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料实证”在初中历史课堂的“生长”

2022-03-02福建省厦门东山中学叶辉玲

学苑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史料孔子

福建省厦门东山中学 叶辉玲

史料实证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知识与能力”强调“要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历史教学要重视“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学会辨析史料重现历史真实,以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能力;改变传统课堂存在的“重结论轻史实”,“重材料轻考辨”的问题,改变学生将“史料”视为对过去的“直接报导”;加强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史料实证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因此提升“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初中历史教学势在必行。

一、拓展教材视野,培养实证精神

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如相关史事、图片史料、问题思考、材料研读、课后活动和知识拓展等,由于篇幅的限制,知识的结论性表述较多,对历史事件的细节描述不够详细,部分省略了具体过程,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而言,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补充一定的史料来弥补教学上的不足,鼓励学生对历史相关问题进行辨析、论证,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实证意识,遵循“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治学原则,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思维品质。

例如,人教版七上第10 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原因,运用如下史料:

材料一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二 应征服徭役,误期不到罚交二副铠甲;迟到三至五天,要受到训斥和责骂;迟到六至十天,罚交一个盾牌;迟到十天以上,罚交一副铠甲。

——《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徭律》

让学生从两则史料的表述进行对比寻找不同之处,从材料一中学生分析得出: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遇雨误期当斩,用《史记·陈涉世家》史料的观点印证了教材的描述“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对比材料二即1975 年在湖北考古发现的史料观点:与教材的观点不一。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发散思维,同时让学生学会辨别史料的类型和价值,分清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的可信度,认识到恰当的史料对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证据意识和实证精神,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二、打磨教学设计,凸显实证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试行的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修改解决方法的过程,目的是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要提高史料实证的课堂教学实效,关键在于教学设计的打磨,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且灵活的使用史料,整合教学活动,以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七上第8 课《百家争鸣》,按照课本三个子目编排一是老子,二是孔子和儒家学说,三是百家争鸣,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需得打破教材的编排,重新整合。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及我校学情,确立本课的重点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通过精选可信的史料,不断整合打磨,确定本课的教学设计。首先以时间轴展示孔子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让学生熟悉孔子的生平经历,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感动先贤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了让学生理解春秋旧制度的逐步瓦解,出示材料一并提问: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一(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期。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

——《左传·桓公五年》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社会动荡,特殊时代赋予孔子重构社会秩序的时代使命,孔子把握时代脉搏,对症下药,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认为只要每个人都做到“仁”,就可以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但是“仁”不是单一的维度,它涉及个人层面、个人与他人层面、国家政治层面、教育层面,为了突破这一重点,运用了如下史料: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篇》

材料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四 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

——钱穆《孔子传》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何为“仁”,学生根据材料二分析得出“仁者爱人”,对人要有爱心、包容心及同情心,要推己及人即“克己复礼”,这属于“仁”在个人层面的体现,进而延伸到统治应该怎么做?学生根据材料三分析得出孔子的另一重要思想主张:以德治国,并引导学生分析“为政以德”的积极意义。这属于“仁”在国家政治层面的体现,而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原则,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找校园中、生活中熟悉的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让学生熟悉何为“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何为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何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拉近学生心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而这属于“仁”在教育层面的具体体现,学生根据材料四分析得出结论: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以“仁”为核心的包含个人与他人层面、国家政治层面、教育层面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学习更清晰更有系统,进一步理解先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三、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实证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尝试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来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形成价值观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进行实际运用。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实践运用和实际体验,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精心选取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对史料的解读与辨析,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论证能力的目的。

例如,七上《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融合》,难点分析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设置这课的探究问题:西晋为何会短暂灭亡?应该吸取什么教训?运用如下史料:

材料一 时帝(晋武帝)多内宠……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恣其所为,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

——《晋书·后妃列传上》

首先指导学生掌握提取信息的基本方法,找出史料的关键信息如材料一中的“内宠”“万人”“恣”及教材中的相关史事王恺和石崇斗富等史实,分析得出结论统治者骄奢淫逸。为了让学生明白西晋建立初期整个社会风气的奢侈腐败、金钱至上,运用了如下史料:

材料二“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西晋】鲁褒《钱神论》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二的鲁褒《钱神论》,思考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统治者追求享乐、奢侈腐化,金钱至上,从而明白正是因为统治者的迅速腐朽,奢侈成风、骄奢淫逸,成为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之一。为了让学生明白由于统治者的愚昧无能,导致统治者纷纷争夺中央权力,从而导致八王之乱。运用如下史料:

材料三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即肉汤)?”

——《晋书·惠帝纪》

学生归纳出晋惠帝愚昧无能的原因,教师进而提出问题:治国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根据以上材料的分析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成由节俭败由奢,统治者想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应该勤俭为民。整个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探究,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由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到主动探究学习。通过这样的举例论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辨析能力,并懂得运用相关史料形成对问题的新的思考,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料实证能力。

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西晋王朝推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为什么会遭致少数民族起兵反抗?运用如下材料:

材料四“晋为无道,奴隶御我。”

——《二十四史全译·晋书》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七上教材87 页最后一段文字及分析材料四得出结论:西晋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压迫,进而明白为什么少数民族首领起兵反抗,导致西晋灭亡,从而理解西晋这是短暂而亡的外部原因并得出教训。这一分析史料得出结论进而形成学生自己的认识的过程便是史料实证的过程,促使学生思维向问题情境的纵深发展,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史料实证的过程就是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描述和阐述历史事件获得历史结论,从形象的史料到抽象的历史结论,问题情境的设置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在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四、精练课堂练习,提升实证思维

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考查学生知识理解、解题技能、思维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掌握教学效果,调节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学实效,精选各地“史料”素养考查的中考试题,通过优质的试题“反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证历史思维。

例如,七上《第19 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这节课,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学以致用,引用如下材料:

材料一“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材料二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代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哪一史实最能证明“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有何具体措施(至少写2 个)?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三中改革的目的是否达到了?能否从材料中找到依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高效的解题方法,提升解题能力,提升史料实证思维,才能够触类旁通,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福建中考的常考知识点,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作用、影响、启示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基础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根据学生实际以2021 年湖南常德中考材料题进行适当的改造,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及史料实证能力,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渐适应考试的方向及题型。第(1)问相对简单,学生根据题意从材料找出答案即可,第(2)问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能证明“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的史实,实际上就是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历史事件是否掌握并懂得熟练运用。只要能够答出本题中的第一个小问题,那么具体措施就能顺理成章答出说汉语、穿汉服、联汉姻等措施。第(3)问,分析改革的作用,注意题目的要求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学生能够根据上课时候教师归纳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做出回答。第(4)问,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增强证据意识并提升实证思维,从材料三“长江以北尽是夷狄”“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学生分析得出这一改革促进了民族大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精练试题,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教师强化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模仿、内化,从而提高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能力,提升实证思维,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当然,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绝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不断强化自身的史料实证能力,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探究辨析教学内容的学术依据,关注吸收相关学术研究的新观点、新材料、新论述,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汲取智慧和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不懈的实践,“史料实证”素养才能得以落实和提升,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史料孔子
孔子的一生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孔子的一生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