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2-03-02福建仙游县实验小学分校351200林丽丽
福建仙游县实验小学分校(351200) 林丽丽
对于初入小学的学生而言,整本书阅读几乎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任务。很多学生会听从教师的安排来读一些书,但是真正读到了什么,读完有哪些收获,学生常常茫然无所知。如何让整本书阅读的推进更有效,让学生从“要我读”向“我要读”转变,让学生快乐读书,成为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一、引导呈现,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1.讲讲与书籍、作者有关的故事
小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往往没有明确的选择标准,都是结合个人的喜好来挑选读本。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讲书籍和作者背后的传奇故事,使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以《安徒生童话》为例,它与中国的民俗故事有着显著的区别。在这本书正式阅读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一讲安徒生的故事以及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独特经历,使学生对安徒生这个人物产生崇拜感,对作者诙谐而柔和的文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各个充满想象的故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
2.与学生一起欣赏书名和封面
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很多书籍都有漂亮的封面,这些封面不仅很好地反映了书的主题内容,而且为小学生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正式开展阅读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书名和封面,想一想书中重点讲了哪些人物,他身上可能会发生哪些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会有哪些精彩表现。以《小猪唏哩呼噜》为例,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一看到书的封面,同学们就会被这只胖头胖脑的可爱小猪所吸引,而且通过封面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小猪肯定不是生活在猪圈里的。”“唏哩呼噜”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喜感,学生很容易就会问在小猪身上到底发生了哪些故事。教师可以简单地向学生透露几点,同时预留一些悬念,让学生到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3.看看书里面的目录
整本书阅读落实的过程中,有的书讲述的是一个中心故事,有的书分别写了多个不同的故事。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目标性,在整本书阅读推进中,教师要先教会学生读目录,并做好阅读目标划分。这样可以很好地降低整本书阅读的厚重感,帮助学生分解目标,使他们学会对整本书阅读进行有效规划。以《格林童话》为例,翻开书本,就可以看到其中涉及很多故事,有些故事学生已经有所了解,如《青蛙王子》《狼和七只小山羊》《小红帽》等。结合学生熟悉的这些故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试着讲一讲,再为他们进行有效的补充,这样学生就会对书本产生天然的亲密感。在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标记和勾画,明确读完了哪些,还有哪些没读;对于熟悉的故事,可以速读,对于不熟悉的故事,要重点细读。有效的主次划分,可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的阅读过程更具趣味性。
4.看看书中的插图
很多优秀的故事书,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文字和故事结构,其中的插图也能够给予学生诸多启发。如《中国古代寓言》中《二子学弈》《揠苗助长》《猴子捞月》《望梅止渴》等故事的配图就极富表现力。学生看见图片,就能够对故事情节产生丰富的联想,使大脑迅速运转起来。由此可见,对插图资源的有效运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记忆。
二、持续深耕,陶醉享受阅读过程
好的阅读课不应该由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自主解读,而是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中,通过丰富的阅读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享受不断发现的过程。深耕阅读过程,教师要让学生用眼睛来观察,用大脑来思考,用笔头来记录,用创意来互动,以学生鲜活灵动的表现,来促进他们自身的进步。
1.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很多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常常逐字逐句地读,这对于一些短篇还比较适用,但对于一些大部头的长篇,需要耗费的精力非常多,学生前后阅读的连贯性就会显得比较差。因此,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享受阅读过程。
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边读边做批注。对于一些情节比较复杂、人物比较多的故事,还有一些外国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比较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常常会混淆或错乱,这时候教师就要让学生边读边做批注。
以《昆虫记》为例,其中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一百多种昆虫。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边读边做批注,分别对各种昆虫的名称、形态、习性等做记录,还可以加上一些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可以积累丰富的表达方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图画的方式来发挥想象力,绘制手抄报。这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建构、主动发现。
其次,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在整本书阅读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精读与略读结合起来。对于一些精彩而紧张的情节,可以精读,看看作者是如何将故事描写得动人心魄的;对于一些语言比较平实的段落或者人物较少的段落,可以进行有效的略读,以便提高阅读速度。
课堂教学目标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类似的训练,如出示两百字的段落,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大意。这既能考察学生的阅读速度,又能让学生完成相应信息的提取。在每节课都进行类似的速读训练,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阅读速度较慢、没有兴趣等问题,让学生在竞争比拼中更好地提高阅读速度,学会核心信息的高效提取。对于需要精读的段落,教师也要指导学生掌握精读的有效方法,如在精读过程中做好好词好句的勾画,通过精读有效地把握作品的艺术特点,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在精读时,教师要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关联词汇的运用,学会处理长篇文本的起、承、转、合,这对学生以后自主写作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对于特别欣赏的句子和段落,学生除了在书本上做好勾画,还可以整理到摘抄本上,方便以后进行优质句型的回顾。这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务实、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2.以书的精彩成就学生
在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持久性较差、阅读过程虎头蛇尾的现象。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推进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在读书、说书、猜书、演书等多个活动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给他们讲故事,他们能够记住的内容非常有限,但是如果让他们自己参与到故事的阅读中,并深情地读、积极地演、巧妙地说,在阅读的同时加入自身的丰富创造力,就可以使学生获得快乐成长。例如,在阅读《长袜子皮皮》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试着结合自己的阅读过程来演一演,如皮皮烙饼、打扫房间、折断牛角、举起鲨鱼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道具,尝试对其中新奇有趣的情节进行演绎。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就变成了主人公,参与了一系列快乐、紧张、刺激的冒险。这样的趣味化阅读比教师带领学生深度解析文字更加有趣,而且对于其中的曲折情节,学生也能形成深刻印象。在多元交流活动中,学生丰富的动作、生动的表情、夸张的语言又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模仿和互动,这样在班级内部就可以营造出良好的阅读交流氛围。
3.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整本书阅读推进还需要教师更好地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在哈哈一笑的同时,对于文本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可以获得有效领悟。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还能使学生获得多元的成长。
以《木偶奇遇记》为例,书中的小木偶经历了一系列的冒险,也获得了他人的多次帮助。教师除了一起与学生回顾书中的精彩情节,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你是小木偶,你希望跟爸爸说什么?你希望度过怎样的童年?”接着,教师再问:“如果你是小木偶的爸爸,你希望小木偶怎么做?你会怎么教育小木偶?”通过正反对比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回顾其中的故事,想一想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殷切期盼和反复唠叨,进而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产生深层次的思考。这对于推动学生更好地进行社会化认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儿童文学作品在表现纯真、执着、欢愉、梦幻、成长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无论是对其中的细节进行追问,对其中的情感进行探究,还是对其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展开剖析,都可以更好地升华儿童文学作品的高度,拓展学生认知的宽度。在整本书阅读推进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细致地读并获得更丰富的发现,教师可以将阅读空间延伸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以阅读打开学生成长的通道,使学生获得更加持久的阅读动力和更加鲜活的阅读感知。
三、读测结合,推进学生深度理解
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引导学生边阅读边分享,在测评交流中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对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1.寓言故事挑战赛
在整本书阅读推进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很多故事印象深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分享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寓言故事挑战赛”。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提示语,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提示语到台前来讲故事。这样一个阅读分享活动,可以更好地兼顾不同学生的阅读速度,同时对于同一个故事,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到台前来复述和分享,从而提升学生的交流意识。在复述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如对于该故事的讲解不能少于六句话;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尤其是对书中的人物、事件、过程等要有初步的交代。“寓言故事挑战赛”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读过的故事进行复述,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分享的意识。
每个学生都希望在“寓言故事挑战赛”中取得好成绩,在挑战的过程中,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概述能力、表现意识也得以提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给予他们有效的测评和阅读建议,鼓励学生争取更大进步。
2.经典故事“我”推荐
在整本书阅读推进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故事的了解越深入,他们自身的学习评价意识就会越强。除了让学生通过复述来进行故事的讲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向其他同学推荐“我心中的优秀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推荐的故事制作成学习卡或故事推荐卡,在一个精美的卡片上简述故事情节,并说明自己的推荐理由。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文本整合能力,让他们回归阅读,去发现故事的亮点,对故事中的一些细节、片段等进行有效整合。这样可以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评价意识,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不断提升。
3.阅读之星“我”来评
在整本书阅读推进的过程中,教师除了直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动性,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围绕相关的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对小组内部其他成员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评选出自己心中的“阅读之星”和精彩故事,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更多的关注。师生再通过共同商议的方式评选出优秀的阅读小组,这样就能够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阅读展示氛围。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分享,如猜谜语大赛、好词佳句赏析会、“我是小小朗读者”、优秀读书笔记展览、读书小报设计赛等。依托丰富的形式,鼓励学生分享展示,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激励、表扬和肯定,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
总之,小学阶段学生在参与整本书阅读时,教师要通过巧妙的方式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读测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获得感。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认知兴趣,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推动学生进行精彩展示,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共读氛围。