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问题意识 提高阅读能力
——以《蝴蝶的家》的教学为例

2022-03-02江苏南通市小海小学226015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9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蝴蝶解决问题

江苏南通市小海小学(226015) 吴 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要求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统编语文教材也将提问作为一种阅读策略,特地把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编排为阅读策略单元,其学习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在思考中产生问题。那么,学生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问题又怎么产生呢?下面以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蝴蝶的家》一课为例,来探讨阅读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一、创设平等氛围,给提问以空间

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提升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运用阅读认知的能力。给学生提问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提出问题,这能启发他们思考,还能推动问题的解决。但是要想让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对教师来说除了要教给他们提问的技巧,还要给他们创设提问的氛围,让他们能主动提问,甚至将提问作为一次成功的学习体验。

在教学《蝴蝶的家》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收集有关蝴蝶的古诗,让他们从文化的层面更多地了解文本的主要角色;同时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收集当中,让大家将想到的诗歌都列举出来。为了创设平等的气氛,教师可以说诗的上句,让学生说诗的下句。教师说:“儿童急走追黄蝶。”学生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教师说:“留连戏蝶时时舞。”学生说:“自在娇莺恰恰啼。”如此往复,学生学习的兴致高涨。教师突然问:“能不能找到一首诗是描写蝴蝶的家的?”学生自然地就会问出许多问题来:“蝴蝶有家吗?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假如蝴蝶有家,那么蜻蜓也会有家,是不是这些小动物都有家?”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将提问当成非常平常的事情。接着,教师给学生展示许多蝴蝶的图片,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这一可爱的生物,为后续的提问做好铺垫。当学生对某一事物充满好奇时,他们的问题自然就会多起来。

教师创设基于生活的情境,就是为了创设平等的氛围,即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蝴蝶的氛围。而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问学生能不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其实是本单元阅读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的能力。教师采取的方式是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分,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就获得1 分,满分是10 分。当然,学生的提问应是基于文本的,应是逐步深入的。教师将提问当成一项激励的政策来实施,说明教师将学生的“问”与自己的“教”放在了同等位置,甚至将学生的“问”放在了更高的位置。通过提问空间的创设,促进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二、遵循编排特点,培养问题意识

提问策略单元是一个整体编排的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旨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问的策略;略读课文侧重于指导学生运用提问策略。四篇课文之间联系紧密,各个阅读策略之间也相互关联,突出了训练目标的梯度性和层次性。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主要是从“积极提问→多角度提问→筛选问题→尝试运用”四个层面建构提问策略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一篇童话故事,侧重于培养学生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大胆提问的意识;《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提问,以扩大提问的范围;《呼风唤雨的世纪》也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侧重于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并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蝴蝶的家》是一篇散文,要求学生自主运用前面学到的方法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这四篇课文的体裁中,学生可以发现,无论什么类型的文章都可以采用提问的策略去学习。综合这四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从一开始的提出问题和讨论交流,到对所提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最后总结提问的方法,尝试去运用并解决问题,可以看出教材对提问的要求是在逐渐提升的。“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也从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这样一个前后关联的单元结构非常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因此,在教学《蝴蝶的家》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遵循教材的编排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综合运用提问策略大胆开展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依托学习支架,鼓励自主提问

提问单元中每篇课文大多配有学习提示、随文旁批、问题清单、插图等,搭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支架,从不同方面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为学生掌握和运用提问策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依托学习支架,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蝴蝶的家》以问题“蝴蝶的家在哪里”为写作线索,以“因为不知道雨天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全文,字里行间真切地流露出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切之情。课文前面设有学习提示,为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提供了学习支架。学习提示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提出自己的问题”,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再试着把问题分分类”,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提问;“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并尝试解决”,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提出问题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蝴蝶的家》这篇课文,重点在于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去提问,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依据这个学习支架,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提问角度的选择方法:根据课文内容来提问、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来提问、联系生活经验来提问、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来提问。厘清提问角度以后,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容易开阔思路,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问题。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时间去阅读课文,提示学生将阅读时产生的问题写在课文的旁边或后面,也可以用问题清单的形式记录下来。由于这篇课文的写作方式是以问题贯穿全文,学生初读课文时也可能会顺着作者的思路提出“怎样追寻蝴蝶”等相似度较大的问题。此时,教师就要鼓励学生从其他角度去提问,如“作者为什么要为蝴蝶着急?”“第3 自然段运用反问的方法来写,有什么好处?”“蜻蜓、螳螂、蜗牛这些昆虫的家又在哪里呢?”等。在学生独立提出问题以后,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组内交流,拓宽学生提问的范围,再让学生读课文,提出更多有用的问题。

由于课文言辞特别优美,感情特别真挚,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感兴趣,觉得想要探究的问题有很多,再加上学习提示中搭建了学习支架,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拘一格地运用好教材中的学习提示,给学生的自主提问以方向的指引;同时,教师又不能拘泥于教材的提示,可以任由学生随意地提问,当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后,再让他们尝试着分类、筛选、应用。也就是说,既要让学生依托支架,又要让学生自由发挥。

四、关注内在联系,整理筛选问题

学习一篇新课文,每个学生都会提出许多疑问,但课堂时间有限,没办法解决全部的问题。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关注所提问题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整理,然后筛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的效率。

为了便于分类和筛选问题,教师设计了一张问题清单,要求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分成三类: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能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第一类问题是指一些与课文学习主题关联不大的问题,如“下大雨的时候,蝴蝶身上的彩粉会不会掉落呢?”“蝴蝶为什么喜欢在花园里翩翩起舞呢?”“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等,这些问题有的非常浅显,有的即使一时回答不出,也不影响学习的进程。第二类问题有很多,可以是围绕文章的中心提出的问题,如“下雨的时候蝴蝶该怎么办呢?”等,也可以是围绕文章写法提出的问题,如“为什么‘我真为蝴蝶着急了’一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样写是为了凸显什么?”等,还可以是针对整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如“蝴蝶的家到底在哪儿呢?”“作者为什么没有交代蝴蝶的家在哪儿呢?想要说明什么呢?”等。第三类问题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的,如“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弱小生灵怎样的感情?”等,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多方面思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整理问题,学生发现提出的问题在于“质量精”而不在于“数量多”,对理解文章有帮助的问题才是有深度的问题。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第二类和第三类问题中筛选出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几个问题,如果发现提出的这类问题较少,可以让学生再读课文,再提出更多的问题。

学习提问策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因此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当是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而产生的积极思考,而不是随意的胡乱提问。教师要将整理与筛选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按照标准进行分类,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还可以自己对一系列问题设置不同的类别。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的过程,就是他们深入思考的过程,他们会考虑问题的内核,将相同的问题进行归类,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

五、依托问题清单,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学会阅读策略,又要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还要让学生依托问题清单把学习策略与学习内容融合起来,使提问的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阅读课堂中营造良好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氛围,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蝴蝶的家》的教学中,教师把筛选出来的问题清单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出来,先请学生读读问题,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再引导学生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比如,筛选出来的问题是:“第4 自然段为什么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追问蝴蝶的家在哪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连续的四个设问句,改用陈述句的形式说一说,再与课文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课文句子的精妙:“设问句使作者为蝴蝶着急的心情跃然纸上。”再如:“课文中的小朋友、女孩为什么都认为蝴蝶是有家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第3 自然段和第5 自然段。小朋友很天真,把蝴蝶和人类的生活等同起来,认为蝴蝶遇到下雨飞得急急忙忙的,就好像是人一样遇到下雨就急着赶回家;小女孩认为蝴蝶在雨后高高兴兴地、安然无恙地飞出来,就确信蝴蝶有个秘密的家。可见,他们的观察视角细致而又独特,对待蝴蝶的感情非常温柔。“那么,蝴蝶究竟有没有家呢?课文为什么始终悬而未答?”这个问题需要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以后才能解决。下雨天蝴蝶究竟会在哪里呢?通过百度搜索可以知道,乌云密布、天色晦暗时,蝴蝶便会寻找躲雨的地方,比如把翅膀紧贴在密集的树叶背面,防风又防雨;天气一放晴,蝴蝶又重返蓝天。作者之所以不公布答案,而是把苦寻无果作为课文的结尾,目的就是为了引发读者的思考,让读者在无尽的遐想中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问题清单中都是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问答的形式让其他小组尝试回答。学生回答时不仅要说出问题的答案,还要说说是怎样从文中找到答案的,提出问题的小组还可以对回答的内容进行反馈,说说同学们回答得怎么样。对于学生在回答时确实“够不上劲”的地方,教师则可以适当“扶一把”,给出一些暗示,相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依托问题清单就是将学生的智慧集中起来,让他们一起思考相关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可以将重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因为他们手上已经有了各个人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又可以将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不是最后的结果上,他们可以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最终确立自己的答案。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地展现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提问的确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策略。学生掌握了提问的方法以后,为了理解课文内容,他们开动脑筋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积极的思考中,他们的问题意识不断提升,从而为以后开展创造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蝴蝶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为了蝴蝶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
捉蝴蝶
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