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硕士研究生如何从实践中寻找论文题目

2022-03-02刘建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现象研究生题目

刘建银

教育硕士研究生如何从实践中寻找论文题目

刘建银

在教育实践中找到好的题目是教育硕士研究生选题的基本要求。找到好的研究题目一般要经过“现象—问题—主题—题目”的思维进阶过程。从教育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现象,需要保持敏锐的好奇心,从发生时间、发生地域、与环境关系等不同角度进行聚焦。从现象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培养向上向下提问能力和评判问题质量的能力。将问题转化为学理化主题,主要通过按图索骥或主题式阅读来实现。将学理化主题精炼为研究题目,需要在明确题目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经过扩展压缩、填入剔除、分拆组合的思维过程才能最终实现。

教育硕士研究生;基础教育实践;论文题目;研究生教育

从教育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题目,是对教育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最基础要求。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有着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实践中的许多现象、问题很值得广大教育硕士研究生去关注和研究。但是,许多教育硕士研究生从实践里自主找到研究题目的能力非常不足,他们大多对实践运转习以为常,在司空见惯的现实中基本找不到研究的聚焦点。有的虽然能说清所关心的现象或问题,但不能实现学理转化,更拟不出一个相对规范的学位论文题目。有的研究生拟出的题目看起来规范,但一到中小学实施就容易被校长或教师排斥或敷衍,因为这些研究题目常常会被教师们当作对日常工作的干扰,是额外增加的负担,对工作实践的改进没有意义。教育硕士研究生论文选题和实践的这种错位,导致了大量研究资源的浪费。那么,如何才能从教育实践中寻找到有价值的研究题目呢?笔者基于指导教育管理领域硕士研究生的经验,提出“现象—问题—主题—题目”的思维进阶过程,以给广大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时提供借鉴。

一、发现教育实践中有价值的现象

发现有意义的现象是缩小研究范围和题目聚焦的初始步骤。这个过程就如同夜晚的手电筒,光束照到了某个区域,这个区域才会进入人的视野。当然,很多时候,单一的光束很难让我们看到有价值的东西,多角度的光束聚焦是很必要的。也就是要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才可能找到有价值的现象。让现象进入研究视野的素质要求也很明确,主要就是保持好奇心和兴趣。因为好奇才会直接触发研究议程,或者说设置研究者的注意力,而兴趣则是推动研究持续前进的内在动力。但是客观地讲,教育实践中的现象要引起教育硕士生的注意并不容易。为此,需要提供捕捉和发现有价值的现象的多个角度,以刺激和触发研究生的好奇心。

1.从现象发生的时间角度切入,旧现象与新现象并重

从现象发生的时间角度,我们通常把现象分为新现象和旧现象。最近一两年出现的现象一般是新现象。新旧现象都值得关注。在旧现象方面,我们鼓励重点关注那些长期得不到解决,或者解决起来很困难的“老大难”现象。或者以新视角去关注过去的旧现象。

这里举一个“老大难”现象的案例。2022年5月,教育部对学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1]。但是学校供餐机制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自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后就长期困扰基层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曾经有位教育管理方向的硕士生在区县教育局工作,他就提及利用国家财政经费为农村学生提供营养餐这件好事,却并不容易办好的困境。它经历了几种机制的探索。①学校招标由第三方承包食堂并提供营养餐。这是最初的配给机制。学校通过招标找到符合资质的个体户或企业承包食堂,为学生制作和提供营养餐。但后来发现,承包食堂的企业或厨师或多或少与校领导或教师有利益关系,很可能出现关联交易,因而作罢。②由学校自行制作配给营养餐。即由学校统筹安排,教师们组成小组轮流承担购买食材、摘洗菜和炒菜做饭的工作。为了节约买菜成本,教师们需要在凌晨三四点钟去大型蔬菜市场批发购买。为避免教师买菜时与摊贩合谋舞弊,必须让两位教师同去,以相互监督。由于学生超过500人,因此每天摘洗菜、炒菜做饭相当于要办几十桌酒席,这对教师来说苦不堪言。有一次,学生们抱怨水煮鸡蛋吃得太多,希望吃煎鸡蛋或蒸鸡蛋,教师们响应需求将很多鸡蛋捣在一起煎蒸。但学生回家以后,当家长问他们在学校是否每天吃了一个鸡蛋时,他们很难回答。因为鸡蛋捣在一起,的确没法分辨是吃了半个、一个还是两个。最后有家长告到教育局,说教师们有多吃多拿鸡蛋的嫌疑。这只是小插曲。但说明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们尽管偏离主责主业辛苦劳作,却因为不专业而常常吃力不讨好。③由教育局招标第三方配给营养餐。即教育局将配餐权力上收并公开招标配餐企业,由合格的中标公司向区域内学校提供营养餐。这是当前主流的营养餐配给模式,它至少减除了教师们买菜做饭的负担。但是,这种模式同样不能有效避免利益输送、监管缺失和质量问题①例如2018年湖南隆回县某学校学生倾倒牛奶事件,2018年河南省商水县谭庄镇大曹小学的学生午间供餐与餐厅张贴的食谱严重不符事件,2019年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事件以及2021年河南封丘县戚城中学学生出现食源性疾病事件等,均暴露出现有模式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县城的配餐公司要将食品配送到农村学校,距离遥远不仅增加成本,食材品质也往往大打折扣。可以说,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合理的最优解决方案。其实,类似现象并不少。比如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方案,也是经历了很多次调整直到形成“生源地助学贷款”模式才相对成熟[2]。还有当前热议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其实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很关注[3]。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提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21世纪初国家又启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再到后来的素质教育大调研[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部署治理以至现在的“双减”政策,都是反复治理、反复推进但很难找到合理方案的现象。“老大难”现象之所以长期存在,其背后很可能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的理论和社会问题,如果深入挖掘,是能够找到好题目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鼓励研究生在选题过程中关注新现象,因为新现象代表了时代的新潮流,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研究者如果查阅文献就会发现,一个新现象出现以后,往往会催生大量成果出现。根据教育领域中新现象触发的动力机制,一般可以划出两种新现象。一是随着社会或技术发展而自然产生的新现象。比如微信刚出现时班主任基于微信群的家校沟通,教育类APP刚出现时教师们使用它辅助教学,疫情期间教师们全面实施网上教学,元宇宙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家长群中诸如“上岸、鸡娃、刷题、小镇做题家”等流行语,都是技术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现象。二是政策促生的新现象。教育领域中,很多前沿、热点现象都与政策有很大关系。比如国家政策推动的高中选课走班、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家庭教育督促令等,是近年来新现象的典型代表。这些在某个特定时代出现的教育新现象是选题的最佳源泉。

为了能及时跟踪新现象,我们采取了系统性的培养举措。①要求研究生了解中小学师生、学生家长的思想和行为动态,不定时进入中小学与师生、家长交流讨论。②及时阅读《中国新闻周刊》《半月谈》《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等杂志关于教育的深度报道。因为媒体是社会的“瞭望塔”,它们往往比研究者更早更敏锐地捕捉到新现象。而且深度报道的刊文较长,比党政日报、都市晚报等报纸的报道更有深度。③要求他们及时阅读国家和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五年发展规划,阅读教育部级及各司局级的工作要点,洞察其中可能萌生的热点现象。④查阅发达地区近三年的教育规划立项课题,查阅当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有关期刊最后的“索引”栏目以及参加同行学术研讨会等,从学术共同体那里更全面地了解到当前该领域的热点现象。当然,新现象有强周期性,很容易过时。而且一味追热点、追新现象容易导致研究领域偏移,使自己很难集中在一个领域长期深耕,这可能是追热追新的代价。

2.从现象发生的地域角度切入,兼顾普遍现象与极端现象

教育现象发生在一定的地域之中。如果现象覆盖的地域很广,说明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所涉及的问题可能是结构性的问题。比如在基础教育毕业年级里曾经出现的“毕业班空巢”现象,在许多地方的幼儿园大班、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中频频出现。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基础教育中普遍的、大规模的超前学习和提前早培,反映了一段时间内家长、学校、社会之间非常复杂和扭曲的关系。还有,最近我们鼓励研究生关注的“一流大学博士或博士后等高学历人才规模性地进入中小学任教”这一现象,既是新现象,也在全国许多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发生。现象覆盖的地域越广,说明普遍性越强,研究解释或结论的推广性和价值就越大。因此,遇到在全球、全国或者全省普遍发生的现象,一般是值得优先关注的。

针对极端现象,有研究者会认为它局限在一地一校发生,是在特定的时空出现的特定个案,或者是个体因一时的心理冲动产生了不可思议的行为,不具有普遍性,研究价值很弱。但是,极端现象发生之后,社会普遍为之震惊,其影响面非常大。而且,极端个案的发生,固然有偶然性,但也有必然性,因而丝毫不会影响它的研究价值。“小地方”会有“大论题”[5]。比如,前些年被媒体曝光的某幼儿教师针扎幼儿的现象,看起来是个别幼儿教师的师德师风问题,但其背后可能存在整个幼儿教师队伍准入门槛、从业禁止、招录渠道、幼儿教师待遇保障、助人职业的情绪劳动等深层次问题,以至幼儿教育领域总是不时发生令人匪夷所思的极端现象,像云南省某幼儿园园长私自处理幼儿遗体的事件、重庆某幼儿园进行课间活动时刘某冲入园中砍杀的事件、陕西省某幼儿园园长为保证出勤率私自安排向幼儿喂感冒药的事件、幼儿被遗忘在校车里窒息死亡的案件,等等。这些极端现象背后,无不暗含着我国在儿童保护、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些制度性、社会性和结构性问题,深入挖掘同样可以找到很有意义的题目。

3.从现象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切入,鼓励优先关注有矛盾的现象

任何一个现象都存在于一定的关系环境之中,这种关系环境或和谐,或冲突。有冲突和矛盾就有问题,就有研究的空间。因此,我们鼓励学生优先关注那些存在矛盾冲突的现象。现象与周边环境关系的矛盾冲突很多,这里我们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举出三种非常值得研究的矛盾或冲突现象

(1)与政策相冲突的现象。公共政策的执行常常有很多偏差,从而导致政策执行效果打折扣。如果在教育领域中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那么这类现象就很值得关注。比如,国家出台了关于义务教育小升初阶段“公民同招”的政策,但是有的地区“公民同招”随机摇号的招生名额很有限,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提前“考奥数、考阅读、考文言”或“家长与孩子同步面试”的掐尖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与政策相悖的现象很值得关注,需要研究者思考其中的原因,挖掘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2)与理论相冲突的现象。如果既有理论无法解释某些现象,或者现象与理论相悖,那可能就是理论创新和领域开拓的绝佳机会。如科尔曼关于学业成就主要决定于家庭背景的研究,布迪厄关于家庭资本对学业成就和阶层变动影响的研究等,都对学校是影响学业成绩最大变量的理论构成了挑战,是从现象中形成理论的优秀案例。当然,发现这类现象需要机遇,也需要研究者有相应的理论储备,这样才能把当前经验事实与既有理论联系起来,从而突破原有理论的解释局限。

(3)各自相互冲突的现象。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会看到现象间互相矛盾,或者人们对一种事物有彼此尖锐对立的观点,聚焦这些现象也很有价值。比如曾经广泛存在并被大力推广的公办重点中小学举办民办学校(“名校办民校”)的现象。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一方面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媒体和社会公众不断对此进行严厉批评和控诉,另一方面教育部却在早期肯定这种模式,提出“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校、名校办民校”。在实践中,这种模式更是得到了地方政府默许甚至积极支持。那么,大家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强烈的立场反差?这样相互冲突的极端、尖锐态度是很值得关注的。还比如在当前中小学生“减负”过程中,家长同样有相互矛盾的立场和行动:一方面对孩子过度参加校外培训、课业负担过重而怨声载道,总体上拥护减负政策;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超越他人,或者担心政策落实不到位自己孩子不参加培训而落后,从而并不会减少让孩子参与校外培训的力度。类似这些相互冲突的心态、行为,很值得深入研究。

以上我们仅从三个不同角度列举了一些值得优先关注的现象,这些现象总体上说都比较反寻常、反常规,具有特异性。但是,这并非说工作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不值得去关注。像学校的日常管理、师生的一日常规、教师的常规教学等日常现象,也都很值得探究,不过,聚焦这些现象,需要更强的好奇心,有时还需要有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才能捕捉到。我们在参与研究生选题讨论的过程中,常常提出的问题是:你在实践中经历的最有印象、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你看到的、听到的有意思的现象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讨论、案例分享以及后续的追问,从而析出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的有价值的现象,实现研究聚焦。

二、从现象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聚焦有意义的现象只是研究的起始,下一步需要对现象进行质疑从而提出研究问题。从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海森堡到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劳丹等,都强调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6]。但是,囿于长期的接受式和寻求标准答案的学习惯性,许多教育硕士研究生很难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向主动认识、探究、改进实践的角色转变。他们往往视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为当然,进而提不出像样的研究问题[7-8]。有的论文题目常常表述为“……现状研究”,应该说,只研究“现状”就是还没有找到研究问题。翻阅这样的论文可发现,研究生通常会论证所要研究的问题很普遍、很重要、很迫切,但很难看到他们想要解释、解决的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s)到底是什么。

1.明确研究问题的类型

问题是人们的理想期望与现实的差距,研究问题通常要用疑问句表达。问题也有不同类别,比如真问题、假问题和伪问题,宏观、中观、微观问题,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等。如果我们从研究推进的深度看,人们通常将研究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由此引申出的研究问题有三种。①“是什么”的问题。当面对一个或一群现象时,人们要问这些现象究竟是什么,发生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也就是希望对现象所涉及的事实、状态、过程或属性进行描述。国家相关部门开展的普查、每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有的大学开展的追踪调查,就旨在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答案往往是描述性的。在质性研究中,描述性研究或者说深描(deep description)是其重要价值之一。因为质性研究往往选择“异例”样本,人们不太了解这个事件的真相,或者知道大概真相但并不清楚里面的细节,因此提出描述性问题就能丰富这方面的整体探究。②“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需要解释原因或者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面对老大难现象,研究者常常会问:为什么总是会出现这些现象呢?为什么工作总是难以推进呢?这些现象的反复出现受什么因素影响呢?在这样的追问下,研究者可能会找到一个或几个制约因素加以研究。③“怎么办”的问题。尽管科学研究主要在认识和解释世界,但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应用性非常强调资政和实践改进价值,要求从实践出发选择社会的堵点、群众的痛点和决策的盲点进行研究,对校长、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广泛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研究,这都是属于寻求合适对策策略的研究,需要问“怎么办”的问题。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研究生可从专业角度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当然,针对同一个现象,需要提出的问题不是单一的,而是多角度、多方面、交叉性的。比如针对与政策要求相悖的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仍旧过重的现象,研究者会问:需要减少的中小学教师过重负担究竟是什么?中小学教师合理负担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为什么中小学教师过重负担在政策高压下仍然很难减轻?是什么因素在制约政策执行?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去减轻中小学教师的过重工作负担?等等。所以,问题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在提问时需要灵活考虑和聚焦。

2.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通过提问能看到一个人思维的深度和高度。要能够在本领域提出好的研究问题,需要累积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了解学术前沿,当然更重要的是培养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讲,提问或问题意识应是人的本能之一。当开始会用语言描述这个世界的时候,儿童就会对自身、他人和世界充满了好奇,从而提出各种各样的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但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以标准答案为指向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很多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大幅下降。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通常有两个向度[9]:①向上向前提问,就是针对实践中的现象,在了解前人的进展之后,站在前人肩膀上,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新问题,从而弥补前人不足,推动学科领域不断向前发展。在这方面,量化研究尤其是寻求变量间关系的研究是非常好的例子,它们常常需要不断引证分析他人研究结果,像剥洋葱或者淘金一样,层层析出相关变量及变量间关系,从而提出有待研究的新问题。②向下向后提问,就是对身边习以为常的现象、默认配置或缺省配置(default configuration)和常识结论发问。比如“作业布置、批改与反馈有什么规律可循”“为什么中小学教师普遍觉得培训是负担”等问题。在这方面,有学者展示了犀利的提问思维“新刀法”,提出的许多问题不仅令人耳目一新,得出的结论也让人醍醐灌顶①庞朴提出的“一分为三”论,田松提出“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喝牛那种动物的奶?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历史有一个本来面目吗?”等问题,均把这种基于底层逻辑的提问发挥到了极致。参见庞朴《庞朴文集: 第四卷一分为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260—269页;田松《警惕科学》,上海教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版第21—70页;田松《科学史的起跳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版第4—20页。。

3.评判研究问题的质量

对现象发问后,要尽可能列出针对现象的各种问题,然后依据研究问题的标准评价其质量。评判问题质量通常有几个标准:①研究问题是否有价值。有价值的问题就是真问题,它来源于理论发展的需要,或者来源于实践改进的需要。对于教育硕士研究生来说,后者更重要。②研究问题是否新颖。新颖主要根据以往文献综述去确定。如果以往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就需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如果以往已经解决了某个影响因素的问题,那么就要解决其他影响因素的问题;如果所有影响因素的都找到了,那么就可以探讨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总之,研究不允许出现浪费,一定要有新意。③研究问题是否具有学理性。学理性是科学共同体在共同的概念、原理、方法等范式支撑下做出的创造反映,学理性使得研究与实践保持一定的距离[10]。学理性也会把专业与非专业、内行与外行区分开来。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很多,有些问题可能在所属学科中很难有学理性,或者开展学理研究难度很大,所以要舍弃。④研究问题的多寡大小。要根据作品的容量、自己研究能力和资源,来明确所研究问题的多寡大小。在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学位论文中,大家比较尊崇的是“小题大做”,强调题目所涵盖的问题要少、要小,这样才容易说清楚、写明白、有深度。当然,如果篇幅容量较大,题目太小又会显得工作量不饱满。所以,研究问题要不大不小、不多不少,合适最好,需要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难度来权衡。⑤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即评判自己是否有充足的资源或知识背景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如果要对区域性的教育规划问题进行研究,就要衡量自己在规划方面的知识经验和找到数据的可行性。如果没有,那么就要放弃。根据这几条标准,研究生需要在判断选择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归纳、整合、加工,从而确定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做、是否能够做以及究竟要做哪一个问题、哪几个问题或哪一群问题。最后,应该如同国外的学位论文一样,用疑问句的形式清晰列陈研究问题(statement of problem),以让人看到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和经费,自己想要解决的究竟是什么问题。

三、将问题转换为学理化的研究主题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受人们的好奇心和兴趣驱动,而将问题转化为研究主题则直接受个人阅读范围、知识体系和理论储备的影响。如果不具备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没有阅读大量的基础文献和前沿期刊,要想实现转化是相当困难的。许多中小学教师也好,教育硕士研究生也好,在这方面的短板非常明显。他们常常能滔滔不绝地说清楚一个现象、一个做法,但是对这个现象、做法究竟属于哪个学科领域、哪个理论流派,到哪里去寻找知识资源,应该用什么样的学理概念去概括它们,却往往一筹莫展。

1.经验提升要求将实践问题转向学理主题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育硕士研究生尤其是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对理论有着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们觉得理论对其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甚至按照理论所蕴含的逻辑去实践操作,效果反而不佳,因而觉得学习理论、研究理论是浪费时间,从而使理论在实践中长期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在一些棘手教育问题背后,他们又特别希望专家能一步到位告诉他们用什么理论解决问题或者发挥支撑作用。尤其在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他们对理论的功利性需求十分强烈,有些研究生把理论当成了便笺纸,以理论基础的名义随意粘贴在论文中,而这些理论与现象、问题本身是否贴切、融合,后续研究是否使用,则几乎被抛之脑后。

其实,理论是很有用的,理论能够让实践者看到工作中的盲点,让散见的实践经验、做法形成体系。比如,家长和教师每天都在不停地采用强化物去激励、约束孩子的行为,但是否反思过:这些做法是否合适?这些做法该如何区分?不同做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在这方面,斯金纳及其后继者的行为强化理论有了很好的概括。如果知悉了这些理论,就会采取更加科学和智慧的行动。此外,阅读理论也能够分辨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已被解决了,是否为一个值得探索的新问题。所以,要解决实践问题,仅仅积累碎片化的经验是不够的,必须跳出实践将其学理化,采用理论界比较成熟的概念、逻辑、分析框架等学术范式来解析它,才可能有认识上的新收获。当然,实践界也不能对理论抱有太大期望。很多时候,理论尤其是通过实证研究形成的理论,有自己的前提假设,边界比较清楚,在解释和指导现实复杂的问题时不能笼统应用。更何况,有很多问题还没有合适的理论,需要创建理论。

2.如何高效率地从问题切入到理论

如何才能从现象、问题中找到相关的理论主题呢?我们建议的方法是按图索骥,通过文献查找法或主题式阅读方法寻找理论。这种做法得到许多研究生尤其是来自中小学一线的教师们广泛认可。这个方法分三步:

(1)明确研究问题所属学科或知识领域。如果不知道问题在什么学科知识领域,恐怕研究者连这个问题的关键词都不知道,也就很难找到相关文献来阅读了。根据我们开展跨学科教育研究的经验,进入一个陌生知识领域的入门图书通常是一本权威的高等教育教材(通常是发行量比较大、版本修订次数多的教材)。无论是中国学者还是西方学者编写的教材,里面都会呈现这个学科或者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学术史、理论流派。通过阅读教材,找到这门学科的学理化概念,明了其知识体系或知识板块,就可以知晓其所研究的问题大致所属的细分知识领域,从而为后续大面积查阅文献打下基础。

(2)找到问题所对应领域的权威著作或文献综述。权威著作是必须要迈过的门槛,这样会让研究者一下子站在巨人肩膀上。如果研究者知道这个领域的创立者或奠基人,知道国内外最有影响的学者,那么这些人就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他们的著作就必须深入阅读。但是,有时研究者不知道权威是谁,那么就要通过阅读文献综述来查找。一般来说,文献综述中频繁提及的学者或者文后参考文献引用最多的学者,他们很可能是这一领域最有成就的学者,要找到这些学者的所有文章和专著,仔细研读。

(3)扩展阅读核心作者和相关作者的文献。研读过程中,要继续关注甚至找到与文献综述相关的文献,或文献综述提及的相关学者的文献进行扩展阅读。就这样,“一开始是人找书,到后面是书找书”,阅读的范围在渐渐拓展扩大,但是又紧紧围绕着同一个主题。经历一个时期后,研究者就能找到原有现象或问题所对应的学理化概念,顺便也建构起来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体系。

有很多研究生苦于找不到理论,而且经常抱怨读了文献以后容易忘记。这里面自然会有阅读量不够的问题,但主要是阅读文献不得法。如果读得很散很杂,自然很难有印象,也很容易忘记。但是,如果围绕一个主题系统性阅读,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各种读物反复强化某个知识领域,并在适当时机写写心得或随笔,想要忘记都非常困难。最重要的是,散乱阅读很难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很难知道某个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只有按图索骥式的主题性阅读,才能系统地获取知识、发现有效支持的理论、细化学理化要研究的问题。这种阅读方式,也是文献阅读的最高层次[11]。

3.明确可能的研究主题与视角

只要读得多、读得广,有时实践问题和学术概念能自然产生联系,这时就能找到相关研究主题了。比如,关于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如果读到人力资源管理时,就可以将其转化为“工作分析”“工作负荷”“职业倦怠”“时间管理”“工作生活质量”等学术概念。而且通过进一步阅读发现,“职业倦怠”这一主题可能有很多文献了,而“工作负荷”“工作时间管理”“工作生活质量”在教师群体中研究较少,从而就可能找到比较新的主题。或者仍研究相对成熟的旧主题,但随着阅读圈的向外拓展,新的视角很可能找到。可以说,将问题转化为主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寻找创新点的过程。当然,更多时候,实践问题和学术概念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找到,它需要不停地从文献到文献、从此学科到彼学科的跨学科阅读。尽管这样的“峰回路转”“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过程有些让人沮丧,但在拓展知识边界、打牢知识基础、形成知识体系上有很大帮助。只要继续深入拓展,豁然开朗般的“柳暗花明”“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就可能出现。

四、将学理化主题精炼为研究题目

只要现象、问题足够聚焦,又找到了针对现实问题的学理性主题,架构研究题目就顺理成章了。

1.题目的基本结构

论文题目通常有三种表达句式:一是疑问句,即用所要研究的问题作为题目。二是陈述句,即把要研究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命题,后面加上“研究”“分析”这样的词语,这种句式最多。三是祈使句,有的采用“论……”的句式强调研究行为,有的将某个对策策略作为题目。三种句式可以单用,也可以联合使用,从而出现主副标题、大小标题的相互补充的论文题目。

一个题目可以包含以下内容。①观点(问题)。研究者在阅读文献时,发现有的在题目上直接呈现了文章的观点,或者呈现了文章针对的假设或问题。题目直接呈现观点(问题)能让他人很快知道文章的主旨。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程度需要深思熟虑和高度精练。所以,在大多数题目中,观点(问题)这个要素会暂时搁置,或者不在题目中体现。如果有,可以增加一个副标题来辅助说明。②视角。如果题目瞄准新现象、新问题、新主题进行研究,可能不需要视角,但增加一个研究视角会让论文更有新意。视角通常采用“基于……,……背景下,……视域下,……导向下”加以表述,或者直接通过一些方法论体现出来。比如“高考标语的批判话语分析”,直接呈现了批判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视角。有的时候,视角是从跨学科角度寻找的。也可以是站在关系主体间的某个立场去看问题,或者从众多影响因素的某一个因素出发去看问题,从而形成独特视角。③对象。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对象十分广泛,有校长、教师、学生,还有课程、教材、课堂、教学设计以及政策、制度等等。通常,一个现象、问题会涉及许多对象,这时研究者要慎重选择。比如,课堂沉默现象,到底以学生、教师为对象,还是课堂本身为研究对象呢?需要反复考虑后确定。④主题。主题是一篇论文的“龙眼”,它涉及研究领域、借鉴的理论、应用的方法,研究题目最重要的关键词主要来自于主题。通常,量化研究的主题通过“构念(construct)”呈现,质性研究主题通过学理化的现象呈现。⑤方法。大多数时候,方法在题目里并不呈现,人们一般用“论”“研究”“分析”这样的语词笼统代之。除非作者认为自己应用的方法很有特色,或者工作量很饱满,会在题目中将方法呈现出来,以引起编辑或读者的注意。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研究题目中,并非都要呈现这五项内容,但是没有对象和主题一般是很难成为一个题目的。此外,五项内容所处的位置也并非固定不变的。只要表达通顺、符合学术表达的学理要求,他们的位置以及表达句式都可以灵活变化。

掌握题目呈现的内容,可以让研究生在拟定论文题目时有更多的思考维度。比如有的学生提出其论文题目是“后进生研究”。根据直觉,我们就能判断这个题目是不完整的。但如果根据以上框架,我们就知道它只是初步明确了研究对象,而且这个对象还很宽泛,没有具体到某个学段的后进生。在指导其拟定论文题目时,首先要肯定聚焦到“后进生”这一群体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还需要继续向研究生追问:第一,你究竟想研究基础教育哪个学段或哪个学科的后进生?也就是要将对象进一步细化。第二,你发现了后进生发展或转化中哪些有意思的现象?你要研究后进生的什么问题呢?第三,你会在什么视角下如何研究后进生呢?提出这三大问题,将会促使研究生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视角及方法。

2.题目的扩展和凝练

如果论文题目已经大致列定,研究生就可以将自己的题目写下来,在题目的主要内容要素上进行扩展、凝练及逐词逐字推敲。比如,在研究对象上,研究者可以列出最普通的对象、最特殊的对象,然后做出选择或组合选择。比如对教师的研究,别人研究了一般教师,那么你是否可以细化研究对象,从女性教师、乡村教师、特岗教师、公费师范生教师、高学历教师中选择研究对象?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也是如此,应把已有视角和自己可能想到的视角罗列出来,然后看看哪些是别人做了的,哪些是有新意的,哪些与问题比较吻合。这样通过反复地扩展和压缩、填入和剔除、分拆和组合,不断权衡后,研究者就能够找到一个既反映研究现象、问题,又具有一定新意的、具有可行性的研究题目了。

题目凝练后,一般要初步尝试罗列论文的研究问题或提纲。这个过程可以反过来促进题目的修改完善,以实现文题相符。比如,有同学开始确定的论文题目是《基于义工服务的资源教室管理模式探究——以XX小学资源教室为例》,但在罗列研究问题时却提出“学校义工由谁管?资源教室引入义工服务的流程是怎样的?哪些因素能提高义工工作的积极性?怎样评价义工的工作效果?”这样,我们反而看到其论文的研究主题不是资源教室管理而是资源教室里的义工管理。因此,通过讨论,就把该题目调整为《小学资源教室的义工管理模式研究》,从而更加明确了题目各要素。

经历现象、问题、主题、题目四个环节的思考和打磨,一般就可以找到合适的题目。当然,以上四个步骤并不总是线性的,有的人可能好奇心比较强,可以一下子提出许多问题;有的人理论准备充足,可以直接列出研究题目。但是,如果按照以上基本思维逻辑,经过长期思维训练和实践—理论—实践的螺旋式上升,捕捉题目的敏锐性就会大大增强,找到高质量题目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1] 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加强学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体艺厅函[2022] 27号[A/OL]. (2022-05-30). http://www.moe. gov.cn/srcsite/A17/moe_943/s3283/202206/t20220602_634186.html.

[2] 杨玉春. 教育消费信用研究: 基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D].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2007: 2-4.

[3] 李永贤. 毛泽东的学生“减负”观: 健康第一、学习第二[N]. 中国教育报, 2004-01-18.

[4] 素质教育系统调研组. 共同的关注: 素质教育系统调研[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5] 埃里克森. 小地方, 大论题: 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6] 林定夷. 问题学之探究[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6: 3-64.

[7] 温才妃. 为何我们的研究生提不出问题?[N]. 中国科学报, 2020-08-18(5).

[8] 计红梅. 研究生为何提不出问题: 关乎未来的思考[N]. 中国科学报, 2021-01-12(5).

[9] 田松. 科学史的起跳板[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 19.

[10]劳凯声.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9(1): 5-15.

[11]艾德勒. 如何阅读一本书[M]. 郝明义, 等,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267-289.

10.16750/j.adge.2022.09.002

刘建银,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重庆 401331。

(责任编辑 周玉清)

猜你喜欢

现象研究生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追根求源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奇异现象传真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