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族文化传承现状与路径

2022-03-02周永健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易地移民民族

周永健

(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有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3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面对“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难题,贵州省委、省政府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改变贵州城乡格局、城镇格局和产业格局,从而彻底改变贫困山区民众命运的重大发展决策。2015 年底,贵州省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9 年底,已提前完成了“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搬迁人口188 万人,搬迁任务占全国总量的六分之一,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以城镇化安置为主,至2019 年底已建成安置点946 个,少数民族搬迁人口占30%以上的安置点达370 个。全省整体搬迁贫困自然村寨有10090 个,搬迁少数民族人口95.8 万人,占搬迁总人口的51.0%。[1]目前,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从以搬迁为主转变为后续扶持为主。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根脉,在后续扶持中,如何做好移民社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如何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引导搬迁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革新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加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已成为必须认真思考并采取相应措施的紧迫工作。2020 年7 月至9月,笔者先后赴全省10 多个示范创建安置社区开展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拟就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总结。

一、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

(一)地方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2016 年,贵州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2017 年4 月,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大力实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工程”;2019 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五个体系”建设重要内容一并安排部署。上述政策措施已成为搬迁社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针政策。

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文化建设问题,贵州省制定了《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推进安置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进一步强化“文化与人一起搬”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民族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与发展。2020 年7 月,贵州省民宗委在兴义召开现场会,对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包括民族文化专项工作在内的民族工作进行了有效督导。各地积极做好搬迁社区民贸民品企业申报认定工作,组织开展民族传统工艺传承基地创建工作,开展民族传统工艺培训,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各移民安置点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织构架较为完整,人员配备到位,且有专人协调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例如,威宁县为促进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2017 年6 月,印发《威宁自治县村级文化志愿者考评办法》,激励文化志愿者参与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工作,扎实开展与民族文化传承相关的各种创建活动。

(二)移民社区民族文化传承载体与形式多样

在各移民安置点,乡愁馆、迁忆馆、文化广场、文体活动室等有关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设施大都落成。各地均把文化建设作为培育搬迁群众市民意识、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如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均建有规模不等的民族文化广场、文体活动室和乡愁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安顺市积极推进社区综合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7 个、文化广场73 个、文体活动中心68 个、红白喜事场所50 个、乡愁馆13 个。

社区民族文化传承队伍逐步形成,几乎所有移民社区均已整合民族文化资源,调动社区民族文化传承人,形成较为固定的民族文化传承队伍。例如,在三都县城南社区移民安置点,已经组建的民族文化活动团队有芦笙活动队、铜鼓活动队、跳月舞蹈队、民笛音乐队等,他们不仅在小区广场,也走出去广泛开展活动,非常活跃。各移民社区在借助入住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举办社区文化活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利用春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等,举办公共节庆活动,容纳多民族传统文化同台竞技,鼓励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守望相助,促进民族大团结。例如,兴义市充分利用“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八月八”等民族传统节日、国家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民族文艺汇演和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传统文艺与民间体育活动。

贵州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既关注搬“人”,亦注重民族文化搬迁,将民族文化与搬迁安置深度融合。例如,雷山县城郊牛王寨安置点以苗族“牛文化”为主题,建设有斗牛场、牛头休闲广场、苗族游方长廊、苗族特色凉亭、苗族芦笙场、苗族文化一条街等。每逢节日,即开展浓郁的民族民俗文化活动,让搬迁群众记住乡愁、留住了乡俗。如:黔西南州在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大的移民社区广场、灯杆、护栏等显著位置,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此外,还通过民族团结文化墙、宣传标语、便民信息栏突显民族文化。

(三)民族文化资源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传统工艺与经济融合发展。一些地区注重用好民族文化资源,在移民社区大力发展银饰、刺绣、手工编织等传统优势产业,既带动了就业,又能促进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例如,麻江县在后坝移民搬迁安置点打造非遗创意工作坊,鼓励搬迁群众主动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开发利用,实现了“非遗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民族文化留住故乡味道”的双赢目标。

民族文化旅游与移民特色小镇融合。一些地区创造性地将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有效地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将移民安置点打造成特色民族风情旅游小镇,让民族文化在开发中传承,在活态中永葆生机,效果良好。例如,水城县将易地扶贫搬迁融入到野玉海景区建设,启动建筑面积达11.6 万平方米的千户彝寨——海坪彝族风情小镇,将周边6 个乡镇29 个村、1006 户4123 名贫困人口,集中搬迁融入到了野玉海景区内,建成了具有浓郁彝族风情的民居共六个组团,突出了地域特色和彝族文化。走出了一条旅游开发与保护民族文化并行的易地扶贫搬迁新路。[2]

二、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移民社区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评估与考核机制未列入民族文化传承条目。由于“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时间紧、任务重,涉及因素多、范围广,加之建设资金体量大等原因,导致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面临着一些困难,存在一些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据调研情况看,在当初搬迁安置规划、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脱贫退出评估环节中,没有涉及民族文化保护传承问题,也未设置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专门规定和考评指标。

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效能亟待提升,推进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质性工作力度不够。移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室包括图书室、党员教育活动室、科普活动室、普法教育活动室、书画室、“四点半”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老年活动中心、乡愁馆等,在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方面的关切面比较狭窄,尤其是缺乏系统性的长远规划。许多安置点建设的民族文化传承项目与设施并没有真正涉及少数民族实际生产生活内核,对民族文化全要素保护重视力度不够。

“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民族文化传承份额不足。2020 年初,贵州省委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工青妇组织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方案》,搭建群众思想引领“感恩桥”、创业就业“致富桥”、排忧解难“连心桥”、权益维护“平安桥”、市民意识培养“融合桥”,聚焦移风易俗、基层治理、养老服务、民生短板。其中,“融合桥”稍有涉及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弘扬家风、传承家训,开展文体活动、增加凝聚力等。不难看出,以“融合桥”为代表的“新市民追梦桥”系列行动中,凸显移民社区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并不充分,至少在制度设计层面,还没有明确地将民族文化传承纳入视野中。

(二)文化传承载体与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文化传承物质载体亟需充实完善。绝大多数移民安置点都已经搜集整理迁出地之传统农具、家具、工匠实物等,但体系不全,缺乏专业性;有的社区乡愁馆、迁忆馆空间规划不足,未能予以认真展陈,仅仅是杂乱地堆放一处;有的展陈简单,内容欠缺。由于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重、时间紧、资金困难等原因,有的深度贫困县至今还未顾及安置点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诸如戏台、寨坝、对歌场所等合乎现代社区规范的文化场域,无论是恢复重建,抑或整合规划,目前并不完善。此种缺憾,可能会导致民族文化传承因缺乏完善的物质载体与场域空间而逐渐趋于弱化。

民族文化精英动员并不充分。目前,“非遗”传承人虽积极参与文化传承,但深入移民安置点开展传习活动并不多。一些安置点的“非遗”传承人参与社区文化传承活动积极性不高,举办民族文化传承活动还存在场地、资金、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亟待相关部门协调,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三)社区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单一

城镇移民社区民族文化脆弱性明显。易地扶贫搬迁不单纯是地理空间的移动,更是生计方式、社会关系等网络文化的变迁。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是城镇安置模式,入住族群之传统文化在现代城镇文化冲击下,脆弱性凸显。尤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多为口耳相传,搬迁入住城镇后,由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尤其是年轻一代思想观念)价值评判标准的城镇化变迁,在代际授受中,传统文化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人才缺乏问题。

文化传承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组织松散、活动单一。移民社区民族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并不充分。同时,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僵化、内容单一,大多以说唱艺术、歌舞为主,工匠技艺、其他传统民族文化元素参与并不多。已经组建的民族文化传承队伍中,大多以中老年人为主,青壮年参与热情不高,人员结构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

民族文化进校园贯彻不彻底,连贯性不足。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附近的中小学,虽也在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但契合安置点民族群的传统文化和有针对性地开展传习活动方面,并未从制度上得到保障;实践中,能够一以贯之、坚持下去的学校占比并不高。此外,幼儿园、高中教育阶段,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纳入课内外学习的比例不高。

在民族文化传统技艺开发性利用中,如何系统而完整地坚守民族文化特色与基因,须予以认真应对。例如,民族服饰企业化生产中,更多的是基于现代设计理念,吸纳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瞄准市场行情的商业行为,其创作性的色彩较为浓厚,但对于民族服饰的完整信息系统如何有效传承与保护,考虑的并不多。

三、改进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移民安置点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鉴于移民安置点是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客观实际,应注重多元民族文化关切,鼓励开展跨社区文化传承活动,加强族群间文化互动交流。鼓励突破社区范围,在各社区之间轮流举办民族节庆活动,促进交流互动与文化传承。移民社区要关注入住族群之传统文化,凸显个性,保持文化多元格局,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但更应彰显民族文化之共性,强调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交融与互鉴,贯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让移民社区各族群众在相互了解、相互欣赏与学习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少数民族文化是“多彩贵州”宝贵的、不可替代的、发展潜力巨大的特色资源。“十四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在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要全面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交融与创新,促进搬迁各民族融入移民社区生活,共同繁荣发展,让其始终成为生活日常、生活底色与活态传承状态。需注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实现民族文化代际传承与多元、立体传承。让民族文化传承成为社区文化活动与传统教育的常态,而非仅仅立足于节庆活动,更不可流于形式化、浅表化。此外,在社区管理中,可以适当吸纳移民迁出地原有之寨老、首士等参与民主管理,参与邻里纠纷调解,担任楼栋长等,让其在移民社区管理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弥补现代管理体制之不足或不易着力的地方。

(二)集镇移民安置点应突出传统农耕文化传承

贵州省已经建成乡村集镇安置点592 个,占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总数的62.57%。因此,乡村集镇移民安置点未能纳入“非遗”名录的传统工匠绝活、依然为寻常百姓生活所必须的工匠技术技艺、工匠制成品,则须关注其在乡村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情形,凸显其生态环保价值与实用价值,并提供政策支持,扶持其在活态传承中继续发扬光大。

要广泛搜集迁出地既有的与传统农耕文化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件许可的地方尽可能地修建农耕文化博物馆,其他安置点则应当设立陈列室,加强集镇移民安置点启动农耕体验园建设。

在集镇安置点周边适当处所建立农耕体验园,满足移民后代体验农耕生活和在校学生开展农村劳动教育实践体验的场地需求。同时亦可作为乡村旅游开发中游客体验当地农耕生活的场所。

(三)以民族文化兼顾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平衡

在目前已经开展的移民社区民族文化传承活动中,有意无意地凸显、放大非物质文化,而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被潜意识地淡忘。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承传习,已经有了较好的制度与经费保障。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充分利用移民社区的乡愁馆、迁忆馆,搜集陈列农耕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利用公办或民办博物馆,更为系统完整地搜集、陈列、研究民族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移民子孙朝夕揣摩、习染,助推民族文化传承。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必须兼顾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平衡,以文化全局观,整合民族文化传承资源。必须改变视“非遗”为民族文化之全部的片面文化资源观,以文化全局观为统领,涵盖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诸方面。整合移民社区民族文化精华,充分挖掘和展示优秀民族文化整体风貌。

规范建立移民安置点社区乡愁馆,扶持博物馆建设,并充实民族特色藏品。从目前来看,已经建成的移民安置点乡愁馆馆藏品太少、不能完整地呈现各民族传统文化之内容。因此,非常有必要扩大乡愁馆的空间,广泛搜集与入住民族密切相关的老物件,分门别类,科学布展,予以详尽的文化内涵介绍与文化生态背景解说。此外,要鼓励并扶持社会力量举办的博物馆参与搜集易地扶贫搬迁区域民族物质文化精品。相关职能部门顺势而为,对上述公益性博物馆予以鼓励扶持,让其全面搜集区域内各少数民族之物质文化精品,予以系统性布展陈列,则是非常有效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

四、结语

传承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根脉,移民安置点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后半篇文章中的重大事项之一。政府部门应该迅速将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从财政资金预算、工作规划、日常行政诸方面提前布局,推进实施。要让百万易地扶贫搬迁农民快速成为市民,搬迁群众在短时间内认同、适应自身身份的转变,迅速建立社区归属感,才有后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既要保留搬迁群众的原生文化,又要努力培育社区市民文化,这给贵州省移民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高要求。[3]

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贵州省党政部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彰显了文化担当。但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之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须继续努力,还须从财政资金预算、工作规划、日常行政诸方面提前布局,扎实推进。既要努力培育市民文化,亦须尽可能地让搬迁群众的原生文化在活态传承中继续发展。更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加强移民社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立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移民社区的各民族群众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易地移民民族
我们的民族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签证移民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