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竖笛进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2022-03-02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渌洋小学崔冰燕

学苑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竖笛素养音乐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渌洋小学崔冰燕

进入了课程改革之后,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分学段开始提出新的要求。比如说在中年级学段提出“跟随琴声试唱简单乐谱”等要求,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无论是学生的跟随视唱,还是齐唱、轮唱、合唱,都遇到一些挑战,而且这些挑战都与音乐理解关系密切,比如乐谱、读谱困难,比如识谱教学中难度把握不当,比如二声部合唱中音准、速度、节奏把握不准等。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意味着新的教学要求与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要化解这些矛盾,就必须开辟新的教学思路。

新的教学思路的开辟,不仅要关注教学思路本身,同时还要关注教学内容。只有当教学思路与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匹配关系时,教学思路才能在具体教学内容发生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笔者注意到,随着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已经不只是让学生学习演唱,让学生掌握“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然、自信、有表情的演奏课堂乐器”已经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向。在理解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中,笔者思考为什么课程标准开始强调课堂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其实在音乐教学中教授器乐,这在音乐教学历史上并非创新。数十年以前,随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器乐进课堂已普遍受到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重视,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探索,更多的还只是教学一线的自发行为,而也正是在这个时代探索的基础之上,将乐器引入小学音乐课堂,并且努力发挥其作用,能否化解当前音乐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呢?笔者以竖笛进课堂为思路,进行了探究。

一、竖笛进课堂的价值

竖笛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在巴洛克时期作为独奏乐器使用,巴赫等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皆有竖笛独奏曲。竖笛属于十二平均律乐器,可以任意转调,音域在两个八度以上,表现力极为丰富。从学生音乐学习的角度来看,竖笛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小,而且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竖笛教学仅强调入门,再加上竖笛携带方便、价格便宜,因而可以向全体学生推荐,这也就奠定了竖笛进课堂的教学基础。除此之外,竖笛进课堂还有着这样几种教学价值:

其一,竖笛与小学音乐内容的匹配性,决定了其可以成为面向所有学生提高音乐技能的载体。研究表明,当前小学不同版本的音乐教材中,大部分歌曲都可以与竖笛的运用结合起来,尤其是高音竖笛基本上可以演奏音乐教材中的大部分歌曲,即使偶有不匹配的,也可以通过转调的方法来实现两者之间的匹配,这也就意味着竖笛可以在小学音乐中普遍使用,可以成为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载体之一。

其二,竖笛进课堂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主音乐需要。自主音乐需要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在日常的生活中,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自主音乐需要往往就是唱歌与听歌,要想在此水平上有所提升,学生就必须有一个新的音乐载体。竖笛进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亲近这一载体,而当学生将自己所学的歌曲与竖笛结合起来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可以通过竖笛演绎自己的音乐感受,这可以显著地激活学生的自主音乐需要,从而培育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其三,竖笛进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化理解。与演唱不同,演唱是借助于学生天生的嗓音进行歌曲的演绎的,竖笛代表的是演奏技能,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去演绎对音乐的理解,这个过程当中不仅要学生奏得准,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情感参与,而这又是建立在文化理解基础之上的。尽管小学音乐中对器乐的学习强调的是入门,但入门更多的是降低要求,而非忽视要求。因此竖笛进课堂至少可以在实践能力、情感体验与文化理解三个要素角度,打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落地的大门。

通过对以上三点价值的认识,笔者以为竖笛作为一种使用成本较低、学生学起来容易上手的乐器,可以很好的成为小学生音乐学习的载体。而且小学生在学习竖笛的时候,往往容易在大脑当中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这种表象更多的对应着学生的音乐感知以及动作感知。因此可以认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竖笛进课堂是有实践的必要性的,当然在这个实践过程当中,教师主导性的发挥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还需要更多的精雕细琢。

二、竖笛进课堂的实践

尽管竖笛进课堂已经经过了数年的时间,但是相比较而言,仍然是一个新兴事物。作为一项新兴事物,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是需要讲究策略的,有研究者从培养兴趣、提高认识,关注细节、形成习惯,熟练指法、强调音色,加强识谱、提高能力,循序渐进、尊重差异,培养感知、提升素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实践策略。对于这样的总结笔者持认同态度,同时想要强调的是,竖笛进课堂不止是竖笛演奏技能的学习,同时也应当是借助于竖笛引导学生生成音乐理解、提升音乐素养的过程。具体的坚笛教学实践中,应当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实施,其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选择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用竖笛进行演奏的初步兴趣与能力。

这是一个奠基性的工程,内容要越简单越好,只有内容足够简单,才能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到竖笛的学习上。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在培养学生竖笛演奏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歌曲不一定要局限在自己所用的课本上,在多个版本的教材之间切换,或者超越教材,选择更为适合学生进行竖笛演奏的歌曲,都是可行的。比如说《乃哟乃》就是一个非常适合学生初学竖笛时相伴的歌曲,这个歌曲当中只有三个音,只要学生能够学会哆、咪、嗦,就可以到竖笛上去寻找感觉。这个时候竖笛教学的重心应当落在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听”去辨别“音”,这是一个接受信息并为输出信息(音调)做好准备的过程;二是让学生学会用气息去控制竖笛音高(响度)。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当然也需要注意手指的切换方法学习。明确了这样的目的之后,教学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

环节二:选用稍微复杂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连贯手法。

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在学习竖笛的时候,第一追求的就是自己能够比较完整的演奏出歌曲,哪怕是歌曲中的一句,而这就对指法的连贯提出了要求。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并超越教材选择音域较广(如c1-c2或c1-e2音域等)的内容,这样学生可以在10个左右的音中切换,从而让自己的指法切换变得更加灵活与连贯。

在这一步的教学中,笔者做了一个有心人,那就是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虽然本文重点阐述的是竖笛进课堂,但“进课堂”并不意味着局限在课堂四十分钟之内,学生的主要学习是在课堂上,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比如这里执法连贯性的训练,却必须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借助于现在的智能手机或平板,让学生家长下载相关的APP,这些APP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准确的音乐,还有一些引导性的点拨。这样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兴趣空间,还让学生的技能训练有了更为充裕的时间,从而也就可以让学生的竖笛演奏指法变得更加灵活。

环节三:创新音乐表达形式,激活学生的表演欲望,培养学生的竖笛演奏能力,进而培育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生天然具有表演的欲望,只要学生的竖笛初步入门,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比赛可以是课堂上的即时比赛,也可以是课后录制小视频在班级群中比赛。这种比赛形式的创新,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为学生的竖笛学习提供持久的动力——小学生兴趣保持的时间总是较短的,竖笛学习绕不开技能训练这个重要环节,而这个环节又是重复性的甚至是机械的、枯燥的,因此必须通过创新表达的形式,来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动力。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是有效的,当他们的竖笛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与表演的动力之后,他们还会自发的追求更高的目标。比如就有不少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自发的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这个时候他们还不能用专业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学习要求,但是已经有不少学生初步尝试进行二声部的训练,在相关的歌曲中分声部演奏歌曲旋律,然后还有学生自发的合作演奏……这已经是一种很明显的自主音乐需要的表现,是学生自发的实践能力的提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已经能够得到较好的落实了。

通过上述三个环节,学生对竖笛的学习就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发生于具体的竖笛操作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学习与体验生成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因此可以让竖笛的学习呈现出良好的形态。

三、竖笛进课堂的反思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探究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教学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可以得到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将竖笛带进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手指的灵活性、协调性、节奏感,加强相互交流交往,同时还充分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审美力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显然是有意义的。由此笔者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这一努力,结果发现竖笛进课堂,无论是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来说,还是对于教师的音乐教学来说,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有一个基本的问题必须思考: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很显然回答这个问题,答案不能只是学生要学习歌曲,而更应当是音乐素养的培养。尽管面向小学阶段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是借鉴其他学段的描述,还是可以得到明确的启发,那就是小学音乐教学一定要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自主音乐需要,有了需要之后,再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感体验和文化理解等等,才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当然,学习歌曲与音乐素养的培养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者应当以后者为目标,而后者则以前者为载体,明确了这样的关系,竖笛进课堂才是有意义的。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音乐教师的价值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培养,教师的价值才得到了体现。竖笛进课堂应当说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学生在运用竖笛演绎自己对音乐学习的感受之后,教师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音乐教学的价值认知。相对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来说,竖笛进课堂首先是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其次还有利于教师拓宽对小学音乐教学的认识,毕竟,竖笛作为乐器进入课堂,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这里既有音乐信息的输入,也有音乐信息的输出,是一个双向的教学过程。很显然,这是教学思路的拓宽,对于一位音乐教师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是一对教学相长的关系,通过反思有助于提升对教学相长关系的理解,当然也有助于更好地确立竖笛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的地位。

总的来说,小学音乐教学中竖笛进课堂是值得实践的,也确实有着丰富的实践价值。教师一方面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通过怎样的教学过程优化,来让学生通过竖笛的学习,更好地获得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也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如何在竖笛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考虑到教师的专业成长既需要经验的积累,同时也需要通过教学反思来释放经验中的价值,因此在竖笛教学中是需要认真反思的,教与学的价值都在这个过程当中。

猜你喜欢

竖笛素养音乐
竖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大作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笛声悠扬 回味悠长——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三计
音乐
小学竖笛教学“分层互动”模式研究
需求、追求、求法、求效——自觉教研行为下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实践探索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