊教育儿童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围绕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需求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和流程,同时要力争做到提高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频率,为自闭症儿童营造动作模仿训练的氛围与环境。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让自闭症儿童由浅入深地进行一些辅助训练活动和模仿练习。在开展认识自我的实践训练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自闭症儿童触摸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由教师说出器官的名称,并指出在身体中的位置,鼓励自闭症儿童重复和模仿相关动作。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自闭症儿童对教师指令服从性以及接受性,提高沟通交流的频率。伴随着动作模仿次数的增多,难度会逐渐下降,自闭症儿童会感受到更多的成就感,因此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部分自闭症儿童在进行学习或者游戏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或无意识地发出某个音节或声调,此时教师可以立即进行模仿音节或声调,同时观察自闭症儿童的反应,如果自闭症儿童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并且关注教师的行为,这就说明教师已经施加了良性刺激,可以重复模仿和操作,进行更多刺激的施加活动,最终实现连续发音的目的。教师在引导自闭症儿童掌握有意识发音的技巧后可以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口型发音训练,进一步提高其口腔控制能力。教师首先在黑板上或者在手鼓上敲出咚咚咚的声音,然后立即模仿鼓声发出相应的声音,让自闭症儿童进行敲鼓和聆听,并让其他儿童进行模仿。不同的自闭症儿童进行重复操作,这样既能提高自闭症儿童动作训练活动的参与度,又能激发其模仿训练的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对表现优异的儿童进行多次表扬,从而更好地调动其模仿发音的积极性,使其动作更加标准,神情更加专注,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为语言训练时效性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学活动
教师在利用多种措施开展特殊教育儿童语言训练活动时,要强调主题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且要多次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为其展示个人语言天赋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其运用教师所讲解的一些知识与技能,在主题活动中有更好的表现。教师在设计主题任务、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时,要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设计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语言训练任务,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开展表达活动。教师应当鼓励0 6岁儿童运用已经学习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活动和表达活动,同时要紧密围绕相应的主题展开探索。这样既能丰富特殊教育儿童语言训练的内容,又能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参与度,缩短语言训练和自闭症儿童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教师要把控主题教学活动以及语言训练的进程,多次调查研究自闭症儿童的表现情况,同时不断调节主题活动的节奏,更新其内容,进一步提升语言康复训练的效果,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由于语言训练、与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活动有关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鼓励特殊儿童积极参与,让自闭症儿童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指令,主动参与相关的语言训练活动。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图文联系法、音乐刺激法,在开展语言训练时设定具体的教学环境,鼓励自闭症儿童开口说话、乐意说话。教师可以选择自闭症儿童熟悉并且喜欢的物品进行外部刺激,鼓励自闭症儿童说出物体的名称,再由教师进行发音纠正,如果表述完全正确就可以得到奖品作为奖励。如果出现了一些错误或者瑕疵,就鼓励其进行反复训练,直到说出正确答案为止。这样可以进一步树立自闭症儿童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信心,同时提高其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具体的动物图片、植物图片、文字卡片带到课堂上,将其顺序打乱,从中任意抽出一张图片,引导自闭症儿童在文字卡片中进行收集,选择对应的文字卡片,并且模仿卡片发音开展拼读活动。在此过程中,自闭症儿童不仅可以正确的掌握图文的含义,还能学习相应的发音方式,进一步强化相应的语言训练,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特殊教育的教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措施来提高特殊儿童语言训练活动的实效性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广大教师必须认识到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投入,用自己的耐心与信心不断引导特殊儿童完成相应的训练活动,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让自闭症儿童实现从语言发音到语言模仿,再到最终的语言表达,从而达到正常交流的水平,这可以进一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适应能力,为其真正融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使用多媒体和相关的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和环境,提高特殊教育儿童语言训练的信息化水平。同时,教师还需要构建更加现代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了解儿童语言训练的实际情况,对全体儿童的训练活动进行评价,从而积累更多的经验,为接下来的实践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