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有效教学分析
2022-03-02班地牙
班地牙
(卓尼县藏族中学,甘肃 甘南)
《语言文字应用》在内容编排上更为细致、严谨、科学,从各个方面展现了语言文字应用方法,包括汉字造字法、字音字形的辩读与辩认、病句的解析以及修辞手法等。由此,留给教师开展多样化教学的空间非常大,通过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一、与必修结合,立系统
(一)将选修与必修内容有效衔接
在讲解汉语词汇与语法演变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列举课内文言文对学生的古代汉语词汇掌握程度进行考查。比如,常见的名词用动词的情况,比如,出自《荀子·劝学》中的“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句话就是动词加名词的组合。再比如,出自《鸿门宴》中的“籍吏民,封府库”,是名词加宾语的组合。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将知识点衔接、扩展,学生既能够帮助复习巩固文言文知识,补缺文言知识断层,还能掌握更多汉语词汇。
(二)将选修必修“语言文字”知识系统构建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各课的重点总结出来,比如,第一课教学重点放在词汇、语法与语音上,第二课重点是掌握汉字正确读认、同音词辨析、同音词语言交际中应用等,第三节课重点是对汉字起源、演变有了解,并学习书法与艺术作品的鉴赏方法等。然后梳理知识讲解顺序,即字音到字形,再到词语、句子,最后到修辞。
二、活学活用,将教学趣味性提高
(一)采用情境导入教学方式
情境教学法在很多课程中有运用,目的是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尽快融入学习情境中。语言学习也需要营造意境,通过环境渲染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比如,在《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这一节课中,可以事先布置安排情景主题,即有关康熙皇帝的宫廷剧,可以分角色扮演影视化片段,也可以多媒体展现一段视频,然后由“曲院风荷”这一关于错字的故事将本文主要内容引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穿上古代服饰,会被立即带入康熙帝所处年代,更深切感受到康熙皇帝的博学多才,无形之中树立起榜样,从而使学生更在意错别字,领悟到错别字的不良影响,更利于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因为《语言文字应用》中涉及非常多的汉字、词语、语法等的学习,为避免教学变得枯燥、单一,教师可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增加课程趣味性。比如,讲故事。一些汉字或者句子都会蕴含引发人思考的故事,比如,“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有关古人炼字方面的趣事,再比如“枇杷并非此琵琶,只怪当年识字差。”这一因错字而产生的趣味故事等。也可以组织开展辩论会,通过辩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词语、句子等的综合运用能力,锻炼逻辑思维、反应能力等等。
(三)将教学内容与社会接轨
新课改提出要将语文学习与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为此,只有将语文课堂与时代及社会接轨才能更好地展现其魅力,提升课堂活力。比如,地铁时代的来临,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结合地铁运行特点对标语、公益广告等进行设计,所有设计作品均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并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作品的意义等等。时刻对社会热点话题、新兴词汇、语言进行掌握,尤其是一些正能量的词句,比如,出自运动员傅园慧的“洪荒之力”,展现拼搏进取、为国争光的正能量,再比如“硬核”“锦鲤”等。
三、做好教学内容的取舍
《语言文字应用》教材中有着非常多的知识点,因为需要重点学习必修课的内容,教师不能每一个章节都深入地讲解,由此,需要有侧重点地运用教材,对专题合理取舍。
(一)选修模块要与高考需求相适应
高考的新一轮改革下,语文科目的考试更加具有规范性、科学性。而通过对近几年语文科目高考题目来看,占据一定比重的仍是语言文字运用,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既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难点。由此,在教学中,选修的模块必须与高考题目相接近,比如,近义词的辨析、病句类型的考查、考查逻辑关系的排序题、修改应用文等、句式仿写等,这些考点都是《语言文字应用》(人教版)中所包含的知识点。
(二)选修模块要与实践运用需求相适应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只有更为规范、合理、准确地运用才能使《语言文字应用》这一课程的设置存在意义。并且,语言也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运用,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展现出语言的价值。为此,课堂中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真正从课堂中、教材中走出来,多体会生活、感悟社会,这样才能做到活学活用,提升语文修养。
《语言文字应用》这一选修教材的推出,可以进一步帮助高中生对汉语字、词、语法、句子等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牢固掌握教材中相关内容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将《语言文字应用》教材的使用价值进一步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